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保險資金運用面臨的主要風險

將保險資金收取保費、投資、賠付三個環節的存在形態放在一起,并加上負債、資產形態下的影響因素(見圖1),可以簡單清晰地看到保險資金運用面臨的風險及其來源,也可了解到為何監管部門要對保險公司開展償付能力和資產負債監管。

(一)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市場價格或利率波動而導致的對金融工具資產價值產生負面波動的風險。保險資金運用所面臨的市場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利率、權益價格、房地產價格、匯率等不利變動導致保險公司遭受非預期損失的風險?!皟敹倍x保險公司市場風險包括利率風險、權益價格風險、房地產價格風險、境外資產價格風險和匯率風險。市場風險對保險資金運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以利率變動為例,首先,利率變動會改變現有固定收益證券的賬面價值,市場利率與其賬面價格呈反比關系,即利率下行,價格上升;利率上行,價格下降。其次,利率變動會影響資產再投資收益率,當資產期限小于負債期限時,利率下行會降低資產的再投資收益率。市場風險本質上是資產價格波動的風險,高波動不一定會帶來高收益。多年來美國保險公司獨立賬戶配置股票比例比較高,波動性比較大,但其平均收益并不比一般賬戶高。

圖1 保險資金運用面臨的主要風險

(二)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交易對手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時履行其合同義務或者交易對手信用狀況發生不利變動,導致保險公司遭受非預期損失的風險。保險公司主要配置銀行存款、債券、基礎設施債權計劃、證券公司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固定收益類信托計劃等固定收益類資產,這些資產主要面臨的是信用風險。過去國內各類金融產品存在剛性兌付,加上處于金融擴張周期,沒有發生實質性違約事件,給投資者產生一種幻覺,融資人會兜底,政府會兜底。這兩年剛性兌付被正式打破,特別是2018年4月頒布的資管業務新規明確規定不允許承諾剛性兌付;加上現在正處于去杠桿、金融緊縮過程中,違約事件勢必不斷增加。發生信用違約風險后,保險公司所投資產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為此,保險監管要求保險公司必須投資高信用、高評級的固定收益類產品,而投資低信用等級的金融工具就需要增加資本消耗。

(三)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保險公司無法及時或無法及時以合理成本獲得充足資金,以支付到期債務或履行其他支付義務的風險。保險公司一般會根據歷史的“大數法則”和過往的經驗,預測每個階段的現金流出,以及業務發展規劃、投資資產的期限做好每個階段的現金流入,保持公司的穩健運行。如果風險事件發生率與賠付率大幅度超過預測值,以及客戶大規模退保,業務發展受到限制,資產未能到期變現都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但過去我國保險業處于快速發展的上升時期,有些公司用短久期負債配置長久期資產,或者配置的非流動性資產比例偏高,保險公司主要采取“以新還舊”方式應對流動性風險。但隨著保險回歸保障本源以及監管從嚴,這種方式面臨的流動性風險越來越高。

(四)資產負債不匹配的風險

保險公司資產負債不匹配主要表現在成本收益、期限、流動性等方面的錯配,如果錯配較為嚴重,在公司運行過程中如受到較大的外部沖擊,極易演變為流動性風險、償付能力不足風險,甚至資不抵債的風險。

首先,成本收益錯配風險。它是指保險公司的一些險種進行單獨核算出現虧損,其死差、費差、利差之和為負數。全國車險市場的大面積虧損,說明該險種在很多公司存在較為嚴重的成本收益錯配風險。在人身險市場,有些公司的一些萬能險賬戶也會出現投資收益率達不到結算利率水平的現象,因此,需對此進行具體分析,其原因是投資收益歸集晚于結算利率計算時點,還是產品設計本身存在利差損,抑或市場利率匯率出現非預期變化。新保險公司或者中小保險公司為搶占市場和擴大規模,會允許某個時段的部分險種出現虧損。但保險公司一定要做好規劃,以后續內含價值更高產品的利潤進行彌補,否則虧損就會越滾越大,長期收益不及成本是資產負債錯配中最可怕的情況。

其次,資產負債期限錯配風險。資產負債完全匹配是一種理想狀態,資產負債不匹配是金融保險機構的一種常態。如果錯配比較嚴重,就極易發生流動性風險與再投資風險?!伴L錢短配”是過去我們經常關注的現象,它主要是指負債期限長,資產期限短,當投資資產到期后,如果市場利率下降,則面臨再投資的風險。最近幾年出現的“短錢長配”問題,保險公司用中短存續期萬能險收入配置一些長久期的資產,讓負債端不斷滾動維持流動性,賺取長久期資產與短久期負債之間的利差。如果融資環境收緊以及利率上行,比如2013年發生“錢荒”之時,一些保險公司就會面臨資產難以出售帶來的流動性風險。

最后,資產負債的風險錯配。它包括風險偏好的不匹配,以及風險敏感度的不匹配。保險負債端對履約有著近乎強制性的要求,也稱剛性兌付,保險公司因為需要確保本金安全,所以對風險較厭惡。而投資收益往往是投資部門最重要的考核指標,投資業務自然有承擔更高風險來提高收益的意愿,因此風險偏好出現背離。一旦高風險資產出現虧損,對負債能否按時履約形成重大考驗。

