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哲。”
像每次服務(wù)頭等艙乘客一樣,出門前藍喬默默重復(fù)了一遍對方的名字。
相親約在郊區(qū)一座咖啡館,無論從哪個層面來說,這對藍喬都是第一次。
第一次相親,第一次去她慕名已久的“既然”。
她破天荒在平日里穿了一雙銀色亮片高跟鞋,緞面及膝的黑色裙擺在陽光下滑過她透白的肌膚。由于地理原因,遠南日照強烈,很少有像藍喬這種白皮的人。小時候,大家都開玩笑說藍喬是在奶里泡大的,所以才在身上結(jié)了一層奶皮子。
但這樣的膚質(zhì)也有缺點,怕曬。
這也是為什么她雖慕名已久卻還是第一次去這家叫做“既然”咖啡館的原因之一。
早前,她在非常喜歡的公眾號上看過這家咖啡館的介紹,可謂:印象深刻。
“既然”建在都嶺山的半山腰,都嶺是遠南眾多山峰之中最秀美的那座。
為了充分利用遠南高原獨特的日光優(yōu)勢,咖啡館大面積采用玻璃體,輔以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和純白墻面,白天陽光照進去形成自然光線,并將木梁筆直的線條投在墻上,光影隨太陽的角度傾斜變化。
看到照片的那一瞬間,藍喬腦子里突然浮現(xiàn)出巴尼特·紐曼的名字。
二零一五年的六月,一整個月她都飛國際航線,那段日子,她經(jīng)常去休斯頓曼尼爾收藏博物館看巴尼特·紐曼的畫作展覽。
沒想到有一天會在一個提供軟服務(wù)的咖啡館里看到如此硬朗的風格。
更確切的說,對于藍喬,“既然”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座咖啡館。
那里除了可以喝咖啡,還有一部分空間提供住宿,同時還是一座私人藏書館。一年前開業(yè),主理人因為不想破壞館內(nèi)的氛圍與平衡,所以采取預(yù)定制。
而這也成了藍喬沒能去成“既然”的第二個原因。
這一年里,她幾次打電話預(yù)定都沒成功過。
索性,今天借著“相親”的機會偶然完成了她許久以來的心愿。
那天李明熙問藍喬有什么夢想,她嘴上沒說,但心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開一家不一樣的咖啡館,旁邊最好有一家花店。
這樣的組合不是隨便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的,而且投入太大。
所謂夢想,不過是做夢和幻想。
站在石階上,看著眼前的“既然”,那種安心和舒然讓藍喬不自覺勾起嘴角,她今天的盛裝出席與其說是來相親,不如說是來赴一場她期待已久的約會,和這間有點兒特別的咖啡館。
進門時,她看到門口立著的黑板上寫了半闕詩,下頭還有一行小字:答對者可享當日全店免費(使用電子查詢,拒絕入內(nèi))。
藍喬看看四周,發(fā)現(xiàn)頭頂有一個自動跟蹤攝像頭,她拿起粉筆的時候,攝像頭竟然還和她點點頭,呆萌可愛。
詩的上半闕是: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藍喬在空白處寫下: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的一句“相看兩不厭”是多少人一生的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