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古代希臘
  • 晏紹祥
  • 8081字
  • 2019-09-30 10:57:58

第一節 殖民運動

希臘人的移民活動,似乎從他們到達巴爾干半島后就沒有停止。據說特洛伊戰爭后,一部分人就沒有回到本土,而是定居在了小亞細亞南部的某些地區。多利亞人的遷移和入侵,導致了對小亞細亞西海岸的殖民,創建了一系列希臘人城邦,北邊為埃奧利亞人,中部為伊奧尼亞人,南方為多利亞人。事實上,在荷馬史詩中,我們經常看到希臘人處在遷移中的跡象。《伊利亞特》提到過赫拉克勒斯的后代遷移并定居在羅德斯的史實,而《奧德賽》提到,奧德修斯訪問的法埃西亞人,并不是當地原初的居民,而是從別的地方遷移來的。公元前9世紀,當希臘人與東方的聯系恢復時,希臘人首先到了敘利亞北部的阿爾明那,在那里建立了一個商業據點。約公元前775年,希臘人在意大利中部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個殖民地皮特庫塞。那是一座島嶼,緊靠意大利大陸,可以得到來自意大利中部重要的金屬。隨后大約200年的時間里,希臘人猶如突然發現了新大陸,紛紛往地中海各地殖民。如果我們從西向東列舉,則有西班牙東南部、法國南部、意大利中南部、西西里、北非、亞得里亞海地區、愛琴海北部的色雷斯和馬其頓、黑海海峽的兩邊以及黑海周圍地區。有些殖民地發展起來后,也派出殖民者建立新的城市。那么,希臘人為什么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殖民?殖民地與母邦之間、殖民地與被殖民地區原有的居民之間是什么關系?殖民對希臘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

一、殖民的動機

在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中,希臘人為何愿意背井離鄉,前往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去建立新家而且在那里定居下來?下面的幾個故事,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據希羅多德,雅典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名叫米爾提阿德斯。此人祖上頗為顯赫,曾有人出任過雅典執政官。但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圖奪取了雅典政權,建立僭主政治,剝奪了其他雅典貴族問鼎最高權力寶座的機會。米爾提阿德斯不免心情不快。恰值此時,原本居住在色雷斯的克爾松涅斯(今土耳其海峽南端歐洲一邊的半島)的多羅皮斯人因為遭遇當地游牧民侵襲,不知所措,乃遣使前往希臘宗教圣地德爾斐請示神諭。神諭要求他們從德爾斐向南行進,將路上遇到的第一個主動招待他們的人奉為領袖,這個人可以帶領他們脫離苦海。這些多羅皮斯人依言而行。到達雅典時,正趕上米爾提阿德斯在外面飲酒,并且主動招呼這些素不相識的多羅皮斯人共享。這些人感到神諭應驗,立刻將米爾提阿德斯請到克爾松涅斯。米爾提阿德斯確實帶了一批雅典人前往,去后就沿著半島最狹窄處修建了一道長墻,把多羅皮斯人和雅典人的居住區與北邊的色雷斯人隔開,從而確保了當地的安全和穩定。那里此后就成為雅典人非常重要的一個活動基地。

同樣據希羅多德,約公元前630年,提拉人進行了一次殖民。在此之前,提拉連續經歷了7年旱災,有限的土地無法供養提拉的居民,于是提拉人前往德爾斐請示阿波羅神。阿波羅要求他們前往利比亞殖民。可是提拉人既不知道利比亞在哪里,也不知道殖民該如何做。阿波羅進一步指示說,殖民者應當以一個叫巴圖斯的人為領袖。迫于旱災和饑荒,提拉人被迫同意殖民。他們首先派人去克里特尋找前往利比亞的向導,并且派了船只前往利比亞附近一個叫普拉特阿的島嶼,打算在那里建立殖民地。這些人回國后,提拉人召開公民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凡家中有兩個兒子的,必須有一人前往殖民,選取的方式是抽簽,而且規定,膽敢違背命令者,將受到神靈的詛咒。殖民者的領袖是巴圖斯。通過這種方式,提拉人選擇了一批人,用兩艘船把他們送走。這些人似乎并不情愿,一度打算返回,但被提拉人拒絕。他們在普拉特阿島上居住了兩年,因為不得意而移居利比亞。在利比亞6年后,因為當地人指引,到了一個叫庫列涅的地方,在那里定居下來。

