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創傷范式
法國史學家丹納(H.A.Taine)在其名著《藝術哲學》中指出,藝術的誕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確切的條件和固定的規律,簡而言之,這個規律就是種族、環境、時代是藝術誕生的三大原則,換句話說,包括T.S.艾略特的作品在內的藝術作品都有其誕生的特殊土壤。從1915年艾略特出版《情歌》到1969年美國發表其詩歌與戲劇全集,這段歷史時期是人類發生了最大歷史變化之一的時期,戰爭、工業化、城鎮化、世俗化以及人口的急速膨脹全方位革命性地影響了人類生活。艾略特作品的主題自然排除不了這些因素的影響,其中涉及了愛情、婚姻、戰爭、信仰、國家、宗教等等。在艾略特的所有作品中,讀者幾乎都能感受到一位深刻詩人的冷峻思考,而其中思考最多的則是時代環境帶給人的各式創傷。艾略特的“荒原”不是某個單一創傷的后遺癥,而是眾多創傷范式合力的結果。在艾略特的作品中,各種創傷范式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從身體的傷病到婚姻的痛楚、從戰爭的慘無人寰到文明的墮落退化,這些都促成了一個“荒原”的誕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