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和專家說長高:讓孩子多長10厘米
- 潘慧
- 552字
- 2019-09-12 19:16:22
第二個誤區:父母消極地認為,自己個子矮,孩子注定長不高。
事實上,遺傳因素只能決定身高的70%,營養、睡眠、運動、情緒這些后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能達到30%。
千萬別小看這30%,它意味著即使父母個子不高,孩子也完全能夠達到理想身高。
兩年前,一位媽媽帶著一對雙胞胎女孩,來到協和的矮小專科門診找我咨詢。
這對雙胞胎當時剛好10歲。原本兩個孩子性格活潑開朗,但是上了四年級之后,忽然之間就變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了,詢問了原因才知道,原來姐妹倆在學校經常被同學叫作“矮冬瓜”。這時父母才意識到,孩子這兩年的確沒有怎么長個兒,父母一下子就著急了,不停地給孩子喝牛奶、吃鈣片,但直到孩子10歲上五年級的時候,還是全班最矮的。
在仔細檢查診斷之后,我給兩個孩子制訂了一套身高管理的方案,孩子的媽媽回家之后,非常認真地按照方案來執行,3個月之后,孩子來復診。這時,姐姐長高了2.5厘米,妹妹長高了3.5厘米。
我結合孩子的骨齡進行了預測,如果孩子一直嚴格地按照我們的方案來,兩個女孩都有機會長到160厘米。雖然160厘米對于大家來說好像不算高,但她們的父母都偏矮,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曾經預期的身高。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本身身高就不高,對于孩子能長高也基本不抱有希望,哪知孩子的身高“七分天注定,三分靠后天”,所以父母對孩子身高的關注態度其實可以更加積極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