仍據希羅多德,公元前546年,波斯人征服呂底亞,小亞細亞的希臘人城邦受到威脅。一些城邦因不愿接受波斯的統治,轉而打算遷移。弗凱亞人是其中的一支。當波斯人前來進攻他們時,他們與波斯人商定條約,利用條約贏得的時間,決定全城大搬家,把所有人口都搬到西部地中海一個叫庫爾諾斯的島上去。為了保證決議的執行,弗凱亞人召開了公民大會,通過決議,并且發誓賭咒要執行決議。可是,當弗凱亞人把所有家當和神像搬上船只,即將起航時,一批人感到實在故土難離,又違背誓言,返回了城內。而那些堅持誓言的人便遷往西部地中海,在庫爾諾斯島上定居,業余時間從事海盜活動。在遭遇迦太基人和伊達拉里亞人聯合打擊后,這些弗凱亞人離開庫爾諾斯,遷往中部意大利西海岸殖民,建立新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后來的愛利亞,為希臘著名哲學流派愛利亞學派的誕生地。

上面的三個故事,各自代表了殖民的一種原因。第一個實際并非殖民的典型案例,但其原因比較能夠說明問題。公元前8到前6世紀,正是希臘平民與貴族沖突比較尖銳的時期,很多城邦都發生了貴族內部以及貴族與平民之間的斗爭。由于希臘城邦缺乏足夠的強制機構,那些在政治斗爭中失敗的一方,往往會選擇外出殖民。而勝利的一方,因為無法從根本上消滅對手,也樂于出手相助。米爾提阿德斯顯然屬于政治斗爭中不得意的一方。在公元前6世紀中期雅典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的斗爭中,我們不清楚他到底屬于哪一派。然而希羅多德明確告訴我們,他對庇西特拉圖通過欺騙手段(后來是通過暴力手段)奪取權力感到不快,因此一旦多羅皮斯人邀請他,他立刻就答應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人的侄子到了多羅皮斯人那里后,卻采取了和庇西特拉圖一樣的策略,在消滅了多羅皮斯人中的精英后,他獨攬權力,在那里建立了僭主統治。

在當時的希臘城邦中,因為政治斗爭失敗而外出殖民的,米爾提阿德斯并非唯一。希羅多德還告訴我們,公元前8世紀,斯巴達人發動了對鄰邦美塞尼亞的戰爭。據說戰爭遷延20年,最后斯巴達人雖然征服了美塞尼亞,但斯巴達人的妻子卻在家里與斯巴達人的依附民黑勞士私通,生下了一批孩子。這些孩子也希望能夠參與對被征服地區土地的分配。在要求未能滿足時,他們發起密謀,打算奪取權力。后來密謀泄露,但斯巴達人也無力把他們全部消滅,于是將這些所謂的“處女之子”送往意大利殖民,建立了后來意大利最為著名的希臘人殖民地之一塔拉斯(又譯塔林頓或塔蘭同)。另一個叫多利歐斯的斯巴達人曾經在自己的侄兒年幼時擔任斯巴達的攝政王。侄兒成年后,他被迫交出權力,不免悶悶不樂。當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受到一個人就此進行的嘲笑時,便率領一批人出去殖民了。

