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之路
- (日)柳田國男
- 1233字
- 2019-09-30 11:00:37
九 海彥山彥[26]
向海水中投入花朵或者是正月的門松,此種內容顯然是以畫面形式出現比以文字描述的效果更好,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一內容是經過改良的結果。南方諸島也有以下這樣的說法。將黍殼束在一起做成松明火把,口中默念“獻于根屋之神靈”并將之投入海中,恰好在神靈缺乏焚燒之物而感到困擾時,雪中送炭,神靈大悅。而這個故事最初想要強調的重點在于,不管多么貧窮的人,只要是他進入深山野林取來的柴火枯枝,就能且只能在海的彼方之國成為珍貴之物。雖說夸張是昔話的趣味之一,然而無論怎樣,這回報相對于功勞來說也有些大過頭了??梢韵胂?,有某種后人已經遺忘的教誨隱藏在這字里行間。
如果民族學是建立在許許多多生活群體的比較研究基礎上的學問,那么除了單純地尊重保存下來的東西,還應該盡量去探尋這些東西發展成現在形式的過程及順序。如此一來,民族學所能囊括的文化階段在廣闊的太平洋上也寥寥可數。而偶然被置于這一境地的南島研究者們則必須更加努力,這正是我在這篇論文中想要嘗試去論述的。全世界的民間“說話”的最司空見慣的主題[27]中,在日本本土被稱為“二人椋助”[28]或者“年長爺爺年輕爺爺”[29]等的內容,在此地也自古以來以富兄貧弟的形式流傳于今。九州的島嶼和半島上,也有將其與向海神獻木的故事結合在一起的例子。哥哥毫無慈悲之心,完全不肯給予幫助,弟弟只好進山砍柴謀生,一天,弟弟將賣剩的薪柴投入海中,忽然被邀請進入龍宮且獲贈大量財寶。哥哥十分嫉妒,從弟弟手中借去財寶并妄圖加以利用,卻均以失敗告終。這一結局與“開花爺爺”[30]等故事也有共通之處。如今發現,似乎我們可以認為,《日本書紀》神代卷中的海幸山幸的故事也是屬于這一系統中的變得非常有名的小插曲。若非如此,則理應無法描寫出兄弟間差距如此之大的幸福度。拜讀山本有三君的作品后,會認為在其他某處也存在同一類型的故事,但我自己還未親眼見過。只有一個從喜界島的昔話集中收集到的故事,其主人公并非兄弟兩人,而是兩位漁夫,其中一人向另一人借來魚線卻不小心掉到河里被水沖走了。于是,他自己制作了一個替代品并試圖歸還給朋友,對方卻十分生氣,拒絕接受,并嚴厲地指責了他,堅持要回原來的那根。于是他不得已泛舟來到丟失魚線的地方并潛入水中,不曾想卻來到了“根之島”。上岸之后,他毫無目的地沿路行走,忽然發現在一處家舍庭院薄薄的圍欄上,掛著丟失的那根魚線,魚線已經被清洗過并晾干了。他急忙上門拜訪并說明來意,結果,根屋之神出現在他面前并說道:“你的東西我會還給你的,但是你必須在我家休息一下再上路。”于是,根屋之神在家中用各種美食招待了他。雖然此處并未出現美麗女子的形象,但是家舍的外面卻有紅色和白色的鳥兒在高空飛來飛去。在這里有一幅插畫,畫中內容仿佛在敘說“這就是我們,被人類抓走的魚”。故事的結局,是他記住了“且于卯日及子日白晝垂釣”這一占卜天氣的諺語之后回到家中,而并不知情卻心懷惡意的那個朋友,卻因翻船而身亡了。故事的發展變化雖然有些出乎意料,卻也不能把它看作完全屬于另一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