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罷黜改革派領導者

盡管徽宗已經把很多保守派召回了朝廷,但他發現,將改革派從政府最高層趕出去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三月十四日,在徽宗提出關于章惇的話題后,曾布說,如果皇上希望罷免章惇,就應當先驅逐蔡卞。徽宗回答說:“此極不難,只批出便可罷。”但曾布說這件事沒有那么簡單:“進退大臣自有體,新除言事官必不久來,來必有言,若有所陳,但降出文字,則彼自不能安位,且以均勞苦去之不妨。卞既去,惇亦不能害政矣。”《曾公遺錄》卷九,260—261頁。據說,徽宗稱贊曾布的這個策略很聰明。此外,徽宗還告訴曾布,安惇有一次在談話中說,打算率領所有臺官對章惇進行攻訐。徽宗對他說,攻擊章惇是一件該做就做的事,但不要事先尋求皇帝的允許。

在這次對話后不久,曾布和韓忠彥想了一個方法,讓章惇和蔡卞同意將蔡京調離京城。他們對徽宗說,派遣一位有邊防經驗的高官到太原府任職非常重要,進而逐一排除了很多可能的人選,最后提到蔡京。章惇堅持蔡京應帶較高的職名出守,曾布則提議給蔡京更優的官銜。最后,曾布明確問徽宗希望任命哪一位官員,徽宗回答:“蔡京。”曾布于是拿來任命官員的圣旨要徽宗批準。然后,蔡卞說:“兄不敢辭行,然論事累與時宰違戾,人但云為宰相所逐。”但徽宗并沒做出回應。后來在一次上朝時,徽宗公開對曾布說,他們已經把蔡京、張商英和范鏜這幾位改革派驅逐出去了,還剩幾個人需要對付。《曾公遺錄》卷九,263—264頁。《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五,579—580頁。

曾布與盟友努力將蔡京貶出京師,但很快遇到了一個比蔡京弟弟更大的阻力:向太后。四月初二,徽宗見到曾布,提醒他向太后希望將蔡京留在京城。后來,曾布去拜見太后,太后果然堅持留住蔡京。曾布警告說,如果太后不讓步,自己就告老還鄉,但太后說:“干樞密甚事?”曾布回答:“君子小人不可同處。”太后則反駁說:“先帝時亦同在此。”曾布仍然力陳不已,最后太后不得不對他說,他該離開了。《曾公遺錄》卷九,269—270頁。

宮外的人聽說蔡京終究還是被留在京城,猜測是章惇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把他留了下來。正如曾布向徽宗解釋的那樣,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外界并不了解宮里的事,因為章惇事實上也很討厭蔡京。曾布還說,三省的其他大臣也不會凡事都一板一眼地按照章惇的命令去做。《曾公遺錄》卷九,271頁。

當然,被曾布指控卷入黨爭的那些人,也會向他發起類似的攻擊。一次,蔡卞力勸徽宗不要任用陳瓘,因為他與曾布走得太近。還有一次,徽宗告訴曾布,安惇和吳居厚指控他、韓忠彥和蔣之奇結黨,還包括所有近期被任命的言事官。聽到此事,曾布隨即提出要歸養林泉,這一招他以后還用過很多次,而徽宗每次都堅持說不予考慮。《曾公遺錄》卷九,277、279頁。

向徽宗進諫的不僅有幾位宰輔、臺官與諫官,還有許多別的朝廷官員。四月十三日,徽宗告訴曾布,他已經收到一百多份彈劾章惇的奏疏。次日,他說彈劾章惇和蔡卞的奏疏加起來有兩三百份了。《曾公遺錄》卷九,279頁。光是閱讀這么多的奏疏,就肯定會使人心生不快了。

四月,朝廷又宣布了更多的官員任命,大部分都是提拔保守派、調離改革派。一天,徽宗甚至向曾布問起蘇軾的朋友黃庭堅,曾布回答說,黃庭堅有文學天賦,會是一名適合任命的人選。當月末,臺院官員扮演起了他們被委派的角色,開始攻擊章惇,其中陳瓘以其一貫的狂熱,指責章惇禍國罔上,稱全國的憤怒和怨恨都集中在他身上。他還指責蔡卞為章惇的所作所為出謀劃策,并將所有反對他想法的人說成對神宗不忠。《曾公遺錄》卷九,282—283頁。《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百二十,2009頁。《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五,588—589頁。《全宋文》第129冊,7—8頁。參看Ari Levine, Divided by Common Language: Factional Conflict in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p. 145。諫官龔夬彈劾蔡卞的第一條罪狀就是娶了王安石之女,并倚仗學問“以欺朝廷”。他主張將蔡卞貶官。任伯雨則認為蔡卞比章惇還壞,指控他污蔑高太后,散布哲宗第一位皇后的謠言。他還指責說,蔡卞參與摘錄大臣們的奏疏,并從中挑出毛病后將幾千人治罪。《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百二十,2009頁。《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五,592頁。《太平治績統類》卷二十四,葉31b。