第二個故事與災荒有關。提拉人因連續干旱,被迫外出殖民。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首先與希臘城邦的領土面積有關。大多數希臘城邦領土狹小,一旦遭遇天災,往往全國民眾挨餓。公元前8世紀以后,隨著希臘世界的安定,人口出現了較快的增長,社會生產力雖隨著鐵器時代的來臨有所進步,卻難說有本質性的飛躍。耕地和糧食產量沒有大規模的增長,也很少有新的農作物引入,導致不少城市人滿為患。在這種情況下,希臘人往往被迫送出部分人口外出殖民,形成所謂的強迫移民。就我們現在了解到的情況而言,大多數殖民地可能屬于這種類型。參加殖民最為積極的科林斯、麥加拉、優卑亞、米利都等,無不屬于國小而人口相對較多的國家。科林斯位于地峽之上,領土只有800多平方千米,耕地嚴重不足。最初參與殖民的,都是科林斯村落里的居民。麥加拉在與科林斯的沖突中失敗,在與雅典的沖突中,失去了撒拉米斯島,多余人口只能外出殖民。優卑亞島上有卡爾西斯、埃利特里亞和卡里斯托斯等城邦,公元前8世紀據說就為爭奪拉倫丁平原發生過戰爭,也是希臘人中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小亞細亞的希臘人,則是因為受到呂底亞和波斯的擠壓,被迫外出殖民。最為積極的米利都,恰恰也是比較早地與呂底亞沖突的國家,據說在黑海及其周邊地區,它建立了100個(一說90個)殖民地,現代學者能夠確定的,大概有30~40個。這些城邦選擇建立殖民地的地方,如敘拉古、西諾帕、加爾西頓等地,都是土地肥沃、便于農業生產的地方,多少也印證了它們殖民的最初動機。

還有一些城市可能是出于商業目的建立殖民地。優卑亞人最初建立的殖民地,恰恰是我們所知離希臘本土似乎特別遙遠的皮特庫塞(后來移到大陸上的庫麥),足以說明它的動機不純粹是土地,因為從優卑亞出發,殖民者需要經過西北希臘地區、意大利南部、西西里,最后才能到達意大利西海岸中部地區的皮特庫塞。如果是尋找土地的話,那么沿途有的是土地肥沃之處,何必舍近求遠,而且那座島嶼上,土地還不是特別肥沃。倒是那里發現的冶鐵遺址,多少透露了殖民者的動機:從意大利中部地區獲得必需的金屬。另外還有一些殖民地,如弗凱亞人建立的殖民地馬賽利亞(今馬賽),希羅多德明確宣布那是為商業目的。米利都人在黑海地區建立的某些殖民地,如奧爾比亞等,可能也是為了商業企圖。因為米利都正與呂底亞人進行戰爭,自己的土地受到多年破壞,急需從海外進口糧食。而在黑海的某些地區,有一批依靠給希臘人和當地西徐亞人當翻譯為生的人員。有些城市則被希羅多德稱為商港,可以作為殖民本身具有商業意圖的佐證。盡管希臘人的大多數都是農民,殖民的主要動機,大約也是為了緩解國內人口壓力,到海外尋求土地,但似乎不能完全排除個別殖民地的建立確實具有商業的動機。

第三個故事也屬于被迫遷移,不過這次是因為面臨外來入侵,幾乎是全城大搬家。受此影響最為明顯的,是公元前6世紀中期小亞細亞的希臘人。本來公元前6世紀中前期,呂底亞人征服那里的希臘人,把它們變成繳納貢金的依附國。然而呂底亞本來文化上就有希臘化傾向,且希臘人國家的人口中,本身也有小亞細亞內地居民成分,呂底亞統治者的政策也相對寬松,除要求他們繳納一定數量的貢金并且在戰時出兵援助呂底亞外,可能并無其他義務。但是,公元前546年,崛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征服呂底亞,隨之開始征服小亞細亞的希臘人。希臘人既不愿聯合對敵,單個城邦的力量又不足以抵抗波斯強大的軍事力量。除少數城邦抵抗外,還有一些城邦,如弗凱亞人和特奧斯人,選擇放棄自己的國家,前往其他地區殖民。弗凱亞人去了西部地中海,后輾轉到達意大利。特奧斯人則在愛琴海北岸的色雷斯地區建立阿貝戴拉。此外還有一些城邦,雖然沒有全城大搬家,但部分公民寧愿選擇外出。例如,希臘最早的哲學家之一色諾芬尼移居意大利,在那里以背誦荷馬史詩為生。薩摩斯的畢達哥拉斯在自己的國家被波斯征服時,去了意大利,并在那里定居下來。在希臘本土,也有這樣一些人,如被斯巴達征服的部分美塞尼亞人遷往西西里,并在那里奪取城市,建立他們自己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后來著名的墨西拿。

