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集情

【原典】

語云,當為情死,不當為情怨。明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雖然,既云情矣,此身已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終不透徹耳。韓翊之柳①,崔護之花②,漢宮之流葉③,蜀女之飄梧④,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托之語言,寄之歌詠;而奴無昆侖⑤,客無黃衫⑥,知己無押衙⑦,同志無虞侯,則雖盟在海棠,終是陌路蕭郎⑧耳。集情第二。

【注釋】

①韓翊(yì)之柳:典出唐代許堯佐《柳氏傳》。安史之亂中韓翊與愛妾柳氏失散,由于兩人原本十分恩愛,柳氏為了保留自己的貞潔,出家為尼。后來韓翊曾寄書信給柳氏詢問她是否還愛著自己,是否芳心已經另有所屬,而柳氏回信說她一直在等待韓翊??墒遣痪茫瑢⑸尺謇哑椒从泄姄屃?,柳拒不從,最終虞侯巧設計策,二人才終得團聚。

②崔護之花:典出《本事詩·情感》:“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敝v述崔護在清明時節到城南郊游,遇到一個心儀的女子,第二年清明再到這里來的時候,沒有遇到,十分感慨。

③漢宮之流葉:典出唐代范攄《云溪友議》。唐宣宗時,盧渥前往京城趕考,途中在御溝的流水中洗手,在清冽的水中忽然發現一片較大的紅葉上面有墨印。他隨手將葉子取出,發現紅葉上竟然題著一首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焙髞硖菩趯⒁徊糠謱m女送出宮外,許配給官吏,盧渥又巧得到那位題詩于紅葉之上的女子。

④蜀女之飄梧:典出前蜀金利用《玉溪編事》,書中記載,尚書侯繼圖的妻子曾在梧桐葉上書寫相思的詩詞,之后得償所愿與侯繼圖成婚,完成了自己書寫在梧桐樹葉上的愛情愿望。

⑤奴無昆侖:典出唐代裴鍘的傳奇小說《昆侖奴》。唐代大歷年間,崔生奉父親的命令去拜見一位官員。在酒宴之上,這位官員讓一位美姬為崔生獻酒,崔生對這個美姬一見鐘情。回到家后崔生告訴昆侖奴摩勒自己對美姬的愛慕,摩勒最終將紅綃女子從勛臣府中偷出。

⑥客無黃衫:典出唐代雛的傳奇小說《霍小玉傳》。霍小玉作為當時著名的才女,與才子李益互許終身,之后李益無情將霍小玉拋棄,霍小玉憂郁成疾。俠士黃衫客了解其中原委之后,把李益挾持到霍小玉面前?;粜∮褚姷嚼钜婧?,心中百感交集而亡。

⑦押衙:典出唐代傳奇《無雙傳》。尚書之女劉無雙與貧寒書生王仙客在押衙的幫助下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⑧陌路蕭郎:典出唐代范攄《云溪友議》。“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贝藿急臼且唤闀诠媚讣遗c婢女相遇并相愛,后來姑母家道中落將婢女賣給連帥。崔郊傷心不已,兩人相見泣不成語。最后連帥知道此事,就將婢女歸還給崔郊,兩人終成眷屬。

【譯文】

有人說:應當為情而死,不可為情而生怨。關于感情的事,本來就是可為對方而死,卻不應當生出怨心的。雖然對情這么看,但既已身在情中,又有什么不愿死的呢?然而不到死時又不見情愛的深刻。韓君平的幸之柳,崔護的人面桃花,宮廷御溝的紅葉題詩,蜀女題詩梧葉飄飛,這些故事都讓后世的有情人嘆息羨慕,有的用文字記載下來,有的寫成詩歌吟詠;既然沒有能劫得佳人的昆侖奴,又沒有身著黃衫的豪客,沒有押衙古生那樣的知己,更沒有像虞侯一樣志向相同的人,即使是有海棠花下的誓約,終究不免成為陌路蕭郎。集情第二。

【原典】

幾條楊柳,沾來多少啼痕;三疊陽關①,唱徹古今離恨。

【注釋】

①三疊陽關:典出王維的《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后來被收入樂府,成為著名的送別詩。