蔡卞最終還是被罷免尚書右丞一職。五月十九日,他被貶出京城,遠赴江寧擔任知府。徽宗沒有貶謫章惇,諫官們就繼續彈劾。1100年五月二十八日,陳瓘指責章惇與已經身敗名裂的蔡卞狼狽為奸,還說他最嚴重的罪行是妄用“紹述”二字。《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百二十,2010頁。《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五,593—594頁。《全宋文》第129冊,9—11頁。到了六月,徽宗已把章惇和蔡卞的眾多黨羽都貶到了京城之外,又將不少幾年前剛被他們驅逐的人召回京城任職。

但是,新任命的保守派卻令徽宗感到失望。六月初八,他對二府大臣說,他不贊成那些新上任官員的夸大言辭:“卿等可亦說與,勿令過論。”曾布對徽宗說,言事官不喜歡被別人警告,他建議徽宗在評估他們的指責時,考慮到可能有夸張之處就是了。第二天,徽宗向曾布指出,李清臣尤其有偏見,在他看來,“宣仁時事無不是者”。又過了一天,徽宗想出了一個辦法,能讓大家都知道他不贊成使用偏激的語言:他要為此貶斥諫官邢恕。但這一溫和的步驟并沒帶來明顯的效果。六月十六日,龔夬對蔡京的斥責再次激怒了徽宗。《曾公遺錄》卷九,309—315頁。《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六,601—602頁。

向太后從七月初一起不再聽政,罷免哲宗朝重臣的壓力落在徽宗身上,就更加沉重了。1100年七月,有一長串的官員都屢屢彈劾章惇長期把持大權、“包藏陰謀”。1100年九月初八,徽宗終于接受了章惇的致仕請求。數月之后,1100年二月,六十七歲的章惇被貶至嶺南。《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百二十,2011頁。《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六,602—603頁。《宋史》卷四百七十一,13713頁。章惇四年之后七十一歲時去世。

章惇離開后,陳瓘現在將目標放在了向太后及其親戚身上。1100年九月十五日,陳瓘呈上一份奏疏,批評向太后的親戚,并指責向太后并沒有真正地還政,太后非常難過,拒絕進食。徽宗安慰她,說要貶斥陳瓘。但太后還是沒有消氣,她身邊的人建議說,只有把蔡京任命為宰執,才能讓太后安心。徽宗沒有采納這項建議,但第二天陳瓘就被貶到地方任職。《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六,606—607頁。《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百二十九,2168—2169頁。九月十八日,另一位官員認為,如果太后知道蔡京在罷黜孟皇后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就不會這么強烈地支持蔡京了。《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二十,2012頁。《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六,610頁。徽宗對陳瓘說,自己不會讓他在外地太久,還派人給他送去一百兩黃金作為開銷。但這次降職并沒有阻止陳瓘繼續向徽宗遞呈奏疏,其中一份是關于蔡京與向太后親戚間的友誼,堅持指責向太后貪戀權力。《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六,612頁。《宋朝諸臣奏議》卷三十五,346—349頁(《全宋文》第129冊,48—43頁)。

最后一位被貶的重要改革派是蔡京。1100年十月三日,徽宗將蔡京貶逐出京師擔任地方官。曾布對徽宗說,全國上下都盼望罷免蔡京,但自從自己之前的行動惹惱了向太后,對此事就一直沒敢開口再提。《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百二十,2013頁。《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六,613頁。隨后,在1100年十月初九,曾布被擢升為次相,職位僅次于當時的首相韓忠彥。據《宋史·曾布傳》,他位于韓忠彥之下時,事實上更強硬一些,很多重大舉措都是由他來定奪。他認為,改革派與保守派都有缺點,因此主張徽宗應盡力化解兩派的敵對情緒。本著這一精神,徽宗將第一個年號定為“建中靖國”。任命的官員中兩派都有。1100年十月二十六日的一份詔書強調了徽宗的不偏不倚:“朕于為政取人,無彼時此時之間(即元祐和紹圣),斟酌可否,舉措損益,惟時之宜;旌別忠邪,用舍進退,惟義所在。”《宋史》卷四百七十一,13716頁。《太平治績統類》卷二十四,葉33b。《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六,615—616頁。但并非所有人都贊成皇帝的這個想法。言事官任伯雨表示反對:“自古未有君子小人雜然并進可以致治者。蓋君子易退,小人難退,二者并用,終于君子盡去,小人獨留。”《宋史》卷三百四十五,10965頁。

徽宗用了這么長時間才貶逐章惇和蔡卞,其中一個原因是:作為一名剛繼位的皇帝,如果操之過急地驅逐效忠先帝的大臣,會被認為對先帝不敬。如果是常見的子承父位,他的孝道就會受到質疑。在《論語·學而》中,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子張》特別提到了父親的大臣:“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只要哲宗還沒有入葬,人們對徽宗的期望就是不要急于將自己與先帝區別開,也不要改變朝廷的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克东县| 修武县| 前郭尔| 湘阴县| 静宁县| 太仆寺旗| 乃东县| 旅游| 鸡东县| 鲁甸县| 沁水县| 茂名市| 永胜县| 华容县| 临洮县| 平泉县| 深州市| 普陀区| 龙游县| 商丘市| 鸡泽县| 大埔区| 玛多县| 涿州市| 敦煌市| 遵义市| 永春县| 阜新| 南宫市| 中山市| 瑞丽市| 名山县| 汨罗市| 朝阳市| 商洛市| 莲花县| 湟中县| 大悟县| 集安市|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