上述情況表明,希臘人殖民的動機多種多樣,不是一兩種可以概括。根據學者們的研究,有些殖民者可能是因為在國內難覓發財機會,為了改善自己的經濟地位,寧愿放棄自己的公民身份外出殖民。還有一些可能是在外充當雇傭兵,退役后在某個地區定居,成為殖民者。

二、殖民地與母邦的關系

殖民地建立后,一個重要問題是它與母邦的關系。在近代殖民歷史上,宗主國往往對殖民地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施加全面的控制。但希臘人不同。殖民時母邦發揮的作用就是充當組織者。一旦殖民者離開母邦,就不再是母邦的公民。而殖民地一旦建立,也是獨立的國家。它會有自己的領土、官職、節日、法律等,組成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很多方面,殖民地會搬用母邦的制度和做法。殖民地發生問題時,也會向母邦求援。同理,母邦遇到問題時,也可能向殖民地求援。公元前415年雅典遠征西西里的敘拉古時,首先派出援兵的正是科林斯;而在雅典于西西里戰敗后,敘拉古也派出援兵,支持科林斯及其所代表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公元前4世紀末,當敘拉古遭遇迦太基入侵和內部動蕩時,再度向科林斯求援,而科林斯也再度派出提摩萊翁率雇傭兵馳援。在舉行節日時,殖民地可能會邀請母邦的代表參加,并且給予某些特殊待遇。但一切都取決于雙方當時的關系和實力。很多時候,殖民地并不完全照搬母邦的制度。敘拉古對西西里當地人的奴役,在它的母邦科林斯肯定是不存在的;本都的赫拉克萊亞把當地居民變成農奴的做法,也不曾在母邦發生。也就是說,對希臘人而言,殖民地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其內政一般不受母邦干涉。如果母邦過分干涉,殖民地可能反抗,并且可能發生武裝沖突。科西拉本是科林斯的殖民地,但歷史上第一次記載的大規模海戰,就發生在科林斯和科西拉之間。當科林斯人據此責備科西拉不盡自己作為殖民地的義務,對母邦科林斯過于粗暴時,科西拉則反唇相譏,宣稱自己作為殖民地,也不是為了受虐待才建立。公元前433年后科西拉和科林斯之間發生的糾紛,以及隨后發生的科西拉與雅典的結盟,成為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的導火索之一。

三、殖民的影響

殖民對希臘歷史的影響是巨大的。經過200多年的殖民活動,希臘人從原來的蝸居巴爾干和愛琴海中若干島嶼的一隅,擴展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從此以后,希臘人不僅居住在巴爾干半島和愛琴海中的各個島嶼,而且擴展至西到西班牙、東到敘利亞、北到南俄草原、南到埃及南部的廣大地區。像在本土一樣,這些地區的希臘人,也紛紛建立了城邦國家。據最新的統計,希臘人在地中海地區先后建立的各類城邦,總數可能超過1500個。這些城邦國家沿地中海沿岸地區依次排開,既有大體相似的社會結構與政治制度,也有重大的差異,成為地中海古代歷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說它們社會結構與政治制度大體類似,是因為這些城邦的核心都是成年男性構成的公民團體,實行著程度不等的民主制度。婦女和兒童以及外國人和奴隸,則基本被排除在公民團體之外。在公民之下,是依附程度不等的勞動者。他們中有些被固定在土地上,世代為農奴;有些是從外族買來的奴隸,不僅自己而且他們的后代,都喪失了最為基本的人身自由和權利,成為公民的剝削對象;有些則是享有相對充分自由、卻不能參加城邦政治生活的自由民。

