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孔子當CEO:好領導必上的36堂課
- 張博棟
- 3163字
- 2019-10-24 20:21:08
第3堂課 我們可以變成領導者
企業領導者有的可以自然展現與生俱來的人格魅力,有的經過持續不斷的學習來發展領導力,最終成為下屬愿意追隨的領導者。偉大的企業領導者總能夠成功做好三件事:找到人格特質、工作動機、價值觀對的好員工;建立和發展高勝任力、高凝聚力的好組織;創建和宣揚好的企業文化。好的員工、好的組織、好的文化,需要有一位好的領導者在組織發展的不同階段去追求、推動、堅持。
為了企業短期經營目標的達成、中期競爭力的鞏固、長期人才發展的永續,企業必須在全體員工共同利益、共同命運的驅動下,使上至高層主管,下至每一位員工,在組織內均有公平的機會,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一位優秀的領導者應該努力驅動去實現的。通常在堅定的使命感驅動下,領導者渾身上下總是散發著積極、樂觀、進取的精神,像太陽一樣,洋溢著熱情、活力。領導者抱著陽光心態去指揮管理團隊,更有機會建立團隊凝聚力和高效的組織能力。領導者的陽光心態等同于正面、樂觀、積極、主動,具有十分強大的感染力。一天之中太陽大略有三種變化,領導者的心態也有類似的變化:
- 旭日東升——以熱情帶給團隊希望、方向,回饋見解時理直氣柔。
- 烈日當空——以激情使團隊有紀律、有原則,提醒指導時理直氣壯。
- 夕陽無限好——以溫情理解、關懷團隊成員,分享感受時理直氣和。
領導者必須通過組織建立具有專業分工的團隊,而組織也必須賦予領導者管理團隊的權力與責任。換句話說,領導者憑借理念、使命感、價值觀,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有明確的共同目標,努力追求和實踐;組織因為有明確的專業分工、協作流程、規章制度,可以促進團隊成員彼此有效地合作,共同創造出價值,實踐共同愿景。
CEO會遇到的挑戰
如何發現和堅持使命,做好商業決策?
2003年,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B2B領域的發展已經很好了。未來怎么走下去,馬云感到很迷茫。當站在第一的位置上,往往不知道該往哪里走,因為第二、第三可以跟著第一走,但是第一沒有參照。那時的阿里巴巴憑借什么做出一系列決定?
“愛迪生企業的使命是什么?讓全世界亮起來(Light the World),從企業CEO到門衛,大家都知道要將自己的燈泡做亮、做好,結果現在‘打遍天下無敵手’。我們再看另一家公司——迪士尼。迪士尼公司的使命是讓世界快樂起來(Make the World Happy),所以迪士尼所有東西都是令人開開心心的,拍的戲也都是喜劇,招的人也全是快樂的人。”馬云自問自答,憑著使命感。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客戶掙錢,幫助他們省錢,幫助他們管理員工。阿里巴巴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圍繞這個目標,任何違背這個使命的事情都不去做。所以當有人很好奇地問馬云:“你們憑什么做出這樣一個決定啊?”馬云不假思索地說:“憑我們的使命感,我們推出一個產品,首先考慮的是這個產品是否有利于做生意。”
阿里巴巴的公司目標由使命感所推動,有三個:第一是做102年的公司;第二是做世界十大網站之一;第三是“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為什么要做102年的公司?誕生于20世紀最后一年的阿里巴巴,如果做滿102年,那么公司將橫跨三個世紀,阿里巴巴必將是中國最偉大的公司之一。馬云表示,能走多遠,第一天的夢想很重要,阿里巴巴成立第一天時的目標是要走80年。現在又有明確的目標,要做102年。
很多企業為了賺錢尋找機會,而阿里巴巴為了102年這個目標,研究全球具有100多年發展歷史的企業及它們的體制與機制的組織力量。體制建設、文化建設、體系建設這種組織力量的建設是阿里巴巴和其他公司最大的區別。馬云表示,阿里巴巴的組織絕對不是什么電子商務B2B,而是財務部門、運營部門、執行層面的制度建設,從員工的招聘、培訓、成長,到整套的體系建設。
馬云認為,賺錢是一個企業家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其實賺錢是生意,一般做生意的人分為三類:生意人、商人、企業家。生意人是所有賺錢的生意都做,商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企業家則能夠影響社會、創造價值。阿里巴巴已經過了生意人和商人的階段,對賺錢的興趣并不大,阿里巴巴想做些影響社會、創造價值的事情。
馬云希望電子商務幫助更多的人有就業機會,就業充分,社會就穩定,家庭就穩定,事業就有發展。在馬云眼中,一個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并把這個社會責任貫穿于工作中,阿里巴巴要承擔這個責任,要推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孔子當CEO會如何做
孔子說:“領導者如果能夠端正行為,管理眾人之事有什么難的?如果不能夠端正行為,如何做員工的表率?”
