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研究(2018年第1期/總第1期)
- 李秉忠
- 2833字
- 2019-10-18 17:31:07
三 敘利亞戰爭中的庫爾德問題及土耳其-西方關系
敘利亞戰爭對土耳其而言,意味著某種更為深刻的危機,庫爾德問題某種意義上講全面爆發。危機的根源不僅僅在于,庫爾德人內部的分裂并未能夠阻止居住在不同國家的庫爾德人之間的頻繁互動。[33]敘利亞庫爾德人與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之間關系密切。庫爾德工人黨在敘利亞耕耘多年,其組織架構原則和意識形態對敘庫爾德人影響甚大,也有大量敘利亞庫爾德人本身就來自土耳其。敘利亞庫爾德人踐行的民主自治是在踐行厄賈蘭的相關理論,一定意義上講,敘利亞內戰也是土耳其與庫爾德工人黨內戰的繼續。由于美國和俄羅斯的介入以及“伊斯蘭國”的橫空出世,局勢更為詭譎多變和危機四伏。正是敘利亞問題導致土耳其腹背受敵,與西方關系也遭遇較大的挫折,庫爾德問題與土耳其傳統的親西方外交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從這個意義上講,比較于伊拉克庫爾德問題,敘利亞庫爾德問題對土耳其威脅更大。
2013年的敘利亞內戰在更大程度上助長了庫爾德民族運動在更大范圍內的爆發,庫爾德人在中東自治和聯合的趨勢增強,再次暴露了土美關系的脆弱性。2013年5月,巴薩爾政權將與土耳其接壤的北部戰略性邊界地帶交付庫爾德民主聯盟黨管理,[34]6月19日以來民主聯盟黨在邊境地區豎起自己的旗幟。敘利亞庫爾德人潛在的獲得自治的可能性,與業已獲得自治地位的伊拉克庫爾德自治政府一道擊中了土耳其的軟肋,置土耳其于一種尷尬而危險的境地。土耳其與庫爾德人的邊界從500英里擴大至750英里。[35]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戰略目標有二:推翻巴薩爾政權,建立遜尼派主導的新政權;防止敘利亞庫爾德人獲得自治地位,從而減少土耳其自身的庫爾德問題壓力。土耳其一度接近與西方在敘利亞建立“安全區”達成協議,從而在理論上使得土耳其可以較大程度地影響敘利亞局勢的走向,但“伊斯蘭國”從根本上打亂了土耳其的這一戰略部署。
2014年中旬 “伊斯蘭國”的崛起整體上將庫爾德人推向了抗擊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的排頭兵地位,庫爾德人就此成為西方的重要盟友,這與土耳其將庫爾德人列為頭號威脅發生了直接的沖撞。2014年9月,土耳其拒絕簽署由美國和10個阿拉伯國家發表的共同應對“伊斯蘭國”的聲明。兩天后的9月13日,“伊斯蘭國”開始圍攻科巴尼。土耳其為此被懷疑已提前獲得“伊斯蘭國”進攻科巴尼的消息。而且科巴尼保衛戰也直接引發了土耳其國內庫爾德人的不滿,土耳其陷入某種內外唯艱的困境。9月科巴尼危機發生后,土耳其政府拒絕支援庫爾德人的立場,引發了庫爾德人的反抗和游行示威。科巴尼危機實現了區域內庫爾德人較大的一次聯動,加劇了土耳其政府的擔憂,使得土耳其面臨著內外危機交互作用的局面。2014年9月22日美國領導的聯軍開始空襲“伊斯蘭國”,土耳其與西方的立場漸行漸遠。事實上,“伊斯蘭國”攪局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土耳其對庫爾德工人黨在伊拉克基地的轟炸,間接導致了正義與發展黨在6月選舉中受挫,也使得土耳其與庫爾德人和解的進程坍塌。和平進程的坍塌將對土耳其政治和經濟產生災難性影響。[36]土耳其與“伊斯蘭國”的共同利益或許要多于與庫爾德人的共同利益,然而土耳其的“伊斯蘭國”政策最終還是砸到了自身,2015年7月20日,“伊斯蘭國”極端武裝分子襲擊了正在蘇魯奇舉行集會的庫爾德人,造成32人死亡,但這并不能改變土耳其打擊庫爾德人的立場。
