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交通運輸發展(1978~2018)
- 林曉言 劉秀英
- 3725字
- 2019-10-11 16:15:23
四 鐵路行業企業40年發展
中國鐵路40年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車輛、車站)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帶來的助推力,在這個過程中,鐵路建筑企業、鐵路機車制造企業為中國鐵路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鐵路建筑企業40年發展
中國鐵路發展過程中,離不開自己國家的努力建設和技術創新,這就要求有優質的企業進行不斷的創新建設,我國鐵路建筑代表企業主要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
(1)中國中鐵。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50年3月,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制造、房地產開發、鐵路和公路投資及運營、礦產資源開發、物資貿易等業務于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16]
成立60年來,中國中鐵先后修建了77925公里的鐵路,占全國鐵路總里程的2/3以上;建成電氣化鐵路接觸網52894公里,占全國電氣化鐵路的95%。公司參與過國內所有主要鐵路的建設,其中包括青藏鐵路、大秦鐵路、成昆鐵路和京九鐵路等。截至2016年底,成功參與鐵路建設100多條,承建的新建、擴建和改建的鐵路總里程超過50000公里,
(2)中國鐵建。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5日,是我國基建行業龍頭企業,是中國最大的鐵路設計和建設企業,參與建設了我國所有的大型鐵路建設項目,掌握了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的設計和修建技術,獨立修建鐵路里程累計超過4萬公里,占我國1949年以來修建鐵路里程的50%以上。在國內鐵路、公路、軌道交通、市政工程、房建建設和對應勘察設計領域市場中占有率領先。中國鐵建海外業務范圍遍及全球,在非洲、亞洲、南美洲和歐洲等90多個國家及地區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目前已經擁有科研、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維護、運營和投融資等完善的行業產業鏈,具備為業主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的能力。[17]
中國鐵建自2007年成立后,先后參與修建了大秦鐵路、青藏鐵路(一期、二期)、秦沈高速客運專線、廣深準高速鐵路、西康鐵路秦嶺隧道、京滬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鐵路、成渝鐵路客運專線、大秦運煤專用線、秦嶺隧道群和2017年底開通的西成鐵路等大型鐵路建設項目。
(二)鐵路機車制造企業40年發展
中國中車是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資委批準,由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對等原則合并組建的A+H股上市公司。中國中車承繼了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業務和資產,是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18]受益于國內鐵路建設高峰及車輛技術引進,中國中車成立時間不足10年,已經成長為年產值2300億元的全球軌交航母,在營收方面,中國中車已遠遠超過龐巴迪、阿爾斯通等競爭對手。2016年,鐵路裝備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的46.53%。中國中車歷史沿革見圖2-18。
圖2-18 中國中車歷史沿革
資料來源:筆者收集并繪制。
中國中車生產的鐵路車輛主要包括鐵路機車、動車組與客車、鐵路貨車等。
在機車生產方面,隨著社會進步和鐵路發展,中國中車機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先后走過了蒸汽時代、內燃時代和電力時代三個階段(見圖2-19),形成了直流傳動、交流傳動兩大主要平臺,覆蓋了窄軌、標軌、寬軌各系列產品,全面搭建并掌握了機車總成、車體、轉向架、牽引電機、牽引變流器、牽引變壓器、網絡控制系統、制動系統、驅動裝置9大核心技術。特別是在近十年中國鐵路裝備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推動下,在國家及原鐵道部的組織下,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車機車開創了中國機車技術及產品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系統研究開發、規模生產制造、全供應鏈體系建設、運維服務健全等全方位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從以DF(東風)系列為代表的內燃機車平臺、以SS(韶山)系列為代表的電力機車平臺、以GK(工礦)系列為代表的工礦用機車平臺,全面發展至以HXN(和諧內燃)和HXD(和諧電力)為代表的大功率交流傳動系列產品平臺。截至目前,中車機車已涵蓋HXD1、HXD2、HXD3、HXN3、HXN5 5大系列17個品種。“十三五”階段,中車機車以“高速化、舒適化、重載化、快捷化、智能化、環境友好化”為方向,繼續推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系列產品,滿足軌道交通領域客、貨運多形式、多層次的需求。
在機車產品保有量和市場領域,截至2015年底,中車機車產品保有量約為28000臺,其中國鐵機車約為19300臺,路外機車約為5700臺,海外機車約為3000臺;市場領域方面,覆蓋國鐵18個路局及國內全部工礦企業,海外市場主要進入非洲、澳大利亞、中亞、中東、東南亞、南亞等46個國家和地區。
