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一四則
- 幽夢影全鑒(典藏誦讀版)
- (清)張潮
- 439字
- 2019-09-09 11:45:17
【原文】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原評】
龔半千曰[1]:物之不可入畫者,豬也,阿堵物也[2],惡少年也。
張竹坡曰:詩亦求可見得人,畫亦求可像個物。
石天外曰:人須求可入畫,物須求可入詩,亦妙。
【注釋】
[1]龔半千:襲賢(1618—1689年),又名豈賢,字半千,一字野遺,號半畝居人、柴丈人、鐘山野老、半畝居人等,明遺民,原籍昆山,隱居江寧清涼山下半畝園。善畫山水,為金陵八家之首,能詩,兼工書法。著有《畫訣》《香草堂集》《半畝園詩草》等。
[2]阿堵物:指錢。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忌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事。婦欲試之,令婢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卑⒍拢丝谡Z,即這個。后人遂以“阿堵物”指錢。
【譯文】
人應該追求能入詩的境界,物品應該追求能夠入畫的形態。
【原評譯文】
龔半千說:物品中不能入畫的有豬、錢、無賴的少年。
張竹坡說:詩也希求能夠見得人,畫也要求能像某個物品。
石天外說:人也應該追求能夠入畫,物也應該追求富于詩意,也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