希臘人活動范圍的擴大,讓他們眼界大開。邁錫尼文明滅亡后,希臘人一度與外界失去了聯系,陷入嚴重的孤立狀態。僅有的非常有限的接觸,可能是在小亞細亞地區,但那很難讓希臘人把自己與同樣文明的他人區別開來,因此在荷馬史詩中,特洛伊人和阿凱亞人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行為方式上,都難說有本質的區別。他們說著相同的語言,在戰場上相互炫耀自己的祖先;使用相同的武器,有著完全一致的戰斗方式;崇拜相同的神靈,用相同的方式祭拜。他們能夠區別的,只是文明的希臘人和野蠻的獨目巨人庫克羅普斯。當希臘人散布到地中海后,他們發現埃及和巴比倫的文明比他們自己更加古老,有著非常不同的生活方式。國家的形態,也與希臘城邦頗為不同。呂底亞、波斯和埃及都處在國王的統治之下;呂底亞人號稱富裕,但波斯人更加強大,成為希臘人最為重要的威脅。希臘人則從東方人那里,學到了眾多他們自己沒有的東西。大約公元前7世紀,雞由東方傳入希臘,被稱為“波斯鳥”;埃及人的雕刻,曾經是希臘人最初的模仿對象;腓尼基人的字母,則成為希臘字母的始祖。巴比倫與赫梯人的神話,可能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希臘人的世界觀和神話。在西方,希臘人找到了傳說中異常富裕的塔爾特索斯國家,接觸到高盧人、伊卑利亞人、西西里和意大利的原住民、北非的游牧民、黑海地區的西徐亞人以及愛琴海北部的色雷斯人等。所有這些文明程度不等、社會風俗迥異的部落和居民,讓希臘人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除希臘人之外,還生活著眾多其他部落和民族,實行著與希臘人相當不同的政治與社會制度,促使希臘人思考他們自己和世界諸文明在世界上的地位,并據此對自己做出新的估價。

希臘人的殖民,對其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眾所周知,本土的希臘人經歷了黑暗時代,到古風時代之后,其土地占有呈現不平均的狀態。荷馬史詩中已經出現不少“持有許多份地的人”,相應地,當然是有些人喪失份地。在赫西奧德的詩歌中,詩人也曾告誡自己的弟弟努力勞動,遠離那些好吞噬禮物的王公,否則別人就會來打聽他的土地的價格。然而殖民過程中,城邦中一些缺乏土地或者根本沒有土地的人選擇到海外碰運氣。殖民開始之前或航行途中,參與殖民的人員會相互訂立契約,保證到達殖民地后會分得一塊面積平等的份地。這塊份地可能包括宅基地、園圃和種植糧食的土地。未能分配完的土地可能留下作為共有地,以吸引其他移民或者將來之用。現代在意大利和黑海地區的考古發現都證明,不少殖民地,如意大利的麥塔彭杜姆和黑海地區的某些殖民地,其份地的形狀相似,面積大體相等。因此,對于發動殖民的母邦而言,通過把部分無地或少地的公民送出,保持了公民人口與土地之間相對的平衡,使本國不至于因為人口過度膨脹而產生嚴重的經濟分化。另一方面,那些到達殖民地的人,則通過分到大體相同面積的份地,成為小生產者。整個希臘社會,難得地出現了傳統農業社會中比較少見的社會財富占有大體平等的狀況。構成后世希臘城邦公民的,正是這些占有小塊土地的農民。

