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死在午后(海明威文集)
- (美)海明威
- 6038字
- 2019-09-18 15:42:13
斗牛,按照盎格魯-撒克遜語言中的詞義解釋,不是一項運動,換句話說,斗牛并不是公牛與人之間的平等競賽,也沒有要達到平等競賽的企圖。確切地說,斗牛是一場悲劇,是公牛的死;這場或演得好或演得差的悲劇,由公牛和相關的人共同表演,在這場悲劇中,人有危險,但是牲畜是必死無疑。人的這個危險可能會增大,因為斗牛士可以任意調整他接近牛角的遠近程度。根據多年的經驗制訂出了在封閉的斗牛場內進行徒步斗牛的規則,這些規則如果讓人了解并得到遵守,就允許人對公牛采取某些行動而不被牛角鉤住。只要斗牛士遵守這些規則,他就可以在縮短他與牛角之間距離的情況下,越來越依靠自己的反應能力以及對這段距離的判斷,避免牛角尖的傷害。被牛角頂傷這個危險,是人自己找的,如果人出于無知、動作緩慢、手腳遲鈍、招式魯莽或者一時踉蹌為實施不同招式而沒有遵守根本規則中的任何一條,那么,情況也會發生變化,牛會將人頂住,將他摔死,危險變成了必然。人在斗牛場內所完成的每一個動作都叫作一個“suerte[1]”。這個術語因為簡短所以用起來最方便。它的意思即act[2],但act這個詞在英語里又有戲劇的含義,因此用了它會產生混淆。
首次觀看斗牛的人說,“公牛也太笨了。老是沖著紅披風,不去頂人。”
公牛只會朝著密織棉布做的紅披風或者猩紅的嗶嘰做的穆萊塔沖擊,如果人去逗引它,并且注意手中紅布的揮動,使得公牛只看見紅布而看不見人。因此,一個人真正開始看斗牛,應該是看novilladas即見習斗牛士與三歲公牛搏斗。在那種斗牛表演里,牛并不是老沖著紅布的,因為那斗牛士是在觀眾注視下學習斗牛規則,他們不是總能記著或明白自己最合適的活動范圍,以及如何叫公牛老跟著逗引的紅布而把人撇下。了解一條條規則是一回事,面對著要把你捅死的牲畜需要這些規則的時候還能記得起來,那又是一回事。如果觀眾是要看人怎樣被摔死、捅死,并不想評判控制公牛的方法之優劣,那他就該先去看見習斗牛士的表演然后再去看corrida de toros,即完全意義上的斗牛。如果想了解一點技巧方面的知識,不管如何,先去看看新手表演應該是一件有益的事,因為,我們用那個怪詞兒稱呼的知識,在不熟練的情況下運用總是看得最清楚。在新手表演中,觀眾可以看到斗牛士犯的錯,以及所犯錯誤帶來的后果。觀看的人還可以知道一點人員的訓練情況,或者訓練的不足之處以及因此而對膽量造成的影響。
記得有一次在馬德里,我們去看新手表演,那是仲夏的一個很炎熱的星期天,有條件的人都出城到北方的海邊,或者到山里去了;到了晚上六點鐘才說有斗牛,說可以去看到三名爭取當劍殺手的新手,殺了六頭托巴爾公牛;而這三人后來在這行當中都沒有成名。我們就坐在木柵欄后面的第一排。第一頭牛出場時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多明戈·埃爾南多雷納——一個矮個子、粗腳踝、樣子土里土氣的巴斯克人,臉色蒼白,穿著一套租來的廉價斗牛服,神情緊張,像沒吃飽肚子似的——如果他要刺殺這頭公牛,他就會不是出丑,就是讓公牛捅死。埃爾南多雷納控制不了兩條腿的緊張。他是想靜靜地站著,雙臂慢慢移動,用紅披風去挑逗那頭公牛,可是,那頭公牛沖擊的時候他無法站定,兩只腳急速、緊張地跳開去。很顯然,他自己已經管不住那兩只腳了。兩只腳很緊張,要逃脫危險,他自己又要裝出個模樣來,眾人見了覺得很好笑。他們覺得很好笑是因為他們許多人心里明白,要是看見兩只牛角直沖過來,自己的兩只腳也會這個樣子的。他們照例免不了對任何跟他們有同樣缺點的人到斗牛場里賺錢感到不滿,因為正是這一點使他們,即觀眾,與這種被認為收入很高的謀生方式無緣。