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世之道:王陽明良知說的形成
- 楊正顯
- 702字
- 2019-09-30 10:47:30
第一章 龍場之悟
本章主旨在說明陽明“龍場之悟”的前因后果及其思想內容。綜觀陽明思想的歷程,“龍場之悟”不但是其思想的重要轉折點,且往后其思想的演變,皆不脫此時思想的范疇。所以,要能明確地理解往后陽明思想的變化,就必須了解其在“龍場之悟”的思想內容究竟為何。
陽明之所以有“龍場之悟”的體認,與其在正德元年上疏營救言官的政治動作相關聯,因此,要能理解此體悟,勢必要先了解究竟陽明上疏的理由及背景,以及上疏后的種種經歷與過程。而要理解陽明上疏的原因,必須從陽明當時所處的政治社會環境及人際網絡中切入,才能全盤地了解其所作所為,事實上都與其當時周遭的人和事物有著緊密的關聯。就因為這種緊密的關系,使其不得不上疏言事,不僅如此,這個關系往后也將持續影響陽明思想的轉折。除了探索其上疏的原因外,也必須對陽明貶謫過程中的歷史事實有一確實的認識,因為往后陽明在這些磨難之中,不斷地反省過往所秉持的思想,這對其往后思想的變化,有著關鍵的重要性。所以,必須盡可能地還原其所經歷的種種磨難與事跡,例如其被廷杖、避難于杭州勝果寺、桴海至閩界、登武夷山、在龍場的生活等。這些事跡看似零零碎碎,但對陽明思想的變化起了作用。當然,除了外在環境的因素對陽明思想產生影響與作用外,其自身的思想背景與資源在其思想的變化過程中,也占有相當關鍵的地位。因此,如果能夠掌握陽明本身在上疏之前的思想趨向與內容,自然能理解其在龍場時思想的轉折,更能突顯出“龍場之悟”的學術源流與思想脈絡。而要清楚地描繪陽明思想的背景,則必須從當時學術的主流思想與其家學入手,一方面可以理解當時其所處的思想氛圍,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白影響其往后思想轉折的思想資源究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