【譯文】

送別折下的幾條柳枝,沾上了多少離人的淚水;陽關三疊的樂曲,唱盡了古今分離時的幽怨。

【跟進解讀】

楊柳自古以來是贈別之物,離別時折柳為贈,致以送別之情。自古離別最是傷感,生離死別中就更飽含了許多的哀怨?!对娊洝分杏小拔粑彝?,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詩句;劉禹錫《竹枝詞》中有“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但離別也有豪邁之情,如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雖然其中也有蒼涼之意,但更多的是心靈深處的鼓勵。

【原典】

荀令君①至人家,坐處留香三日。

【注釋】

①荀令君:荀彧。

【譯文】

荀令君到別人家,所坐之處香氣常常三日不絕。

【原典】

罄南山①之竹,寫意②無窮;決③東海之波,流情不盡;愁如云而長聚④,淚若水以難干。

【注釋】

①罄(qìng):完。南山:指終南山。

②寫意:寫出心中的情意。

③決:決開。

④長聚:長時間的聚集。

【譯文】

用盡了終南山的竹子,也寫不完心中的情意;決開東海的碧浪波濤,也流不完心中的感情;憂愁就像云彩一樣,長久不散,眼淚就像川流不息的水一樣難以干涸。

【原典】

弄綠綺之琴①,焉得文君②之聽;濡③彩毫之筆,難描京兆之眉④;瞻云望月,無非凄愴之聲;弄柳拈花,盡是銷魂之處。

【注釋】

①綠綺之琴:古琴名,司馬相如的琴。傅玄《琴賦序》中有云:“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鐘,楚莊王有鳴琴曰繞梁,中世司馬相如有綠綺,蔡邑有食尾,皆名器也。”

②文君:卓文君。

③濡:沾遂,潤澤。

④京兆之眉:指《京兆眉》詩歌,唐代詩人劉方平的作品,為五言絕句。

【譯文】

撥弄著名為綠綺的琴,如何才能招來文君之類的女子來聽?濕了畫眉的彩筆,難以描畫像張敞所繪的眉線;舉首遙望天山浮動的明月,聽到的無非是凄慘悲涼的聲音;攀柳摘花,處處是魂夢無依的地方。

【跟進解讀】

綠綺是司馬相如的琴名。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著名的辭賦家。他作了很多賦,至今尚有《子虛》《上林》等名篇傳世;他的文章首尾溫麗,但構思淹遲,內容控引天地,錯綜古今,大多忽然而起興,幾百日而后成。

司馬相如與臨邛縣令王吉到富人卓王孫家做客,當時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新寡在家,由于她精通琴藝,司馬相如便彈奏了一曲《鳳求凰》招引文君。當天夜里,卓文君就和司馬相如私奔而去,因為卓王孫不同意他們的婚事,司馬相如夫婦倆便流浪在外,以賣酒為生。

