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色的哈姆雷特
- 小白
- 865字
- 2019-09-29 16:12:03
五
色情是廉恥觀念的產物,廉恥是色情的邊界,是色情的背景,也是色情的尺度,色情本身無法定義自己,是貞潔觀與廉恥感定義了色情。不僅如此,廉恥總會成為色情的強化反應添加劑,色情的強度總和廉恥感的強度相關聯。色情是黏糊糊的,沒有滲透性,廉恥感像注射器的針尖,刺破、引導、深入,色情因而能夠深入肌理。
12世紀的教義手冊《圣女之鏡》建議少女們要常照鏡子,看看是否修飾過度,或是太不修邊幅,同時建議更要常常以《圣經》為鏡。一個貞潔的少女需要一面鏡子,以便時常檢查相貌打扮是否與應有的廉恥標準相符。當她從鏡子里面看到自己有不合禮儀之處,應當感到羞恥。
然而天真少女的好奇心,往往讓她們用鏡子來照看更為隱秘之處,當然這會引起一陣羞愧。這種隱秘的羞恥感令人激動,猶如一根利刺,穿透天真的混沌,色情于是找到了它的獵物。
19世紀的工業技術發展使鏡子成為一件家庭日用品,幾乎同時興盛起來的地下色情印刷品很快就把上述這一場景納入為主題。少女赤身裸體在鏡前梳妝,浴后少女躺在鏡子前面休息,最為激動人心的場面是那個好奇心發作的少女,把鏡子對準她身上最為隱秘的那個部分,畫中少女因羞恥而來的那陣暈眩,像電一般擊中19世紀單身漢和老色鬼的小腹。1850年左右的一幅意大利石印平版畫描繪了這一場景。

奧地利畫家拜羅斯作品
此外還有19世紀末葉奧地利的貴族馮·拜羅斯(Franz von Bayros),他的色情畫冊《無憂無慮的性樂園》中也有同樣場景。拜羅斯把洛可可風(Rococo)的香艷旖旎同比亞茲萊(Beardsley)的機巧的頹廢融合到一起,線條繁復,風格輕逸。畫中少女蹲踞姿勢既生硬又柔媚,女性氣質十足,此畫標題為“蛙塘”(Grenouillere),不知為何拜羅斯起了一個跟雷諾阿(Renoir)和莫奈(Monet)那兩幅名作同樣的名字,難道因為畫中少女蹲在圓形地毯上的姿勢?地毯上鏡子的倒影,確有幾分莫奈風景畫牧歌般的的恬靜,而少女心中的那陣騷動,豈非蛙塘漣漪歟?
1925年,丹麥女畫家吉爾達·魏格娜為Louis Perceau的十二首十四行詩插圖,第九幅畫上的少女倚靠在重重帷幕遮掩下的床榻上,正用一面小小手鏡鉆研同樣的隱秘,女畫家對這樣的情景或許有切身感受,她畫筆下的少女,臉頰上有兩暈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