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第四則

【原文】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1]。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2],梅以和靖為知己[3],竹以子猷為知己[4],蓮以濂溪為知己[5],桃以避秦人為知己[6],杏以董奉為知己[7],石以米顛為知己[8],荔枝以太真為知己[9],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10],香草以靈均為知己[11],莼鱸以季鷹為知己[12],蕉以懷素為知己[13],瓜以邵平為知己[14],雞以處宗為知己[15],鵝以右軍為知己[16],鼓以禰衡為知己[17],琵琶以明妃為知己[18]。一與之訂[19],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20],鶴之于衛(wèi)懿[21],正所謂不可與作緣者也[22]。

【原評】

查二瞻曰[23]:此非松鶴有求于秦始、衛(wèi)懿,不幸為其所近,欲避之而不能耳。

殷日戒曰:二君究非知松鶴者,然亦無損其為松鶴。

周星遠曰[24]:鶴于衛(wèi)懿,猶當感恩。至呂政五大夫之爵[25],直是唐突十八公耳[26]。

王名友曰[27]:松遇封,鶴乘軒,還是知己。世間尚有劚松煮鶴者[28],此又秦衛(wèi)之罪人也。

張竹坡曰[29]:人中無知己,而下求于物,是物幸而人不幸矣;物不遇知己,而濫用于人,是人快而物不快矣。可見知己之難,知其難,方能知其樂。

【注釋】

[1]恨:遺憾,遺恨。

[2]淵明:陶淵明(365—427年),一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先生,東晉潯陽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建威參軍及彭澤縣令等職,后“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家。陶淵明十分喜愛菊花,寫過很多與菊花有關(guān)的詩,如《飲酒》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和靖:林逋(967—1028年),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詩人。卒謚和靖先生。《宋史·林逋傳》中說他不娶、無子,隱居在西湖孤山,終身不仕,以種梅養(yǎng)鶴自娛,有“梅妻鶴子”之稱。他有多首詠梅詩,尤其是《山園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曲盡梅之體態(tài)。

[4]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歷任車騎參軍、大司馬、黃門侍郎,但生性高傲,放誕不羈,后辭官退居山陰。王徽之以愛竹聞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云:“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須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5]濂溪:周敦頤(1017—1073年),原名敦實,字茂叔,號濂溪,道州人,人稱濂溪先生。北宋理學家,宋明理學創(chuàng)始人。他寫過傳世的名篇《愛蓮說》,說自己“獨愛蓮”,贊美蓮花品質(zhì)高潔,是花中的君子。

[6]避秦人:指為躲避秦時戰(zhàn)亂而遁世的人,他們隱居在桃花源。典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7]董奉:字君異,三國時期吳國人,以醫(yī)術(shù)和醫(yī)德著稱于世,與華佗、張仲景齊名。據(jù)葛洪《神仙傳》記載,董奉隱居廬山,為人治病不取報酬,只要求病患者栽種杏樹。年復一年,杏樹不計其數(shù),郁然成林,人稱“董仙杏林”。賣杏得谷,用以賑濟貧困百姓。后因以“杏林”代指良醫(yī),用“杏林春暖”、“杏林國手”等稱頌醫(yī)生醫(yī)道高明。

[8]米顛: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時人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自號鹿門居士。北宋著名的書法家、書畫理論家,畫家,鑒定家、收藏家。米芾祖籍太遠,后定居潤州,召為書畫學博士,擢禮部員外郎。因其衣著行為以及迷戀書畫珍石的態(tài)度皆被當世視為癲狂,故又有“米癲”之稱。

[9]太真:即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huán),據(jù)《新唐書》記載,開元二十八年(740)十月,以為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她愛吃新鮮荔枝,玄宗每年令人從嶺南用快馬進貢,供她食用。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中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10]盧仝(tóng,約795—835年):晚唐詩人,自號玉川子,祖籍范陽(今河北涿州),盧照鄰之后。其詩風奇詭險怪,人稱“盧仝體”,有《玉川子詩集》傳世。他喜飲茶,曾作《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其中的“七碗”之吟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對茶的功效大加贊賞。這首詩也被稱為“玉川茶歌”。陸羽(733—804年):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等。著有我國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jīng)》,被譽為“茶仙”、“茶圣”、“茶神”。《新唐書·陸羽傳》記:“羽嗜茶,著經(jīng)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

