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之路
- (日)柳田國男
- 712字
- 2019-09-30 11:00:34
一八
如今,年年都有許多小船聚集在宮古島周邊的貝類采集地。采集地北接前往沖繩本島的航線,包括“八重干瀨”(yaebishi)[58]這一廣闊的礁石地帶,而其他方向還有其附屬島嶼伊良部島佐良濱的礁石附近較為有名。經過近世以來數次重大的自然災害,其傳承下來的大部分信仰都已消失殆盡,然而在這附近,仍然存在著被稱為“nushi山”、乘瀨御岳(noseutaki)[59]的圣地,供奉著守護大海的女神。神靈存在于此世時,其名為“玉mega”,是年邁夫婦的獨生女。有一天,她出來打水時就此失蹤,之后僅在父母面前出現過一次,告知他們自己已成為這片森林的神靈,并發誓要拯救在海上遇難的村民。如此一來,一位被稱為“唐神”的神靈也被一起供奉起來。祭祀該位神仙的儀式被稱為“kamushuuri”,在有些文獻中它對應漢字的“神主下”[60],其實它本來是這個季節的名稱。又或者被稱為“kamuzu”,漢字有被寫成“神魂”的,讓人聯想起出云國的一家同名的舊神社。總之,“kamuzu”降臨即會落雨,離開便吹西風而持續晴天,這時,前往中國的船只便會返航,而遭遇海難的人們也會在遙遠的地方面向這一“御岳”祈禱,求其保佑自己平安回到島嶼。
祭祀者們皆為婦女,且出身于從事相關職業的家庭。她們將一種叫作“kamushubagi”的藤蔓植物纏在頭上,進入靈山中的“kamushu屋”,祝女[61]們則與神靈對話。在祭祀進行的四天內,男性們被禁止觀看。或許此后媽祖信仰的傳入對這一祭祀風俗產生了一定影響,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以這一年一度的祭祀日為界,風會從某個固定的方向吹來,而這一切是專屬于這座島嶼的體驗,人們將之運用于海上之旅也并非新近開始的習慣了。這一知識雖說還算不上一國通用的大學問,但局限于這一情景的海上之路,正如深山里的豬鹿之路[62]一樣,卻也因以船為家的島民而早就成為當地人精準無誤的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