輪到另外兩個劍殺手上場,他們對紅披風掌握得特棒,這么一來,跟他們的表演相比,埃爾南多雷納兩只腳的緊張樣子就更糟了。他有一年多沒到斗牛場來玩牛了,根本無法抑制緊張的情緒。等到短標槍投刺完畢,該由他帶著紅布和劍出場去跟公牛逗,為刺殺公牛做準備,并最后將它刺死,這時候,那些見他做出膽怯動作就喝倒彩的人們心里明白:要鬧笑話了。在我們下面的場子里,他拿起穆萊塔和劍,漱了漱口,這時候我看見他臉上的肌肉在抽動。公牛緊靠柵欄站著,兩眼注視著他。埃爾南多雷納知道自己的兩條腿靠不住,要慢慢地朝公牛走去是做不到的。他心里明白,只有一個法子能讓自己待在這斗牛場內的一個地方。他朝公牛奔去,到了相距十碼的地方,雙膝跪在沙地上。那樣的姿勢使他不會被人笑話。他用劍挑開紅布,兩腿跪著朝牛移動。牛盯著人,盯著三角形紅布,兩只耳朵豎起來,兩只眼睛一動也不動,埃爾南多雷納又用雙膝移近了一碼,并且抖動手中的紅布。公牛的尾巴豎起來了,腦袋低下,沖了過來,剛一碰著人,埃爾南多雷納就沉沉地從地上彈到空中,像一只包裹一樣翻轉了一下,這時候的兩條腿也在空中亂踢,接著跌落在地上。公牛還在找他,卻看見另一個斗牛士手里拿著展開的紅披風在揮動,就朝那人沖去。埃爾南多雷納從地上站起來,發白的臉上沾著沙土,尋找他的劍和紅布。就在他站起身來的時候,我看到他租的那條臟兮兮的灰色厚綢褲開了長長的一條口子,從屁股到膝蓋幾乎大腿骨都露出來了。他自己也看到了,現出十分吃驚的神色,伸手去捂住,這時人們翻過柵欄,跑過去要把他送醫院。他犯下的技術性錯誤是,沒有將穆萊塔舉在自己與公牛之間直至公牛沖上前來;然后,到了所謂的判定時刻,即公牛低下的腦袋碰著了紅布時,他又沒有做到一面弓起身體后退,一面把棒和劍挑開的紅布盡量朝前方舉起來,好讓朝紅布沖過來的公牛頂不到人的身體。這是個簡單的技術性錯誤。
那天晚上,在小餐館里,我沒有聽到有人們說同情他的話。他無知、遲鈍、好久沒有訓練了。他為什么硬要當斗牛士?為什么要下跪呢?因為他是個膽小鬼,他們說。膝蓋是膽小鬼用的。如果是個膽小鬼,他為什么又硬要當斗牛士呢?人們對控制不住的緊張表現沒有自然的同情,因為他是一個收了錢作公開表演的人。在公牛的面前逃跑,還不如被公牛捅死來得好一些。被捅死是光彩的;在他控制不住緊張的情緒踉踉蹌蹌往后退的時候被公牛捅死了,而沒見他雙膝跪在地上,那樣人們是會同情的,雖然會讓人嘲笑,但是人們知道那是因為缺乏訓練之故。因為讓公牛給嚇破了膽的時候最難的事是穩住雙腳讓公牛過來,所以任何穩住雙腳的嘗試都是光彩的,即使人們見了那樣子滑稽會取笑。可是,埃爾南多雷納雙膝跪在地上,并沒有掌握在那個姿勢上跟公牛斗的技巧。這個技巧是當今最講究技術的斗牛士馬西亞爾·拉蘭達所掌握的,也正因為是這個緣故,跪姿才成為光彩的;而埃爾南多雷納承認了自己的緊張情緒。流露出緊張的情緒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只有承認心里緊張才是可恥的。斗牛士由于缺乏技巧并且因此而承認自己穩不住兩只腳,一下子跪在牛的面前,這個時候,人們是不會同情他的,那跟人們不同情自殺的人是一樣的道理。
至于我嘛,由于我不是個斗牛士,同時又對自殺很感興趣,因此我的問題是如何描述的問題。夜里醒來我試圖回想看來我會記不起來的是什么,對啦,是我確實看見過的情形,終于,我記起了有關的一切,想起來了。他從地上站起來,臉色蒼白,沾了泥沙,綢馬褲從腰到膝蓋開了大口子,在那個時候,我看見的就是他骯臟的馬褲,他開了口子的骯臟內衣,還有雪白、雪白、白得不忍再看的大腿骨,要緊的是這件事。
同時,在新手表演中,除了觀察斗牛技巧和因缺乏技巧而造成的后果之外,你還有機會了解如何對付有缺陷的公牛的方式,因為,由于有某些明顯的缺陷而不能用于正式斗牛的公牛總在見習斗牛中被殺死。幾乎所有的公牛在任何一種方式的斗牛中都會表現出缺陷來,這些都須由斗牛士來糾正,可是在見習斗牛中,這些缺陷,譬如視覺缺陷,在一開始就非常非常明顯,因此,糾正缺陷的方式,或者因沒有得到糾正而造成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