京兆之眉,漢代張敞任京兆尹之職,夫妻之間很恩愛。他曾在家中親自為妻子畫眉,還為此遭到嘲笑。但他不為所動,可見張敞對妻子的情意是至深至誠的。

【原典】

悲火①常燒心曲,愁云②頻壓眉尖。

【注釋】

①悲火:悲傷像火一樣。

②愁云:憂愁像云彩一樣。

【譯文】

悲傷像火一樣常常灼燒內心,愁緒像云彩一樣頻頻地壓在眉梢。

【原典】

五更三四點①,點點生愁;一日十二時②,時時寄恨。

【注釋】

①五更三四點:古時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又分為五點。

②一日十二時:古時白天分為十二時。

【譯文】

五更天三四點的時候,每一點都讓人生出愁緒;一日有十二時,無時無刻不寄生出離恨。

【原典】

燕約①鶯期,變作鸞悲鳳泣;蜂媒蝶使②,翻成綠慘紅愁。

【注釋】

①約:約會。

②使:使者。

【譯文】

燕子、黃鶯的約會幽期,最終變成了鳳凰與鸞鳥的悲傷哀泣;蜜蜂、蝴蝶作為媒介、使者,反而增添了紅花綠葉的憂愁。

【原典】

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三千弱水①?雨云不入襄王夢,空憶十二巫山②。

【注釋】

①三千弱水:典出《十洲記》:“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

②“雨云不入”兩句:語出宋玉《高唐賦》楚懷王與巫山神女相會的故事,襄王即楚懷王,十二巫山即指巫山十二峰。

【譯文】

美麗賢淑的女子深居在花叢柳蔭處,就像蓬萊之外三千里的弱水一樣,難以渡到對岸;行云布雨的女神,不到襄王的夢里,只是空想巫山十二峰,又有什么用呢?

【跟進解讀】

三千弱水:據說古代蓬萊原在海中,難以到達,相傳曾有仙女泛海而來。后一道士說:“蓬萊弱水三千里,非飛仙不可到?!庇暝疲褐肝咨皆朴甑牡涔省3斡褡鳌陡咛瀑x》,敘述了楚襄王在高唐夢見巫山神女自愿獻身的故事,神女離去時留言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陰,旦為行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睋渡衽x·序》記載,后來楚襄王在此云游之時,夜里與神女在夢中相遇,情景甚為壯觀美麗。

可見落花有意,但流水無情。居住在令人羨慕的花柳叢中的美麗女子,好似那蓬萊遠隔三千里,是我們可望而不可求的。雖然巫山神女十二,令人心生幻想,可是神女不入夢中又有什么辦法呢?

【原典】

枕邊夢去心亦去,醒后夢還心不還①。

【注釋】

①心不還:心情留駐,不能恢復。

【譯文】

心隨著夢境到達情人身邊,醒來之后心卻留在情人身邊不肯歸來。【跟進解讀】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一個人白天想的事太多,晚上就會難以入眠,即使進人了夢境,心也會隨夢而去。如果是思念情人,心也就到達情人身邊,在夢中盡情享受重逢的快樂與幸福??墒菈粜阎?,心卻留在夢中情人身旁,不肯歸來。癡情能致夢中情,就更難回到現實中來了?;隊繅衾@,醒來仍是夢,這是多么痛苦可悲的事??!與其如此,何不放下相思心,去感悟大自然的春華秋實,因為快樂是比情愛更重要的東西,只要我們不愛得死心塌地,便可擁有瀟灑自在的生活。

在愛情的天地中,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去順從自己的心愿,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愛情觀,可以學著慢慢看透愛情背后的真相,想方設法讓自己不迷戀其中,就像徐志摩所說的一樣: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追尋我生命中之唯一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原典】

萬里關河,鴻雁①來時悲信斷;滿腔愁緒,子規②啼處憶人歸。

【注釋】

①鴻雁:古時通信不方便,經常有人借鴻雁來傳書信。

②子規:即杜鵑,杜鵑的啼聲十分哀絕,容易引起人的悲傷。

【譯文】

中間隔著萬里關山,每當鴻雁飛來之時都會因音信斷絕而悲傷;滿腔的憂愁,每當杜鵑啼叫的時候,都會幻想離人的歸來。

【原典】

千疊云山千疊愁,一天明月一天恨。

【譯文】

千萬層的云彩、高山,就像心中愁緒一樣層層疊疊,明月一天天地變化,離恨也一天天地增加。

【原典】

豆蔻①不消心上恨,丁香②空結雨中愁。

【注釋】

①豆蔻(kòu):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女孩。

②丁香:果實由兩片如同雞舌的子葉合抱而成,就像同心結一樣,因此丁香暗指憂愁。唐代李商隱《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

豆蔻年華的少女難消心中的幽恨,空將心中的憂愁系結在雨中綻放的丁香花上。

【跟進解讀】

豆蔻年華的少女,本應是天真純潔的,不應有愁有恨,然而對空結在雨中的丁香花憂愁起來。這該是多么純真的情竇初開,若是情人有知,應該倍加珍惜呵護啊!李伯玉詩云:“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倍∠銥榻Y,嬌嫩美麗,楚楚動人,但因所盼之人沒有來到,已經使人感到惆悵無比了,更何況是杜牧《贈別詩》中“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的大好年華呢!

