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通與互鑒:池田大作文明對話思想研究
- 陶金
- 856字
- 2019-10-21 15:09:59
第一章 池田大作:東方文明對話的先行者
就廣義上的文明對話來說,世界各大文明自相互接觸之日起,對話與交流就已然肇始。一般認為,現代意義上的世界文明對話、宗教對話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在“世界宗教對話運動”的大潮之中,以基督教、天主教為代表的西方宗教曾處于倡導者地位,而東方等宗教則處于參與者地位。這固然與宗教自己的性質、特點等諸多復雜因素相關,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這場宗教對話運動的發展,日本佛教首先被推為東方佛教代表,隨之登上舞臺,表現最為活躍。相對東方其他國家參與世界宗教對話的教團、教派而言,日本佛教團體可謂走在了前列。
在當代日本,相比以禪宗、凈土宗等為代表的傳統佛教宗派與西方基督教、天主教開展的對話活動而言,日本新興佛教教團近年來參與世界宗教對話實踐的熱情度較高,其中比較有特色、在國際上影響較大的當屬立正佼成會、創價學會等新佛教團體。其中,創價學會以其教團領袖池田大作為代表,面向世界拓展文明、宗教對話。“池田對話”發起時間早、堅持時間長、對話人數多、參與者范圍廣、對話形式靈活多樣。在對話主題和內容方面,“池田對話”具有文明對話的現實性與寬泛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宗教對話的專業性與縱深性,因此,通過“池田對話”的文字記錄,可以較清晰地看到一個當代新佛教團體領袖的思想成長歷程,其對話表現出的現實關切與學理叩問,亦可作為當代宗教對話研究的一種范例加以分析論證。池田大作在40年的“對話”歷程中逐步建構和完善的“人之佛性”即“人間論”[1]的對話理論,其對話開始時間之早、持續時間之長可謂參與世界文明對話的“先行者”。創價學會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與中日友好事業中做出了較大貢獻。池田大作作為創價學會的精神領袖,其思想與實踐活動也受到中國學者的密切關注。但是,從宗教學的角度來看待并評價池田大作的思想與行動的研究尚不多見,或可為我國池田大作思想研究開辟另一新向度。
本章,首先對池田大作開展文明對話的整體情況進行綜述,梳理日本宗教對話理論研究的前期成果與我國池田大作思想研究現狀,在此基礎上闡明本書的研究方法與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