正式的斗牛是一場悲劇,而不是一項運動,并且公牛是一定要被殺的。如果劍殺手殺不了公牛,在規定的準備刺殺和進行刺殺的十五分鐘結束的時候,公牛就要由犍牛引領、被活著帶出去,殺公牛的人名譽掃地;根據法律,公牛必須在斗牛場邊上的牛欄里被殺死。劍殺手即正式認可的斗牛士被捅死的機會只有百分之一,除非他沒有經驗、無知、好久沒有受過訓練或者年紀太大、雙腳不靈活。但是,如果劍殺手懂行的話,他可以任意增大自己所冒的死亡危險的程度。但是,他增大危險時必須遵守為保護他而定的規則。換句話說,做了一個如果他在極端危險但仍舊能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知道怎么做的動作,那就是他的榮耀。如果他因為無知、無視根本規則、因身體或頭腦遲鈍或者因魯莽而冒險,那就是他的恥辱。
劍殺手必須以見識與技術來制服公牛。只有在以優美的動作去制服對方的限度里,斗牛看上去才是美的。力氣對于斗牛士是沒有多大用處的,除非是在刺殺那一瞬間。拉菲爾·戈梅斯別號“公雞”,快五十歲了,吉卜賽人,是別號叫“小公雞”的何塞·戈梅斯的哥哥,是戈梅斯這個姓氏的吉卜賽斗牛士世家活在世上的最后一個成員。一次,有人問他在做些什么體育鍛煉來增強體力去斗牛。
“力氣,”“公雞”說,“我要力氣干什么,老兄?牛有半噸重。我去鍛煉身體增強力氣跟牛比?讓牛去有力氣好了。”
如果允許公牛也像斗牛士一樣增長見識,如果在斗牛場十五分鐘規定的時間里沒有刺死的公牛事后不在牛欄里被殺掉,而是允許再次出場,那么,這些公牛會捅死所有的斗牛士,如果斗牛士都遵守斗牛規則的話。斗牛是建立在野生動物與不騎馬的人之間第一回相遇這個基礎上的。公牛以前從未進過斗牛場,這是現代斗牛的根本前提。早期的斗牛,是允許以前進過斗牛場的公牛再次入場的,被牛捅死的人太多了,于是教皇庇護五世于一五六七年十一月二十日發布敕令,凡是允許在自己國家進行斗牛的天主教君主都要逐出教會,而且在斗牛場里捅死的人一律不得舉行天主教式葬禮。鑒于西班牙在教皇敕令發表之后仍繼續不斷地舉行斗牛,教會只在大家都同意公牛只能在斗牛場內出現一次的情況下容忍斗牛。
你也許因此會認為,如果允許公牛再次進入斗牛場,那么,斗牛就可以成為真正的一項運動,而不僅僅是一個悲慘的場面而已。我在外省城鎮看到過這樣的公牛,違反法律規定上場。那是臨時圍起來的場地,在城中的廣場,把大車拉在一起,堵住通廣場的出入口,那是非法的capea,也就是用上過場的公牛的廣場斗牛。有雄心大志、但沒有后臺老板資助的斗牛士,都是在廣場斗牛中頭一回體驗斗牛的。那是一項運動,一項非常野蠻、原始的運動,而且大體上是真正的業余運動。然而,恐怕由于斗牛有死的危險,因此,在參加運動的美英業余運動員當中是絕對不會受到多大歡迎的。我們在運動中不會為死所吸引,無論是接近死,還是逃脫死。我們被勝利所吸引,我們以避免失敗來取代避免死。這是一個很好的象征,但是,如果死與競賽關系越是密切,那么,要做個運動員,就得有越多的睪丸[3]。在廣場斗牛中,公牛難得被殺死。這樣對愛好動物的運動員應該有很大的吸引力。外省城鎮一般都很窮,負擔不起殺牛的,而有志向的斗牛士誰都花不起錢買劍,否則他也不會看中廣場斗牛來學藝了。這樣就為有錢的運動員提供了機會,因為有錢他就付得起公牛的錢,自己也買得起劍。