孔子說:“不好好修養品德,不好好講授學問,聽到應該去做的事卻不能去做,言行有缺失卻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慮。”
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領導者一定是有明確的使命感、理想的人生目標追求,是品格高尚、才能出眾的人。至于領導者如何可以成功建立團隊、管理團隊?孔子重點講一個“正”字,“正”是不偏不倚,即“中庸”。換句話說,我們在發展領導力的過程中,對待自己的思想、言語、行為,必須自覺朝“不過激”的方向去定位、去展現。對待他人時,也必須尋求彼此可接受的適當關系,如此一來,工作、學習、生活將不致發生困頓。當我們能夠以身作則,待人處世維持動態發展的平衡狀態,自然可以發揮領導力、影響力。美國《福布斯》雜志調研發現,當企業領導者具有下列八項關鍵能力時,可以成功獲得團隊信賴,調動團隊達成目標。
1.明確(Clarity)
領導者必須樹立明確的工作目標、有清晰的工作順序,以及高的檢驗標準。如此一來,可以避免員工會錯意、用錯力,避免導致工作結果無法滿足主管期待,進而打擊團隊士氣。
2.一致(Consistency)
領導風格或管理技巧縱使千變萬化,真正贏得人心的關鍵,在于領導意志的貫徹執行。團隊建設是每天要做的事,領導者必須時時刻刻關注員工的工作狀態,若能夠偶爾打一通電話關心,或公開表揚,養成習慣,自然持續做下去,對團隊忠誠度及士氣的提振和維持,可能比發放高額獎金還要持久。
3.承諾(Commitment)
通常人們愿意相信企業領導者、意見領袖或政治家,是因為看到這些人為了履行承諾而放棄了個人的利益。領導者必須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團隊才會對領導有信任感,并且有風行草偃之效。
4.性格(Character)
領導者具備明確堅毅的人格特質,對于贏得員工的追隨與信心十分重要。領導者“做對的事”,并且堅持到底,做出結果,比起為做事而做事,不在乎做得好不好,更能夠獲得員工信賴。領導者性格堅毅,員工便不會無所適從,做事更有成就感。
5.貢獻(Contribution)
領導者除了具備核心能力、專業能力、管理技巧外,必須能夠以行動創造出高績效。若領導者無法有顯著的貢獻,何以贏得眾人的信服?員工期望看到領導者勇于任事,對組織做出卓有成效的貢獻,這樣,員工也會學習,學會打勝仗,而非紙上談兵。
6.職能(Competency)
領導者擁有特定專長固然重要,若有謙虛的學習態度、敏銳的洞察力、堅定的意志力,則可以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堅定目標、快速適應、穩健成長,員工將以領導者為學習的標桿,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更有自信心,有意愿有能力做出承諾的績效。
7.人際互動(Connection)
領導者展現專業自信,激發團隊使命感,全力以赴追求企業愿景時,其領導魅力如同磁鐵一般,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將使團隊凝聚在一起,且有高度的信任感、責任感。領導者通過傾聽、詢問、表達感謝,維系溫暖、友善的人際關系;員工也會彼此關懷,不批評、不抱怨、不責備,維持和諧的團隊氛圍。
8.同理心(Compassion)
領導者的影響力來自同理心,“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同理心的最佳表現。領導者與員工的互動、管理的尺度應該是合理、平等、公正的,不能夠關心自我的利益超過關心員工的利益。擁有同理心的領導者會發自內心地關懷員工,員工也愿意追隨這樣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