西方將“伊斯蘭國”列為當前最大的敵人,庫爾德人武裝力量則是抗擊這一敵手的最為有效的地面部隊。西方所認定的抗擊“伊斯蘭國”的主要地面力量是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盟黨(PYD)及其軍事組織庫爾德人民護衛軍(YPG),土耳其將其列為與庫爾德工人黨并無二致的恐怖主義組織。2016年2月8日白宮發言人則明確宣布庫爾德人民護衛軍不是恐怖主義組織,美國將繼續資助該組織。[37]美國官員與庫爾德民主聯盟黨領導直接接觸,拒絕將其認定為恐怖主義組織,這將土耳其與西方的矛盾再次升級,土耳其為此召見了美國駐安卡拉大使。土耳其被指責向“伊斯蘭國”提供武器;幫助其進行訓練;向其提供醫療服務;購買“伊斯蘭國”的石油;幫助“伊斯蘭國”招募成員;科巴尼戰爭中,土耳其給予“伊斯蘭國”后勤方面的援助。[38]土耳其由于低估了國際社會抗擊“伊斯蘭國”的決心,尤其是低估了其與西方利益的不一致性,導致與西方關系受挫。但根本性的原因還在于,庫爾德問題與土耳其西化外交的矛盾。
2015年7月24日,土耳其軍隊轟炸庫爾德工人黨在伊拉克的基地,土耳其不但要應對伊拉克、敘利亞兩盤殘局,而且需要與“伊斯蘭國”和庫爾德工人黨展開戰斗,就此將土耳其內政和外交推向一個敏感期和脆弱期。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增加了土耳其與俄羅斯隨時發生直接沖突的可能性。土耳其非但未能推翻巴薩爾政權,反而倒導致土耳其在敘利亞建立“安全區”的計劃未能實現。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宣布應敘利亞政府的邀請,開始武裝干涉敘利亞,土耳其人被迫鋌而走險。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目的在于攪渾了水,實質是希望以小國之力綁架西方大國。這極有可能是土耳其政府有意的行為,既是向俄羅斯發出強烈的信號,又希望獲得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美國并未改變其既定政策,有智庫建議美國政府,一方面要不顧土耳其的反對加強對敘利亞的空投力度,另一方面重新考慮庫爾德工人黨為恐怖主義組織的定性,明確告訴土耳其政府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盟黨并非恐怖主義組織。[39]綁架未果的情況下,土耳其迅速改善了與俄羅斯關系,這又在更深的層次上損害了土耳其與西方關系。土耳其與俄羅斯交惡帶來多方面的惡果,最令土耳其揪心的則是俄羅斯對庫爾德人的支持。[40]
2018年1月20日起,土耳其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敘利亞自由軍”(FSA)開始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YPG)發起代號為“橄欖枝行動”的軍事打擊。早在“橄欖枝行動”之前,土耳其就曾于2016年以打擊“伊斯蘭國”為名對敘利亞北部發動“幼發拉底河之盾”軍事行動,該行動持續了8個月,阻止了庫爾德武裝向土敘邊境的擴張。2018年1月,美軍宣布與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成立一支3萬人規模的邊防部隊保衛敘利亞北部,土耳其看到美國在敘利亞北部建立“安全區”的征兆,土耳其當局擔心美國提供給庫爾德人的武器將會被后者用于打擊土耳其,更擔心敘利亞北部出現類似于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政府的飛地。這一擔心成為土耳其發動“橄欖枝行動”的最主要內因。土耳其與美國在敘利亞的不同立場和行動,加之近期雙方關系近期的惡化,使得不能排除雙方在敘利亞發生直接沖突的可能性。
敘利亞戰爭中,庫爾德人成了抗擊“伊斯蘭國”的英雄和美國的盟友,土耳其則視其為“恐怖分子”,由此直接導致了土耳其與美國關系的重挫。而區域內庫爾德人的聯合預示著21世紀泛庫爾德民族主義情緒的發展,這也是土耳其對敘利亞內戰反應激烈,不惜與美國對抗的深層原因。從海灣戰爭到敘利亞內戰,庫爾德問題逐漸演變為影響中東地緣政治的活火山,而很大程度上這座火山是由西方引燃,且西方大體上對于庫爾德人持有支持的立場。土耳其則為這座活火山所包圍,極有可能使自身庫爾德問題惡化,土耳其為此不惜犧牲與西方關系來竭力撲滅這座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