風險敏感度錯配根源在于某些風險因子同時影響了資產與負債兩端,典型的就是利率風險。當利率上升時,資產價格下降,負債的凈現值也下降;反之利率下降時,資產價格上升,負債的凈現值也上升。如果利率上升時,資產價格下降高于負債凈現值下降,則二者之差就是利率風險。當利率下降時,如果負債凈現值增加高于資產價值增加,則二者之差也是利率風險。兩種情境下,利率風險取決于資產與負債兩方誰對利率變動更加敏感、變化更多。當資產與負債對利率風險敏感程度差別較大時,利率風險非常高,資產與負債在利率風險敏感度上產生了錯配。

(五)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

保險公司承保在前,兌現承諾在后,兩者發生時間短則相差幾個月,長則相差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為保證保險公司當期收取的保費,在未來能夠有足夠的錢兌現支付義務,監管部門運用償付能力監管手段,對保險公司償債能力進行實時監測與監管,確保其在任何時點都能夠應對賠付需求。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國內外的監管機構對于保險、銀行、證券行業的風險監管理念大致趨同,都是以“用擁有的資本來抵御經營當中產生的風險”作為風險與資本監管的主要思想。從最早期的銀行業第一代巴塞爾協議到今天的第三代巴塞爾協議,從國內保險業第一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到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均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經營當中產生的風險廣泛存在于金融機構的各個環節,包括投資資產帶來的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包括負債帶來的保險風險與利率風險,還包括機構管理本身帶來的操作風險與聲譽風險等。將這些風險進行量化,體現了在一段時期、一定概率水平下,公司遭受的最大損失,這些損失用貨幣來衡量,就是經營帶來的風險,與擁有的資本做比較,擁有的資本必須能夠吸收這些風險。這樣的理念,在銀行業叫作“資本充足率”,在保險業則稱為“償付能力充足率”,在證券業則稱為“風險覆蓋率”,雖計量方法各不相同,復雜程度也有區分,但理念都是一樣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就是指按照監管規定計算出來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未達到監管要求,以及按照監管要求進行評級未達到監管最低要求。

(六)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的內部操作流程、人員操作失誤、系統或外部事件導致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包括法律及監管合規風險。具體來看,保險資金運用所面臨的操作風險包括有不正當關聯交易風險、利益輸送風險、投資沖動和能力不足風險等。其中,①不正當關聯交易風險,一般是指保險資金運用時通過關聯交易轉移利潤和資產、占用資金、連環擔保、非正常價格交易等行為,造成侵害保險公司權益和危及保險資金安全的風險。②利益輸送風險,是指在保險資金運用過程中,將所控制資產的權益或風險轉移給其他資產所帶來的風險,包括在交易過程中非法轉移公司利潤或者利用其他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如通過各類賬戶資產的轉讓,實現投資收益的轉移;通過多個賬戶的資金優勢在股票二級市場對某些標的進行集中操作并讓其他相關人員非法獲利的行為等。③投資制度和能力不達標的風險。一般是指保險機構在人才、制度及運作機制上,難以充分應對不同投資領域中的市場競爭或盲目追求超額規模和利潤,對投資經營風險缺乏有效把控所帶來的風險。2014年5月中旬,原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上海證券報》就曾撰寫署名文章明確表態,目前保險業投資方面的道德風險、不正當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潛在風險隱患正在不斷積聚。“從關聯交易看,部分公司在資金運用上做起文章,利用與股東的關聯交易來套取保險資金,用來補充資本金或其他用途,在最近的保監會現場檢查中,發現部分保險公司利用銀行存款抵押的形式,把保險資金轉變成為股東資金,用來虛假增資”。

(七)聲譽風險

聲譽風險,是指由于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或外部事件等原因導致利益相關方對保險公司負面評價,從而造成保險公司損失的風險??赡芤l聲譽風險的相關事件是多方面的,比如保險公司在進行重大戰略調整、并購重組時;擬發布年報或披露公司業績,主要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時;出現大的自然災害或公共事件,可能面臨較大理賠時;出現較大規模的集中退保事件、發生較大規模的有關投保人、營銷人員的群體性事件時;出現違規投資、違規經營被處罰時,引發合作伙伴的不信任等情況,都有可能觸發輿情事件而引發聲譽風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班玛县| 邢台市| 固阳县| 东丽区| 报价| 电白县| 武穴市| 从江县| 永年县| 景德镇市| 宽城| 平原县| 炎陵县| 麦盖提县| 德庆县| 云南省| 河津市| 黔江区| 筠连县| 朝阳县| 嘉祥县| 仁寿县| 油尖旺区| 怀来县| 峨山| 五大连池市| 历史| 沾化县| 尉犁县| 曲阳县| 阿城市| 涿州市| 调兵山市| 东明县| 缙云县| 中阳县| 张北县| 尼勒克县| 汉寿县|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