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公司2019年07/08期:2019中國商業最具創意人物100
- 快公司編輯部
- 3478字
- 2019-11-25 18:09:22
人間是劇場

在科幻小說《天淵》里,有一種星系間的科技貿易商人,他們來往于各個行星文明,甚至穿越數百光年的距離,與不同星球的人類交易科技——即,相互交換彼此先進的科技成果。
這些貿易商發現,在某些行星,上一次交易時還處于科技領先的文明,而下一次再來時,也許這個星球就淪為原始部落了。
多年以后,孫忠懷也一定記得這一段描述。不僅是因為《天淵》是他最喜歡的科幻小說之一,而且因為他對“領先與落后的輪換”有著深切的感受。
把時間指針回撥到2013年7月,孫忠懷剛剛接掌騰訊視頻。而他面臨的情況是,同行競爭的視頻網站已經在移動端站穩腳跟,領先者在移動端的用戶,已經超過了PC端。
當時,人們都在熱議:怎樣才拿到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這些討論意味著,移動互聯網是浪尖上的船,浪頭退潮后,就會失去時間窗口。
這時候的騰訊視頻,其用戶超過7成還是在PC端,也就是說,在移動端還沒站穩腳跟。“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孫忠懷說,如果不作改變,就會錯過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
他繼續用打仗做比喻:“看起來,前方兩座山頭都很重要,但其中一座山雖然可能在你的視線盲區,卻是更關鍵的戰略要點。如果你攻錯的話,就會導致你全盤皆輸。”
這種理念跟騰訊內部經常提的“關鍵路徑”是一脈相承的:前方的路有很多,但要選對最關鍵的那條路。對于騰訊視頻而言,此時的戰略要點和關鍵路徑就是將用戶從PC端遷移到移動端。
于是,騰訊幾乎舉全公司之力支持視頻用戶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包括視頻平臺本身的支撐,社交平臺QQ和微信的支持,還有移動分發市場應用寶的助力,以及騰訊當時所有跟手機廠商有合作關系的部門,都不遺余力地投入這場移動端攻堅戰。
經過不到半年的時間里,騰訊視頻每天新增的移動用戶約100萬,實現了移動用戶占比超過七成的轉變。“如果不是這樣的集團軍作戰形式,騰訊視頻就會遭遇滅頂之災。”孫忠懷說。
對話孫忠懷
《快公司》:你是如何獲取創意源泉的?
孫忠懷:我從小到大,直到現在,都喜歡看科幻類的書,包括一些冷門的科幻小說。我推薦看《天淵》、《深淵上的火》、《海伯利安》和《美國眾神》這幾本。
《快公司》:科幻書籍如何激發你的創意?
孫忠懷:對創作多樣性的認同。舉例說,比如我們每個月都有項目決策會,其中有很多項目是我喜歡的,也有我不喜歡的,有我懂的,也有我完全不懂的。但包容性或多樣性就體現在,我是盡量收著自己、約束自己的發言,不要因為自己的喜惡去干擾一個項目的評判。
《快公司》:在集體決策選擇敲定項目時,你個人意見占多重要的分量?
孫忠懷:在多數時候,我個人意見在權重上,跟其他每一位同事的意見沒有任何不同。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就是在雙方或者多方意見發生嚴重沖突爭執不下的時候,而且項目涉及金額又比較大,那么,就由我來承擔風險。
《快公司》:在過去的6年里,騰訊視頻在市場上實現了后來居上,你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
孫忠懷:最重要的是核心管理團隊非常穩定,在過去幾年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可能陸續還會補充一些核心成員進來。一般來說,靈魂人物的變化一定會導致策略有重大的變化或者搖擺,這對業務傷害是比較大的。而且,在這個行業里是沒有秘密的,一個思路或一個戰術能領先別人一個星期就不錯了。所以,整個團隊的穩定性和戰略的持續性是很關鍵的。
《快公司》:你怎么看待短視頻市場?
孫忠懷:現在長視頻市場用戶在中國市場接近飽和了,短視頻市場這幾年增長比較快,可能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盡管兩個市場的分野明顯,但我們不甘心它們是兩個隔絕的市場,包括同行們也是這樣認為。目前,長視頻和短視頻的平臺玩家都想介入對方的市場,彼此或多或少都有些成效,但這些成效都沒有顯著到足以影響戰局。
《快公司》:你以前是板寸頭,現在為什么留起長發來?
孫忠懷:這跟我對在佛學上領悟了包容性和長期性有關。包容性讓你能夠接納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你會有很廣大的心,從而接受多元化。當你有了廣大而寬容的心時,長期性就很自然地存在了,你不會很在意當下的得失、當下的喜怒、當下的情緒。
《快公司》:你每天工作的時間安排是怎么樣的?
