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夫婦
- 幼學瓊林全鑒(典藏誦讀版)
- 程登吉
- 3480字
- 2019-09-06 17:53:23
【題解】
《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可見“夫婦”關系還排在了“祖孫父子”之前。中國傳統思想中,夫妻關系一般用“陰陽”的概念來解釋,這樣無形中就把夫妻關系神圣化了。在古代,夫妻關系和睦,被認為是順應天意的行為;夫妻關系不和睦,則被看作是衰世的征兆。本篇開頭以古代樸素的辯證法“陰陽調和”來解釋夫妻關系的出現,然后介紹了夫婦之間的稱謂以及模范夫妻的事例,以達到教化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女性在家庭中處在從屬地位,“夫為妻綱”。因此“男尊女卑”的思想在篇中時有出現,這是讀者需要加以辨別的。
【原文】
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①;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人生偶以夫婦②。
陰陽和而后雨澤③降,夫婦和而后家道④成。
夫謂妻曰拙荊⑤,又曰內子;妻稱夫曰藁砧⑥,又曰良人。
賀人娶妻,曰榮偕伉儷⑦;留物與妻,曰歸遺細君⑧。
【注釋】
①陰:指女性。陽:指男性。
②室:妻室。家:家庭。偶:配偶。
③雨澤:雨水。
④家道:成家、持家之道。
⑤拙荊:舊時丈夫對妻子的一種謙稱。拙,笨拙。荊,原為一種灌木,在古代還用來制作婦女的發釵,稱為“荊釵”。荊釵布裙,指以荊枝為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簡陋寒素的服飾。
⑥藁砧(gǎozhēn):農村常用的鍘草工具。藁指稻草,砧指墊在下面的砧板,用钅夫(fū)鍘刀,用以切草。古代也用為斬人的刑具。古代處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斬之。钅夫、“夫”諧音,后人便以“藁砧”為婦女稱丈夫的隱語。
⑦伉儷(kànglì):對別的夫妻的敬稱。伉,對等,匹敵。儷,結緣,配偶。
⑧遺(wèi):交給。細君:對妻子的謙稱。
【譯文】
只有陰不能創造生命,只有陽也不能養育萬物,所以天地萬物是由陰陽相配合的;男子娶了女子才能組合成家庭,女子嫁給了男子才有了自己的家,所以由男女相配結成夫婦。
陰陽二氣調和而后才會降下雨露,夫婦和睦協調家道方能興盛。
丈夫稱妻子為“拙荊”,又稱“內子”;妻子稱丈夫為“藁砧”,又稱“良人”。
祝賀別人娶妻,就說“榮偕伉儷”;留下食物給妻子,叫作“歸遺細君”。
【原文】
受室即是娶妻,納寵謂人娶妾①。
正妻謂之嫡,眾妾謂之庶②。
稱人妻曰尊夫人,稱人妾曰如夫人③。
結發④系是初婚,續弦⑤乃是再娶。
婦人重婚曰再醮⑥,男子無偶曰鰥⑦居。
【注釋】
①寵:愛。妾:小老婆。
②嫡(dí):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正妻之外的所有妻子的稱謂。
③如夫人:原意同于夫人,后即以稱別人的妾。
④結發:漢族婚姻習俗。一種象征夫妻結合的儀式。后代指妻子。
⑤續弦:古代常以琴瑟比喻夫妻,用斷弦比喻喪妻,續弦指再娶。
⑥醮(jiào):古代舉行婚禮時酌酒給人的一種儀式,后來指女子嫁人。
⑦鰥(guān):無妻或喪妻的男人。
【譯文】
“受室”是說娶妻,“納寵”是說娶妾。
正妻稱為“嫡”,其他的妾稱為“庶”。
稱別人的妻子為“尊夫人”,稱別人的妾叫“如夫人”。
“結發”是指初次結婚,“續弦”是指再次娶妻。
婦人再嫁稱作“再醮”,男子沒有老婆稱為“鰥居”。
【原文】
如鼓瑟琴,夫妻好合之謂;琴瑟不調,夫婦反目之詞。
牝雞司晨①,比婦人之主事;河東獅吼②,譏男子之畏妻。
殺妻求將③,吳起何其忍心;蒸梨出妻④,曾子善全孝道。
張敞為妻畫眉,媚態可哂⑤;董氏對夫封發⑥,貞節堪夸。
冀郤缺⑦夫妻,相敬如賓;陳仲子⑧夫婦,灌園食力。
【注釋】
①牝(pìn)雞司晨:母雞打鳴報曉,常用來比喻婦女掌握朝政。牝:雌性的鳥或獸。
②河東獅吼:形容妻子兇悍。北宋人陳季常,自稱龍丘先生,喜好賓客,蓄納聲妓。但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兇妒,所以,他的好友蘇東坡給陳季常寫了首打油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③殺妻求將:戰國時齊國攻打魯國,魯國想起用吳起為將,但又擔心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于是吳起殺掉自己的妻子,取得了魯國的信任。
④蒸梨出妻:相傳曾參對后母非常孝順,一次他的妻子給后母吃的梨沒有蒸熟,曾參就把妻子休了。