殖民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另一重大影響,是希臘世界工商業某種程度的繁榮。希臘社會無疑是個傳統的農業社會,其居民的大多數都是占有土地的農民。但隨著希臘人走向地中海,讓希臘本土與被殖民的地區之間,母邦與殖民地之間,殖民地相互之間,殖民地與當地的原住民之間的經濟交流空前活躍起來。在黑海地區,希臘人與當地的西徐亞人或和平共處,或相互沖突,并互通有無。希臘本土與黑海地區的殖民地之間,也有著頻繁的商業往來。由于希臘大陸缺乏糧食,黑海地區恰好糧食、食鹽、動物毛皮、蜂蠟、咸魚等資源豐富,成為希臘本土特別是雅典城邦主要的糧食來源地之一。在埃及,希臘人城市瑙克拉提斯實際成為商業港口,一些城邦后來發展為商港。在意大利和西西里以及馬賽等地,希臘人也都與當地人之間存在密切的經濟和社會交流。交易的物品中,除糧食、陶器、金屬、武器等貨物外,還有人口。希臘本土除輸出橄欖油、葡萄酒外,還經常把自己作為雇傭兵,輸出到波斯與埃及等西亞和北非地區的大國,從那里獲得金錢后輸送回本國,本國則利用這些金錢,從黑海地區或者西西里、意大利獲得糧食。整個地中海地區,因為希臘人的經濟活動,被聯系成為一個整體。在希臘本土、黑海地區和西西里等地,都有一些城市成為所謂的商港。希臘本土如科林斯、埃吉那等,小亞細亞的開俄斯、米利都等,都是重要的經濟中心。一些商人,如薩摩斯的科拉伊歐斯和埃吉那的索斯特拉托斯,都從貿易中獲利無數。品達的詩歌提到,埃吉那人的財富,來自他們的商船。考古學家們在黑海地區和西班牙等地發現的希臘人的商業文書,也暗示那時不少希臘人卷入了商業活動之中。

對希臘文化的發展,殖民也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前文已經提到,在與腓尼基人的交往中,希臘人學會了腓尼基字母,并將其加以改造后,創造了希臘字母。所不同者,腓尼基字母的每個字母本來有自己固定的含義,如牛頭、房子、三角洲等,到了希臘人那里,字母本身失去了意義,僅僅是表示音節的符號。但是希臘人的創造在于,某些字母被希臘人改造成為元音,以用來表示若干字母拼寫在一起后的發音。今天的字母文字大體延續了希臘人的傳統,而西方幾乎所有的字母文字,又都直接地或間接地來自希臘語,因此希臘人的創造,直接影響了后世西方人的語言習慣。此外,東方先進的科學和技術,也在希臘人與東方人的交往中被傳到西方。據說希臘人的幾何學就是埃及人的測地學。因為埃及人生活的尼羅河流域每年河水泛濫,泛濫固然給埃及土地普遍施肥,但也讓原來的地界蕩然無存,于是埃及國家每年有一項重要任務:分配土地。希臘人學會了埃及人的技術,將之發展為后世的幾何學。今天西文中的幾何學一詞,還保留著某些當初的影子,因為幾何學中的ge,在希臘語中本來的意思就是土地。Metre來自希臘語metron,即測量。幾何學的創始人據說是米利都的泰利斯,據希羅多德說,此人是腓尼基人后代,曾到過埃及,并且根據在埃及學到的知識,創立了一些幾何學的基本定理和公理。希羅多德還宣布,泰利斯曾經預測過公元前585年的日食。有意思的是,發現勾股定理的畢達哥拉斯本為薩摩斯人,后移居意大利,據說也到過埃及。希臘其他的文化人中,曾到過埃及的還有不少。雖然這些傳說未必都有史實根據,但至少對希臘人而言,埃及和巴比倫是古老智慧的象征。此外,在藝術、航海乃至政治組織等領域,希臘人或多或少地也都受到東方多方面的影響。其影響之大,讓部分現代西方學者宣布,古代希臘的文明,實際是在埃及和西亞文明的蔭庇下成長起來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杭锦后旗| 扶绥县| 石景山区| 共和县| 西平县| 巴青县| 噶尔县| 临西县| 昆山市| 遂昌县| 琼海市| 西和县| 五大连池市| 两当县| 离岛区| 象山县| 汶上县| 通许县| 宝鸡市| 南和县| 凤翔县| 达孜县| 嫩江县| 屯昌县| 陆河县| 吉木萨尔县| 凤山市| 隆子县| 鹿泉市| 壶关县| 乌拉特中旗| 孟州市| 株洲市| 遵义市| 蓬溪县| 东宁县| 潼南县| 克东县| 绵竹市|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