然而,由于公牛智力發育的道理,再次進入斗牛場的公牛也沒有什么看頭。公牛沖擊了一兩回之后就會站住不動了,只有公牛覺得有把握捅倒拿紅披風引誘它的大人或小孩的時候,它才會沖擊。如果面前有一群人,公牛沖進人群,它就會看準一個人窮追,不管那人怎樣左躲右閃、拼命奔跑、繞彎子,它都會窮追到底,把人捅倒。如果牛角尖頭是磨平了的,那么公牛的追呀、捅呀,一時間是很有看頭的。哪一個人也不必去惹公牛,要是他不想這么做的話,當然,想去斗一斗牛的人,也難得真的去顯示一下自己的勇氣。對于那些進入了廣場里面的人來說這是非常令人激動的,它是對一項真正業余運動的一次考驗,看看是否會讓運動員比觀眾更加覺得有趣(一旦觀眾覺得有趣到了足夠的程度,收取入場費也就有利可圖,那么這項運動也就有了職業化的萌芽),而最細微的冷靜或鎮定的跡象,立即就會博得熱烈歡呼。但是,如果牛角尖沒有磨平,那就是個人心慌亂的場面了。這時候大人、小孩拿麻袋片、襯衫、舊披風當作斗牛紅披風跟磨平牛角的情況下一樣去引逗公牛;唯一的不同是,如果人讓公牛捅著,掀倒在地,他們很可能就會落下當地醫生無法治的創傷。曾經有一頭公牛,是巴倫西亞省廣場斗牛最最得意的,它在五年當中,捅死了十六個大人和小孩,六十多人被它嚴重捅傷。進入廣場斗牛的人,有時候也像爭取當職業斗牛士的人一樣表演,以此免費獲取斗牛的經驗,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像個業余斗牛士,純粹是為了運動,為獲取眼前的刺激,而且是極大的刺激;也是為了今后回想起來的樂趣,即在自己家鄉的廣場,一個炎熱的午后,曾有過對死的藐視。許多人進入場內是出于虛榮心,他們希望自己是有勇氣的。許多人發覺自己一點也沒有勇氣,但至少他們是進過場子的。他們除了自己內心的滿足即與牛進過場子之外,其實沒有什么可以得到的,這件事本身不過是一樁做的人日后會永遠記在心里的事罷了。讓一頭牲畜沖你過來,朝著你睜大眼睛,有意要將你捅死,同時你還看著它那低下的腦袋上要刺死你的角一步步逼近,那樣的感覺是一種奇怪的感覺。這種感覺引起了人所希望的激動,因此總有人愿意進入廣場斗牛場內,為了滿足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的自豪感,為了滿足曾經與一頭真公牛斗過幾下子的樂趣,盡管當時實際感受的樂趣不一定很大。有時公牛被殺了,如果這個城鎮有錢殺得起牛,或者老百姓激情失控的話,大家朝公牛蜂擁上去,人人手里都拿著刀子、匕首、屠刀、石塊。也許公牛的兩只角之間會夾住一個人,被公牛上下掀動著,可能有人被摔到空中,但肯定有幾個人扯住牛尾巴,一群人手拿刀子、匕首一擁而上,朝牛砍呀、殺呀,直到它跌跌撞撞,倒在地上。整個業余斗牛即群斗,雖則很刺激,但卻是非常野蠻、混亂的舉動,它跟正式斗牛的程式相差十萬八千里。
那頭捅死十六人、捅傷六十人的公牛,是被用非常古怪的方式殺死的。它捅死的人當中有一個是大約十四歲的男孩。事后那孩子的哥哥和姐姐一直跟著這頭公牛,也許是想在廣場斗牛結束后公牛關進木籠子找機會暗地里殺掉它。這么做很難成功,因為這頭公牛身價非常高,看得也特別牢。他們兩人就這么跟蹤了兩年,也不動手,只是這頭公牛到了哪里,那里就有他們兩個人。又到了政府頒布法令要廢止廣場斗牛(那是一回又一回地廢止過了)的時候,公牛主人決定把公牛送到巴倫西亞屠宰場去,因為這頭公牛年齡畢竟也大了。兩個吉卜賽人就跟到屠宰場,那小伙子要求讓他來殺牛,因為這頭公牛捅死了他弟弟。他的要求被同意了,于是便著手殺牛,他先是把木籠子里的公牛挖去了兩只眼睛,對準眼窩吐唾沫,接著,他用匕首割斷公牛頸椎骨之間的骨髓(割起來也挺不容易)。這樣殺死公牛之后他要求再割下公牛的睪丸,這個要求也得到了同意。他和他妹妹在屠宰場外面塵土飛揚的街路邊生了一堆火,又用鐵絲刺穿兩個睪丸,放在火上烤,待睪丸烤熟,都吃了。就這樣,他們不屑一顧地離開了屠宰場,順著大路出了城。
注釋
[1]西班牙文,意為“方式”、“斗牛技巧”、“招式”等。
[2]英文,意為“動作”,在戲劇中也作“幕”解。
[3]參閱“術語釋義匯編”cojones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