⑤張敞為妻畫眉:漢宣帝時的京兆尹張敞與妻子恩愛情篤,每天都為他的妻子畫眉毛,而且技藝十分嫻熟。有人認為張敞輕佻不雅,有失體統,抓住這點彈劾他。宣帝詢問張敞,他說:“自古夫婦之間有甚于畫眉者。”于是宣帝不再追究,并將他們樹為夫妻恩愛的典范。哂(shěn):譏笑。
⑥董氏對夫封發:唐朝人賈直言被貶嶺南,生死難料,他勸妻子改嫁,妻子執意為他守節,并將頭發用帛封起來。二十年后賈直言回家,董氏的頭發依然封包如故。等到解開洗頭,頭發全部掉落。
⑦郤(xì)缺:郤缺之父郤芮(ruì)在晉惠公時為大夫,因反對晉文公歸國而被殺。晉文公即位后,郤缺因是罪臣之子,不得入仕,于是跟妻子躬耕于冀野。一次,晉文公的大臣胥臣路經冀野,看見郤缺在田里鋤草,其妻送飯到田間,二人相敬如賓,很受感動。胥臣回去以后,向晉文公推薦郤缺,說他是有德君子,可以治民,于是晉文公任命郤缺為下軍大夫。
⑧陳仲子:戰國時齊國人,聽說楚王要請他做官,夫婦二人逃走,為人灌園,自食其力。
【譯文】
“如鼓瑟琴”比喻夫婦感情和諧;“琴瑟不調”,是說夫婦反目不和。
“牝雞司晨”,是說婦人掌權干預外事;“河東獅吼”,是譏諷丈夫畏懼妻子。
殺了妻子以求將位,吳起如何狠得下心腸;蒸梨不熟便離棄妻子,曾子善于顧全孝道。
張敞為妻子畫眉,兒女的情態真是可笑;董氏當著丈夫的面把頭發封住,其貞節實在值得夸耀。
冀邑的郤缺夫婦在田間耕作,仍能相敬如賓;陳仲子夫婦替他人灌園謀生,自食其力。
【原文】
不棄糟糠①,宋弘回光武之語;舉案齊眉②,梁鴻配孟光之賢。
蘇蕙織回文,樂昌分破鏡③,是夫婦之生離;張瞻炊臼夢,莊子鼓盆歌④,是夫婦之死別。
鮑宣之妻,提甕出汲⑤,雅得順從之道;齊御之妻⑥,窺御激夫,可稱內助之賢。
可怪者買臣之妻,因貧求去,不思覆水難收⑦;可丑者相如之妻,夤夜私奔,但識絲桐有意⑧。
要知身修而后家齊,夫義自然婦順。
【注釋】
①不棄糟糠:光武帝劉秀想把自己的姐姐嫁給宋弘,讓宋弘休了他的妻子,宋弘回答說:“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婉言謝絕了光武帝的美意。糟糠,指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舊時窮人用來充饑的食物。借指共過患難的妻子。
②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東漢初年的隱士梁鴻,其妻孟光非常賢惠,她給梁鴻端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顯示對丈夫的尊重。
③蘇蕙織回文:十六國時前秦刺史竇滔因罪被戍流沙,其妻蘇蕙織《回文璇圖詩》贈給他。樂昌分破鏡:南朝陳滅亡時,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將銅鏡一分為二,各執一半,作為將來相認的信物。后來他們果然破鏡重圓。
④張瞻炊臼夢:商人張瞻在外,夢見在舂米的臼中煮飯,就找王生解夢。王生說,臼中無釜,是“無婦”的意思,他的妻子可能已經亡故了。張瞻回家一看,果然如此。莊子鼓盆歌:莊子的妻子死后,他不僅不悲傷,而且敲著盆唱歌。
⑤鮑宣之妻:東漢鮑宣清苦好學,他的老師把女兒桓少君許配給他,妝奩甚盛。鮑宣對妻子說:“吾實貧賤,不敢當禮。”他的妻子就換上粗布衣裳,跟他一起推車回家。回家拜見公婆后,他的妻子就提著瓦罐出去打水。甕:瓦罐。汲:打水。
⑥齊御之妻:齊國丞相晏子的車夫的妻子,有一次見到丈夫為晏子駕車,揚揚自得,就對他說:“晏子不過六尺高,就做了齊國丞相,你身高八尺,做駕車的奴仆,是安于貧賤罷了。”于是車夫注意修身,謙虛向學,后來晏子推薦他做了大夫。御,車夫。
⑦覆水難收:漢會稽太守朱買臣,未入仕時窮困不堪,靠賣柴度日。相傳他的妻子嫌他窮困離他而去,在朱買臣為官之后,以前的妻子又來找他,希望重歸于好。朱買臣以潑出去的水不可能再收回來為由拒絕了她。
⑧夤(yín)夜:深夜。絲桐有意:西漢時臨邛大戶卓王孫邀請臨邛令、司馬相如等宴飲。當時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新寡在家,司馬相如佯裝應臨邛令之請,用絲桐做的琴彈奏《鳳求凰》以暗示卓文君。文君聽后動情,就連夜與司馬私奔,去了成都。絲桐,指琴。
【譯文】
“不棄糟糠”,這是宋弘回答光武帝的話;“舉案齊眉”,是說梁鴻配得上孟光的賢惠。
蘇蕙織錦回文,樂昌公主分破鏡,這些都是說夫婦生離的慘狀;張瞻夢見在石臼中做飯,莊子鼓盆而歌,說的都是夫婦的死別。
鮑宣的妻子出身富家,仍親自提甕汲水,很懂得順從丈夫的道理;齊國丞相晏子車夫的妻子,激勵車夫虛心向學,可稱得上是丈夫的賢內助。
令人奇怪的是,朱買臣的妻子在丈夫貧困時離去,富貴后又要回來,卻不想想潑出去的水是很難再收回來的;值得羞愧的是,司馬相如的妻子半夜私奔,只是因為聽到的琴音中有挑逗之意。
要知道提高自身品德的修養,而后才能治理好家庭;丈夫對待妻子有禮儀情誼,妻子自然會順從謙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