圖2-19 不同類型的機車
在動車組客車制造方面,中國中車具備極其強大的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中國中車擁有博士、碩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工程師組成的累計超過2000人的研發團隊,建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多條試驗線以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承擔了大量的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級重點項目以及新產品研發項目。通過近年技術改造,中國中車具備年新造檢修高速動車組超過600組、年新造鐵路客車超過3000輛、年檢修鐵路客車超過4500輛的能力,形成了系列化、多樣化的產品結構層次。中國中車以高速動車組、城際動車組、內燃動車組、25型系列鐵路客車為主體,具備了適合不同速度等級、不同檔次水平、不同動力牽引方式,能滿足多層次用戶需求的多樣化、梯次化的產品結構。鐵路客車產品主要有時速120~200公里座車系列、臥車系列、餐車、行李車、發電車、特種車、高原車等。中國中車生產的高鐵動車組有時速250公里、時速350公里兩個速度等級的系列產品,出口至澳大利亞、阿根廷、突尼斯、伊朗、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在鐵路客車方面,自2003年以來,中國鐵路貨車新產品開始全面升級換代,中國中車研制開發了載重70噸級通用貨車和載重80噸級專用貨車的全系列貨車產品。車輛軸重提高到23噸至25噸,轉向架為運行速度120公里/小時的轉K5型(擺式)、轉K6型(下交叉支撐)轉向架。車體采用了鋁合金、不銹鋼、高強度耐候鋼,推廣了富氬氣體保護焊、高強度螺栓和防松螺母、專用拉鉚釘等新技術;開始試用120-1型制動機,高摩合成閘瓦、空重車自動調整裝置和旋壓式密封制動缸成為貨車標準配置;采用16型、17型聯鎖車鉤,研制采用了新一代大容量緩沖器。
目前的通用貨車的代表性產品為C70型敞車、P70型棚車、NX70型共用車、GQ70型輕油罐車、KZ70型石碴漏斗車、KM70型煤炭漏斗車等各型貨車。專用貨車代表性產品有載重75噸的C76系列運煤敞車,載重80噸車體材質為鋁合金、不銹鋼、高強度耐候鋼的C80系列運煤敞車,C100型三支點鋼材專用敞車,X4K、X6K型集裝箱專用車和裝運雙層集裝箱的X2型集裝箱專用車,SQ5運輸汽車專用車和DL1型預制梁運輸專用車組等。
近年來,為進一步提高貨車裝載能力,中國中車完成了載重80噸級通用貨車各種車型的研制開發和相關試驗,其載重能力較目前既有載重量最大的貨車提高14%以上。為向新建重載線路提供適用的貨車產品,中國中車完成了載重100噸級KM100型煤炭漏斗車等專用貨車的研制,該車較C80系列敞車載重提高約20%。預研的快運貨車的試驗最高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以上,動力學性能良好。
采用先進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完成了出口海外高端市場的智能化貨車,其采用了電空制動、軸溫監測、脫軌監測等先進技術,實現了車輛輕量化、操作智能化,顯著提高了安全可靠性,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鐵路貨車之一。2008年出口澳大利亞的40噸軸重礦石漏斗車為世界首創。
目前,中國中車具備研制開發運行速度160公里/小時快捷貨車和軸重42~45噸重載專用貨車的能力,已研制開發并投入批量運用的貨車產品涵蓋最高運行速度120公里/小時的全系列貨車產品。
(三)中國鐵路行業企業“走出去”發展成就
高鐵作為中國名片,國之重器,國家大力實施高鐵“走出去”戰略,中國高鐵在國際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相繼啟動,亞萬高鐵正式開工,中美高鐵達成初步意向。高鐵“走出去”離不開鐵路行業企業的“走出去”。
2015年,中國南車、北車進行了合并,成為中國中車,自此,中國中車成為全球軌道交通銷量第一的企業,中車以機車、火車為基礎,借力“高鐵外交”以“一帶一路”倡議方針,積極推進“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逐步實現國際市場擴張,已經出口到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業務應收已經從2010年的68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66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5.5%。截至2016年,中國中車獲得出口訂單81億美元,同比增長近40%。其產品出口至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全球83%擁有鐵路的國家都奔馳著中車的產品,出口產品實現了從低端到高端的升級,出口市場實現從亞非拉到歐美市場的飛躍,出口形式也從產品出口到產品、資本、技術服務等多種形式的組合出口,高鐵也成為我國高端裝備“走出去”的亮麗名片,中車陸續實現了產品“走出去”,品牌“全球化”。
2010年至2016年的海外訂單,城軌車輛、機車及火車訂單占比達83%,動車組比例為14%。伴隨著我國動車組自主制造能力趨向成熟,國產化水平不斷提高,動車組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隨之提升。2015年以來,中車動車組先后出口馬其頓、土耳其、捷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
中國鐵建2010年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海外業務范圍遍及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參與了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阿富汗、格魯吉亞等國的鐵路建設,2016年,中國鐵建在海外完成和在建的鐵路里程超過10000公里,占中國企業在海外全部在建和已完成鐵路里程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