關注網絡信息 情緒表達理性
北京地鐵運營四分公司南邵站區值班站長劉銘濤和他的愛人在地鐵行業工作。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們沒有固定的周末休息,就連結婚,也是在舉行婚禮的第二天就上班了。由于沒有時間聯絡交際,久而久之,身邊的朋友圈子都很難維持。
根據團北京市委開展的調研,北京市屬國企青年的社會交往多為學緣、業緣關系,公共參與也以工作和居住空間為主。
根據調研報告,北京市屬國企青年,朋友中最多的類別依次為同學(65.1%)、同事(13.4%)、同鄉(9.1%)、親戚(4.1%)、鄰居(2.8%)。業緣關系的同學、同事,與親緣關系的親屬、鄰居相比,占比更高,是他們社會交往的主要對象。
同時,北京市屬國企青年公共事務的參與以單位(41.3%)、社區(14.5%)、群團組織(12.3%)為主。50.9%的國企青年未參加過任何社會組織,21.7%、19.6%的國企青年參加同學組織、興趣類組織,參加網絡組織(11.3%)、行業組織(9%)、公益志愿組織(8.9%)等組織總計不足30%,參加同鄉組織的占比不到4%,參與組織的主要動力來自“豐富業余生活”。
對他們交往方式的調查數據顯示,上網是企業青年業余生活的首選,37.1%的受訪青年每天上網時間在“4小時以上”。QQ、微信已經成為青年交往時最常使用的聯絡工具,市屬國企青年選擇占比分別為32.1%和25.2%。交往手段的轉變,使青年的遠距離交往變得更方便、更快捷,交往范圍擴大,而傳統的語言溝通和書面溝通方式受到擠壓。
北京市屬國企青年對信息的了解渠道中,傳統網站占52.2%,微信占22.9%。
根據調研報告,他們關注網絡負面信息,但是轉發率較低,情緒表達較理性。在面對網絡空間中例如“人肉搜索”等網絡暴力信息,五成國企青年會點擊瀏覽,有16.8%的受訪者會與人討論相關消息,但轉發和在線討論此消息的比例較低。會將消極情緒帶到網絡中跟帖宣泄的很少。
調研數據同時顯示,北京市屬國企青年普遍認同主流價值觀,在滿分5分的測評中,“作為中國人非常自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一定能帶領中國走向強大”“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4個選項得到的分值最高,分別是4.02分、3.96分、3.90分和3.80分,普遍認同“奮斗成就人生”(4.08分),愿意幫助他人(4.01分)。對家庭和個人未來發展有信心,“生活會越來越好”得分為4.36分,但是,對于“這個社會很公平”選項得分為2.85分,得分較低,表明他們對社會公平有更高期待。對于單位組織思想教育的方式,最樂于接受看書、看電影、參觀訪問和典型人物現身說法等方式。
團北京市委建議,新時期做好國企青年工作,就必須主動適應變化,注重與社會融合、與社區接軌。通過基于青年居住、工作聚集區域的新的組織形態,依托社區青年匯、商務樓宇,以青年城市融入、交友聯誼、文體娛樂、教育培訓、志愿服務、法律心理服務以及青年自組織發育等為活動內容,為青年的社會認知、社會參與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