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請孔子當CEO:好領導必上的36堂課作者名: 張博棟本章字數: 2777字更新時間: 2019-10-24 20:21:08
第4堂課 企業經營的王道愿景
阿里巴巴集團當初創建時,經營團隊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使命,近年來,已在攸關人民日常工作、生活的眾多領域,發展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服務供應商。同時,阿里巴巴持續向全球最大的數據分享平臺發展,不斷自我創新,挑戰想象極限。
我們不知道阿里巴巴喊開了網絡世界的大門之后,長此以往是否能夠如其所愿,活102年。可以確定的是,對于新思維、新技術、新服務的接受速度,中國企業不亞于歐美企業,它們能夠快速學習、精進,務實發展,做大做強,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企業在向上提升、向前奔跑的過程中,其活力、動力來自使命、任務、目標、愿景,這些必須通過全體員工的理智與意志,自覺地去參與、投入、堅持,方能逐一實現。領導者通過給企業指引明確的發展方向,建立和維護價值觀,從而啟發員工超越自我的進取心和企圖心,鼓勵員工參與企業經營,發揮主人翁的工作責任感,使命必達,取得工作成就感。
確實如此,對于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或高速成長階段的小企業而言,生存固然很重要,但企業領導者不可忽視愿景的價值。愿景可以凝聚人心,使員工在面對困境和挫折時,不至于畏縮不前、自我懷疑。對于已經占據行業領先地位的企業而言,少了嚴峻的生存競爭,這些企業必須長期思索如何與時俱進,擁有一個美好、可實現的愿景,加速企業變革,從優秀到卓越。
CEO會遇到的挑戰
企業如何與時俱進,做好生存和發展的準備?
1987年,臺灣宏碁集團創始人施振榮建立宏碁品牌,在1992年,啟動第一次宏碁再造,提出“微笑曲線理論”(Smiling Curve Theory),提出企業應該開始思考,向高附加價值的研發專利和品牌營銷發力,使企業具有強勁的研發能力和市場能力,構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2000年,宏碁集團陷入虧損,施振榮推動組織再造,執行品牌與代工分家的戰略,將宏碁集團一分為三,即“宏碁集團”、“明基電通集團”、“緯創集團”三大獨立事業集團,形成“泛宏碁集團”,同時提前為集團接班問題做好準備。宏碁集團由王振堂負責,核心業務轉型為信息服務;明基電通集團由李焜耀領軍,在光電面板領域創新產品發展;緯創集團由林憲銘掛帥,持續整合代工服務。
2011—2013年,宏碁集團經營陷入危機,產生巨額虧損,董事長王振堂與總經理翁建仁雙雙請辭負責,施振榮老帥親征,接下董事長職務,并立即展開宏碁第三次再造工程。
2014年,施振榮卸下戰袍,由黃少華任董事長,轉任宏碁自建云首席建構師,自許與宏碁共同迎向未來十年的挑戰。
將近40年的創業歷程,施振榮認識到,企業存在的目的,在于聯合志同道合的人,使彼此有共同的使命感,各盡其職,協同合作,以完成特定的任務和目標,最終達成企業設定的愿景。施振榮通過實踐行為去印證:“企業領導者要照顧的利益相關者其實很少,不外乎企業的目標消費群、員工和股東,領導者必須兼顧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最大共同利益,以及彼此之間的平衡,這樣企業才能永續發展。”施振榮也持續推崇中華文化的“王道”精神,“王道”精神可以用來保護天下蒼生的共同利益,也是服務顧客的核心能力。
孔子當CEO會如何做
魯哀公問孔子:“要做什么人民才會服從管理?”孔子回答說:“堅持做對的事、用對的人,放棄不對的事、不對的人,人民就會服從管理;反之,堅持做不對的事、用不對的人,放棄做對的事、用對的人,人民就不會服從管理?!?/p>
魯國的貴族季康子問孔子:“想要使人民尊敬、效忠領導者,又能夠彼此相互勉勵,為國家利益做出貢獻,應該如何做呢?”孔子回答說:“以認真慎重的態度對待人民,人民將會尊敬你;使人民看到你如何孝敬父母、尊重兄長、愛護子女,人民將會效忠于你;選拔任用品德良好的人,又教育輔導能力不佳的人,則人民將會彼此相互勉勵,把該做的事做好?!?/p>
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領導者如何才能取得下屬心悅誠服的追隨?孔子直指核心,以北極星為喻,指出若我們將北極星視為企業愿景,而愿景的實踐,有待組織全體人員齊心協力,追隨著領導者這顆“北極星”。一方面,領導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另一方面,企業不可缺少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此核心價值觀,即為“王道”,為王之道,也是孔子一生一以貫之的思想。中國人對王道的信仰與追求由來已久,《尚書·洪范》如是描述王道:“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蓖醯朗遣黄灰?、廣大無邊、正大光明的。同時,王道也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換句話說,每一位領導者在追求事業發展時,首先必須明白品德的重要性,并了解團隊下屬的需求,然后組建有競爭力的團隊,這樣才可以獲得卓越的績效表現。因為,王道即領導者做人做事精益求精、修己治人的成功路徑。
孟子說:“以追求美好愿景為借口,利用強制性的手段(或武力)去做事,可以成功,可以成就大事業。唯有以身作則,以文化、理念、價值去溝通,方能使人心服口服?!?/p>
孔子的治國愿景,借由孟子的理解與發揮,其中使用的方法、手段,包括目的,即為王道。確實如此,實踐王道不可假借他人,必須領導者親力親為。為了扭轉“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的組織發展困境,領導者必須進一步使王道內外皆美,“王也者,盡制者也”(《荀子·解蔽》),有好的品德價值,又有好的企業文化。
明朝的大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宣揚國威。途經西太平洋、印度洋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強占土地,不搜刮財物,這可以說是王道精神的最佳體現。國際管理學大師吉姆·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中指出:百年企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具有振奮人心并可以協助員工在進行工作、服務顧客時做好判斷和決策的“愿景”。愿景,簡單而言,是企業中員工對未來發展方向及達成的目標有共識,有所成就后的圖像。愿景,總是引人入勝、使人向往。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以載滿金銀、絲綢、茶葉凱旋的愿景,取得了西班牙女王的支持,開啟偉大的航海冒險。
確實,企業必須尋求永續發展,而長青不敗的關鍵,在于能夠持續領先競爭者,以物超所值的產品和服務,為顧客創造價值,使得顧客從產品和服務中,體驗更美好的生活,當然,企業也必須從中獲取合理的利潤。
王道是指企業經營應合乎人性,應有合理和有效的管理思維、工作流程、運作制度,以持續追求盡善盡美為理想。換句話說,在王道的工作環境下,企業全體員工自然容易共同塑造、守護愿景。至于企業領導者,更是責無旁貸,必須花更多時間、精力與員工分享愿景,使員工了解、認同、追求共同愿景,企業長青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