【原典】

月色懸空,皎皎明明,偏自照人孤另;蛩聲①泣露,啾啾唧唧,都來助我愁思。

【注釋】

①蛩(qióng)聲:蟋蟀叫聲。

【譯文】

月亮懸掛在天空,十分皎潔,卻偏偏照著孤零零一個人;蟋蟀的叫聲在露水中如同哭泣一樣,啾啾唧唧,都在加重我的愁思。

【原典】

慈悲筏①,濟②人出相思海③;恩愛梯④,接人下離恨天⑤。

【注釋】

①筏:竹筏。

②濟:渡。

③相思海:以海喻相思之遼闊無極,佛法常以情愛作苦海。

④梯:梯子。

⑤離恨天:充滿離愁別恨的天空。

【譯文】

用慈悲做筏,可以渡人駛出相思的苦海;用恩愛做梯子,可以使人走出離恨的天地。

【跟進解讀】

佛家講慈悲,因為慈悲是人的最好武器,慈悲筏可以濟人出苦海,慈悲之心可以規勸蕓蕓眾生放棄滿腹的情欲、心中的貪婪。相思之情深廣遼闊,就像大海一樣,由于我們時常為情愛所困,那些相思淚便長流不止,使大海之水永不干涸。但由于凡夫俗子在情海中苦苦掙扎而不能得到解脫,又如何能消受得起。愛極成恨,終成泡影,當夢幻破滅后,該如何走出離恨之天呢?所以有情人只有在慈悲之下才能脫離苦海,在永遠恩愛中才能走出離恨天。

情愛是痛苦的泥淖,一旦陷入其中就難以自拔,我們在走得進的同時,也能出得來,方可不為情所困,真正享受到愛情的趣味與格調。

【原典】

費長房①,縮不盡相思地;女媧氏②,補不完離恨天。

【注釋】

①費長房:相傳費長房曾經跟隨壺公學道修行,能夠醫治百病,還會縮地術,縮地行走十分迅速。

②女媧氏:傳說中的女媧娘娘,曾用五色石補天。

【譯文】

即使有傳說中費長房的縮地法術,也無法將相思的距離拉近;即使有女媧氏補天之術,也補不了離別的情天。

【跟進解讀】

《神仙傳》中說,東漢的費長房曾從壺公學道,壺公問他想學什么,費長房說,要把全世界都看遍,壺公就給了他一根縮地鞭。其鞭能撻眾鬼、祛百病,又能縮地。費長房有了這根縮地鞭,想到哪里,就可用縮地鞭縮到眼前。女媧,傳說是上古帝王,人類始祖之一。據說當時天上缺了一塊,女媧于是煉出五彩石將缺口補好。

情愛的相思之苦,即使有縮地鞭,也不能將相思兩人的距離縮短;離恨的愁苦,即使有女媧的五色石,也難將離恨天補圓。所以情天恨海只能由相思的人去細細品味了。那些為愛苦苦掙扎的癡情人如果能夠看透情愛,便會少幾分愁苦,要是深陷愛情中不能自拔,便難以在情網中獲得解脫。

【原典】

孤燈夜雨,空把青年誤①。樓外青山無數,隔不斷新愁來路。

【注釋】

①空:徒然。誤:耽誤。

【譯文】

孤燈一盞,凄涼夜雨,徒然把大好青春給耽誤了。樓外雖然有無數的青山,卻阻隔不了新愁前來的道路。

【原典】

黃葉無風自落,秋云不雨①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②。惆悵舊人如夢,覺③來無處追尋。

【注釋】

①雨:下雨。

②禁:忍受。

③覺:睡覺醒來。

【譯文】

黃葉在無風時也會自然凋落,秋日雖不下雨卻總彌漫著烏云。如果天有感情,那么也會因情愁而衰老的,心中無所依著的怨恨真是難以承受啊!回想曾經的歡樂,仿佛在夢中一般,可醒來后又無處尋覓。