[11]香草:有香氣的草。靈均:即戰(zhàn)國時期詩人屈原(約前340—前278年)的字,他曾在《離騷》中自云:“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12]莼(chún)鱸:本指莼菜羹和鱸魚膾,這里指莼菜和鱸魚。季鷹:張翰,字季鷹,西晉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見政事混亂,欲避禍南歸。見秋風吹起,就說想念家鄉(xiāng)的菰菜、莼羹、鱸魚膾,于是棄官還鄉(xiāng)。成語“莼鱸之思”和“鱸膾莼羹”即由此而來。

[13]懷素(725—785年):唐代僧人、書法家,字藏真,三藏法師玄奘的弟子,俗姓錢。他性情疏放,不拘細行,以狂草聞名,與張旭并稱“顛張狂素”。據(jù)宋陶谷《清異錄》記載,懷素好書法,但家境貧寒買不起紙,便廣植芭蕉,以蕉葉代紙練字,并把自己的住所稱為“綠天庵”。

[14]邵平:也作召平,秦時的東陵侯,秦亡后成為平民百姓,在長安城東郊種瓜為生,傳說他種的瓜味道極美,被當時人稱為“東陵瓜”。《史記·蕭相國世家》:“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

[15]處宗:晉人,生平不詳。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中記載,晉朝宋處宗買了一只長鳴雞,十分喜愛,把雞籠放在窗前。后來雞突然說起話來,與他對談,“極有言智,終日不輟”,使得宋處宗談話的水平大為提高。后人因以“談雞”、“窗中碧雞”形容暢談、清談,用“雞窗”來指書齋。

[16]右軍:王羲之(303—361年,一說321—379年),字逸少,原籍瑯琊(今屬山東臨沂),后遷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東晉大書法家,有“書圣”之稱,后官至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王羲之愛鵝成癖,傳說是因為他從觀察鵝游水時鵝掌的動作中,學習書法的用腕技巧。據(jù)《晉書·王羲之傳》記載,他喜愛鵝,有個孤居的老太太養(yǎng)了只善鳴的鵝,王羲之想買來而未能得,于是帶親友坐車去看,老太太聽說他要來,趕緊煮了鵝招待他,王羲之嘆惜了一整天。山陰道士養(yǎng)有好鵝,王羲之又去看,十分喜愛,堅持要買,道士請他寫《黃庭經(jīng)》來換,他“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后來這部《黃庭經(jīng)》被稱作右軍正書第二,又被稱作《換鵝帖》。

[17]禰(mí)衡(173—198年):字正平,東漢平原郡人,為人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曹操聽說他善擊鼓,便召為鼓史,令他改穿鼓史的服裝。禰衡敲奏《漁陽》參撾,聲節(jié)悲壯,聽者為之動容。禰衡裸身在曹操面前換裝,又到營門外大罵曹操。曹操把他送到劉表處,劉表也不能容,又送到江夏太守黃祖處,終因得罪黃祖被殺。

[18]明妃:即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漢元帝宮人。因不肯賄賂畫工毛延壽而遭丑化。竟寧元年(前33),匈奴呼韓邪單于求美人和親,昭君自愿請求嫁予匈奴。晉代避司馬昭的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為明妃。

[19]一與之訂:一旦與其結(jié)為知己。訂,訂交。

[20]松之于秦始: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封禪泰山,半路上遇到暴雨,于是在大松樹下躲避,因為此樹護駕有功,于是按秦官爵封為五大夫。五大夫是戰(zhàn)國、秦漢時的官名。