孫忠懷:白天就是正常上班。一般來說,下班以后,我是不怎么出去應酬的,這個圈子里習慣的喝酒我幾乎不參加的。晚上時間我主要是看劇本、看策劃,再就是看書,有的時候也偶爾看一看我喜歡的劇,一般是美劇和英劇,特別小眾的。
因為我們現在評估項目壓力比較大,所以基本上每天晚上我都要看挺多資料的,多數是項目的大綱和劇本,每天都是打印得挺厚一摞回去看,有些我真的看不下去,但也要捏著鼻子看。當然,有些就看得特別喜歡。

“市場上的競爭,猶如戰場上的博弈,只要一天沒下戰場,也很難知道最終的勝負。”
但征程并非從此一勞永逸。盡管乘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末班船”,但騰訊視頻還要解決內容配置的問題。
2016年,孫忠懷在一個公開場合說,不斷攀升的版權內容價格是騰訊視頻面臨的最大痛點。“我們的用戶數字10%的增長,播放量超50%增長,但電視劇、綜藝節目的版權價格成本卻是翻倍甚至是兩倍以上的增長。很多人都說要賣腎買iPhone,但對于我們視頻網站來說,腎早就沒有了,早賣了去買電視劇和電影了”。
在視頻流媒體市場的用戶里,劇集觀眾占了一半,綜藝觀眾大約占比20%,但在整個市場收入大盤子里,綜藝帶來的商業價值占比近50%,而劇集和綜藝兩個累計帶來的營收,占全行業生意的商業價值70%—80%。
在2014年前后,無論電視劇還是綜藝,視頻網站平臺都高度依賴版權內容的購買,只能從電視臺轉播。
于是,2015年9月,孫忠懷率領團隊創立了企鵝影業(后改名為:企鵝影視),主攻自制內容。“這兩年視頻網站發瘋似的做自制內容,真的不是跟風,是我們被逼上絕路了”。孫忠懷如是說。
經過了三四年的“臥薪嘗膽”,騰訊視頻在內容上此前對外百分百的依賴,降低到劇集50%依靠版權購買;綜藝從之前的95%對外依賴,現在的對外依賴度降低到10%—20%,大約八成的綜藝是騰訊視頻自制內容——包括2018年的爆款《創造101》、今年的《創造營2019》,等等。
環觀全球,以Netflix為代表的流媒體平臺,都在不計血本地投入自制內容,將用戶對內容的粘性轉化為對平臺的忠誠。
“從依賴版權內容到自制內容生產,是保證我們平臺競爭力的一大關鍵點。除了劇集、綜藝,現在還包括紀錄片、動畫片、電影,特別是網絡電影——這五個品類加起來,幾乎是全部用戶最主要觀賞的內容。”
截至2019年3月底,騰訊視頻付費用戶達8,900萬,會員收入在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均列行業第一,且全平臺日均覆蓋人數超過2億。
不過,坐擁這樣的成績,孫忠懷表達的不是意得志滿,而是居安思危。在他看來,市場已經日益趨于飽和狀態,新用戶的獲取變得越來越難,留存一個用戶也需要付出更高成本,常態化的發展將遇到天花板,競爭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市場上的競爭,猶如戰場上的博弈,只要一天沒下戰場,也很難知道最終的勝負。”孫忠懷說,2019年,中國視頻流媒體行業的新焦點,其中一塊便在于“互動視頻”的推出。
所謂的互動視頻,可以看作是劇集和游戲的混合體。孫忠懷介紹,不同于現在單線觀看的長視頻,互動視頻光是坐在那看是不行的,必須深度互動才行,參與到劇情進展,“可以說,它是升級階段或者更強游戲屬性的長視頻。”例如,在一個互動的長劇里,大結局或幾個關鍵情節點可以由用戶的參與發生改變;又如,現在的網絡電影只有一個劇情,但在未來的互動形態里,可以同一個題材做成多個劇情。
而由于互動視頻的游戲化傾向,網游和手游里已有的盈利方式,包括購買道具等,都可以適度地移植到互動視頻中來。
對于騰訊視頻,作為將內容分發給用戶的平臺,需要設定相關接入標準,讓創意團隊、制作公司能把他的作品接入到平臺上來。
“對于非互動的傳統影視劇,創作團隊只需要把作品介質給我們就行了。但互動視頻不只是給我硬盤,還需要把互動情節、情節點、互動點等跟我們配合接入到系統里,所以,平臺的系統接入能力非常重要。”孫忠懷說,這也涉及平臺的接入標準設置。
對于互動視頻,如果不同的視頻平臺設置了不同的接入標準,那么就給創作者增加了門檻,因為他們必需為了符合不同的平臺標準,而多花費了額外的時間和精力。為此,孫忠懷呼吁:“各家視頻平臺應當協調統一互動視頻的接入標準。創作者應該把注意力或者重點資源投在內容的創意本身,而不是去適配平臺。”
之所以互動視頻會成為新的熱點,“我覺得,互動視頻是將來5G環境下內容創作的可能性之一,或者說,是一種早期的可能性。”孫忠懷堅信,在未來5G全新技術的驅動下,看似已經觸頂的行業天花板,將重新被捅破,迎來新的藍海。視頻行業的發展將會從單純的量變迎來飛躍性的質變,這里面有巨大的挑戰,但也充滿新的契機,是視頻行業競爭真正的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