【跟進解讀】

為情所困,為愛流淚,所以愁怨難解。秋風吹來,黃葉凋零,更添幾分愁情。天本無情,所以天不會老,人為情愁,哪能不愁腸寸斷?舊時的歡欣已如夢不在,又何必去過多地留戀。與其為愛如此費神勞力,倒不如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與渴望,去享受一下被愛松綁后的輕松與快樂;與其勉強維持苦澀的關系,不如坦白相告,各自尋覓相知的伴侶;與其借酒消愁,不如揮刀斬斷情絲,在痛苦的深淵中解脫出來。

常言道,強闖少不免逆流,不如隨緣而定,守好自己的那片緣分天空。只要我們相信自己有愛,用真心對待,就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原典】

蛾眉①未贖,謾勞②桐葉寄相思③;潮信④難通,空向桃花尋往跡⑤。

【注釋】

①蛾眉:代指美麗的女子。

②謾勞:徒勞。

③桐葉寄相思:據載前蜀時的尚書侯繼圖的妻子曾在梧桐葉上寫詩以寄托相思之情。

④潮信:音信。

⑤空向桃花尋往跡:典出《本事詩·情感》中崔護的故事。崔護曾在清明之時到城南游賞,看到一位清麗脫俗的女子。第二年為了再次見到這個女子,同一時間再次來到城南,故地重游時桃花依舊,門墻如故,但再也沒有見到心中的女子,因此題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

美麗的女子還未能贖身,即使是用梧桐葉寄托相思也無濟于事;音信不通,只能徒然在桃花中尋找往日的足跡。

【原典】

野花艷目,不必牡丹;村酒酣①人,何須綠蟻。

【注釋】

①酣:醉。

【譯文】

野花就已經十分光彩奪目了,不必非要是牡丹;農家自釀的酒就已經足以使人酒酣,不必一定要綠蟻般的美酒。

【原典】

琴罷輒舉酒,酒罷輒①吟詩,三友遞②相引,循環無已時③。

【注釋】

①輒(zhé):就。

②遞:交替。

③無已時:沒有停止的時候。

【譯文】

彈奏完琴就舉杯痛飲,喝過酒就吟賞詩文,三位朋友接替相邀,循環往復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原典】

阮籍①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②,籍嘗詣③飲,醉便臥其側。隔簾聞墜釵聲④而不動念⑤者,此人不癡則慧,我幸在不癡不慧中。

【注釋】

①阮籍:魏晉時期的名士,字嗣宗,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博覽群書,崇奉老莊之學。據有關資料記載,阮籍鄰家有位少婦,十分美貌,以賣酒為生,阮籍經常與一些朋友前去喝酒,醉了就在少婦的旁邊躺下睡覺,但是并沒有什么邪念,光明磊落,只是性情有些乖張而已。

②當壚沽酒:古時酒店里為了安放酒甕就用泥土壘砌成壚,賣酒的人坐在旁邊,故稱“當壚沽酒”。

③詣:到。

④墜釵聲:玉釵落地的聲音。

⑤念:邪念。

【譯文】

阮籍鄰家有個少婦,十分美貌,以賣酒為業,阮籍常去飲酒,醉了便睡在她的身旁。隔著簾子聽見玉釵落下的聲音而心中不起邪念的人,不是癡人便是絕頂聰明的人,幸虧我是個不癡不慧的人。

【跟進解讀】

阮籍是三國時期魏國人,曾任步兵校尉,善彈琴,好長嘯,與嵇康等并稱“竹林七賢”。愛好美色不露聲色,而藏于心中,能夠做到坐懷不亂心志的人往往才是真君子,就像阮籍這樣才華橫溢、性情豪放的怪誕之人一樣。據《世說新語》記載,阮籍的鄰居中有一位貌美的少婦,開著酒鋪賣酒,阮籍常與王安豐等人前去少婦那里買酒喝,喝醉了就睡在少婦的旁邊,少婦的丈夫開始懷疑他有什么邪念,仔細觀察才發現他并沒有什么惡意。

以上這則故事正說明真君子會讓自己的內心不再遭受情愛的折磨,能夠隨緣而定,隨遇而安。如果不是阮籍這種極慧之人,不要說聽到釵玉落地的聲音,哪怕只是睹其背影,都會生出邪念來。