[21]鶴之于衛(wèi)懿(yì):據(jù)《左傳·閔公二年》記載,春秋時期衛(wèi)國國君衛(wèi)懿公喜歡養(yǎng)鶴,宮苑中不僅養(yǎng)鶴眾多,還令鶴享受大臣待遇,甚至讓鶴乘坐大夫才能坐的軒車,引發(fā)了百姓的強烈不滿。狄人入侵時,衛(wèi)國的士兵們抱怨說:“還是派鶴去迎敵吧,它們享受著祿位,怎么能讓我們?nèi)?zhàn)斗!”因此兵敗。

[22]不可與作緣:不應(yīng)該和他們發(fā)生瓜葛。作緣,指結(jié)緣,結(jié)交。

[23]查二瞻:查士標(1615—1698年),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字二瞻,號梅壑,安徽休寧人,寓居揚州。明末諸生,明亡后閉門高臥。著有《種書堂遺稿》。

[24]周星遠:不詳。

[25]呂政:指秦始皇嬴政。據(jù)說他為呂不韋所生,稱其為呂政,含有輕蔑之意。

[26]十八公:指松樹,因為松字可拆為十、八、公三個字,所以以此來代指松樹。

[27]王名友:不詳。

[28]劚(zhú)松煮鶴:砍倒松樹,煮食仙鶴,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劚:砍。

[29]張竹坡:張道深(1670—1698年),字自德,號竹坡,銅山(今江蘇徐州)人。曾經(jīng)評點《金瓶梅詞話》,后在揚州與張潮相識,并拜為叔侄。

【譯文】

普天之下只要有一個知己,就不會有遺憾了。不僅人是這樣,萬物也是這樣的。如菊花把陶淵明視為知己,梅花把林逋視為知己,翠竹把王徽之看作知己,蓮花把周敦頤視作知己,桃花把避秦人作為知己,杏樹把董奉當作知己,奇石將米芾當作知己,荔枝把楊貴妃視作知己,茶把盧仝、陸羽作為知己,香草把屈原作為知己,莼羹鱸膾把張翰視為知己,芭蕉把懷素視為知己,瓜把邵平視為知己,雞把處宗視為知己,鵝把王羲之視為知己,琵琶把王昭君視為知己。他們之間一旦結(jié)為知己,千秋萬代也不會改變。至于說像泰山松與秦始皇、春秋鶴與衛(wèi)懿公,則正如古人所言,是不應(yīng)該與他們結(jié)緣的。

【原評譯文】

查二瞻說:這并不是松樹和鶴向秦始皇、衛(wèi)懿公要求這樣做,而是不幸被他們所親近,想躲避卻不能罷了。

殷日戒說:秦始皇和衛(wèi)懿公終究不是松鶴的知己,但松樹和鶴并沒有因他們的親近名譽受到傷害。

周星遠說:鶴對于衛(wèi)懿公,仍然應(yīng)當感激思念。至于秦始皇封松樹為“五大夫”,真是唐突松樹了。

王名友說:松樹遇到封官、鶴能夠乘車,尚且還算是知己。世上還有砍倒松樹、煮食仙鶴的人,這又是秦始皇和衛(wèi)懿公的罪人了。

張竹坡說:人類中沒有知己,而向下求之于物,這是物的幸運,人的不幸;在物中尋求不到知己,不加選擇地用情到人的身上,是人的快樂,物的不快樂。由此可見知己的難得。懂得知己的難得,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知己相交的快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富民县| 木里| 荔波县| 云南省| 衡水市| 宜章县| 顺昌县| 永平县| 顺昌县| 清远市| 迁西县| 青神县| 和田县| 齐齐哈尔市| 普陀区| 滁州市| 遂宁市| 清新县| 雷州市| 射洪县| 舞钢市| 连平县| 尼勒克县| 大安市| 峨边| 璧山县| 饶平县| 北安市| 新民市| 博野县| 伊金霍洛旗| 自治县| 望奎县| 怀安县| 安多县| 什邡市| 杭锦后旗| 汤原县| 云和县|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