【原典】

桃葉題情①,柳絲牽恨②。

【注釋】

①題情:題寫詩句,寄托別情。

②牽恨:牽動離恨。

【譯文】

桃葉題寫詩句寄托著別情,柳絲搖擺牽動著離恨。

【原典】

蝴蝶長懸①孤枕夢,鳳凰不上斷弦鳴。

【注釋】

①懸:懸系。

【譯文】

蝴蝶經常出現在孤枕的夢境之中,鳳凰不會在斷弦之上鳴叫。

【原典】

吳妖小玉飛作煙①,越艷西施化為土②。

【注釋】

①吳妖小玉飛作煙:典出《搜神記》。女子紫玉與書生韓重情投意合,但紫玉是吳王夫差的女兒,因身份差距遭到吳王阻止,后紫玉以身殉情。得知紫玉死訊后韓重前往憑吊,紫玉魂魄現身,韓重想抱住她,可是紫玉卻化作一縷青煙消失了。

②越艷西施化為土:典出西施與范蠡的故事。越國被吳國滅后,越王將西施送給了吳王,最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復國成功之后,西施與范蠡也得到了較好的結局。

【譯文】

吳宮妖艷的美女小玉已經化作煙塵飄散了,越國美面的西施也已成為黃土融入自然了。

【跟進解讀】

美麗的女子往往薄命,紅顏也終有香消玉殞的一天。即使是像小玉那么美麗的女子,也只能化作煙塵而去;縱然是越國西施那樣的絕色佳人,最終也化為塵土一堆。情愛如同煙塵一般,沉陷其中必受其傷害。

【原典】

妙唱①非關舌,多情豈在腰。

【注釋】

①妙唱:美妙的歌聲。

【譯文】

美妙的歌聲并不是都源自舌頭,妖嬈多情的姿態也并不是都在腰上。

【原典】

楚王宮里,無不推其細腰①;魏國佳人,俱言訝其纖手②。

【注釋】

①“楚王宮里”兩句:典出《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喜歡細腰,大臣們為了博得楚靈王賞識,全部都節食挨餓,最后上朝時只能扶著墻才能站立。

②“魏國佳人”兩句:典出《詩經·衛風·碩人》贊揚衛莊公夫人的語句:“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譯文】

即使是在楚靈王的宮中,也沒有人不推舉她的腰之細;即使是衛國的佳人,也都驚訝她的手指之纖細。

【原典】

傳鼓瑟于楊家①,得吹簫于秦女②。

【注釋】

①傳鼓瑟于楊家:語出徐陵《玉臺新詠序》中楊惲妻子夸贊的句子:“家本秦人,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

②得吹簫于秦女:語出徐陵《玉臺新詠序》中“蕭史弄玉”的句子:“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鳳樓,教弄玉吹簫,感鳳來集,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

【譯文】

傳承楊家鼓瑟和鳴,夫妻恩愛的傳統,得以像蕭史弄玉,乘龍乘鳳飛仙而去一樣。

【原典】

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①

【注釋】

①“春草碧色”四句:語出江淹《別賦》,代表離別。南浦,語出屈原《九歌》:“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泛指送別或者離別的地方。

【譯文】

春草青翠,春水碧波蕩蕩。在這樣的景色中送你到南浦,我是多么悲傷啊。

【原典】

青牛帳①里,余曲既終;朱鳥窗②前,新妝已竟③。

【注釋】

①青牛帳:帳上畫有青牛,古代認為青??梢员苄啊?

②朱鳥窗:典出《博物志》:“王母將于九華殿,王母索七桃,以五枚以帝,母食二枚,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王母?!?

③竟:完畢。

【譯文】

青牛帳中,曲子已經彈奏完了;朱鳥窗前,新人已經裝扮完畢。

【原典】

山河綿邈,粉黛若新。椒華承彩,竟虛待月之簾①??涔洽诼裣?,誰作雙鸞之霧。

【注釋】

①椒華承彩,竟虛待月之簾:語出《拾遺記·周靈王》:“越又有美女二人貢于吳,吳處以椒華之房,貫細珠為簾幌?!?

②夸骨:指女子的尸骨。

【譯文】

山河連綿不斷,美人的裝扮如同新人一樣。華美的房子流光溢彩,空掛著玉珠串成的簾子等待。美人的尸骨已經香消殞盡,又有誰能作雙鸞在霧中齊飛。

【原典】

蜀紙麝媒①添筆媚,越甌犀液②發茶香,風飄亂點更籌轉,拍送繁弦曲破長③。

【注釋】

①麝(shè)媒:古代研制墨的原料,其中疑有麝香,增加墨的香氣。

②犀液:桂花水。

③長:長夜。

【譯文】

蜀地的紙張和麝墨使得筆下的字體更為嫵媚,越地的瓷器和桂花水促發著茶葉的清香,風雨中的更籌轉動得似乎更快,節拍伴著急促的管弦聲合成的曲子打破了靜幽的長夜。

【原典】

教移蘭燼①頻羞影,自試香湯②更怕深。初似染花難抑按,終憂沃雪不勝任③,豈知侍女簾幃外,賺取君王數餅金。

【注釋】

①蘭燼:蠟燭燃燒后的灰燼。因為形狀比較像蘭花,因此稱為蘭燼。

②香湯:指用于沐浴的水。

③不勝任:不能忍受。

【譯文】

讓人移開帶著燃燒過的灰燼的蠟燭,對著自己的影子經常會很害羞,自己用帶有香味的沐浴之水擦身,卻又更害怕水深。起初的時候就像露水滋潤著花瓣一樣讓人難以自控,最終卻又擔憂像熱水沃雪一樣難以忍受。怎能知道窗簾外的侍女,卻已經賺取了君王的多少金子。

【原典】

靜中樓閣春深雨,遠處簾攏半夜燈。

【譯文】

站在寂靜的樓閣,聆聽淅淅瀝瀝的春雨,遠處被如同玉簾的雨滴所籠隔,只能望見漆黑夜色中的半夜燈火。

【原典】

綠屏無睡秋分?、伲t葉傷時月午②樓。

【注釋】

①?。╠iàn):竹席。

②月午:月半時分。

【譯文】

到了秋分的時候,在涼涼的竹席綠屏邊無法再安睡,半月之時,小樓旁側的紅葉觸時感傷。

【原典】

但①覺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靜月當樓;何郎燭暗誰能詠②,韓壽香熏③亦任偷。

【注釋】

①但:只。

②何郎燭暗誰能詠:語出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梁詩人何遜的詩句:“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北磉_離別之時的感傷情懷。

③韓壽香熏:典出晉代美男子韓壽。韓壽起初在賈充門下任司空掾,之后與賈充之女互生情愫,賈女將西域上供給賈充的香料贈給韓壽作為禮物,最終賈充聞到韓壽身上的異香,明白二人情根深種,無奈之下,只能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韓壽。

【譯文】

只覺得夜深的時候花上會有露珠,不知道人靜之時皎潔的明月正照在小樓上,詩人何遜的詩歌在晦暗的燭光下有誰能夠吟詠,韓壽身上的熏香也可以隨便讓人偷走。

【原典】

閬苑有書多附鶴①,女墻②無樹不棲鸞。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注釋】

①閬(làng)苑有書多附鶴:見于唐代李商隱的詩歌《碧城》。閬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因此多有仙鶴棲居。附,歸附。

②女墻:城墻上的小矮墻。

【譯文】

閬苑有很多書,因而有許多仙鶴歸附于此;城墻的矮墻上沒有高大的樹木,因此沒有鸞鳥前來棲息。臨窗遠望能夠看到星星隕落沉入海底,隔著座位能看到飄灑的大雨掠過河源。

【原典】

當場笑語,盡如形骸外之好人①;背地②風波,誰是意氣中之烈士③。

【注釋】

①盡:全,都。形骸:軀體,身體。

②背地:暗地里。

③烈士:此處指能夠仗義執言的正直之人。

【譯文】

當場歡聲笑語,好像全部都是有著形骸放浪的癖好的人;背地里制造風波,誰是意氣風發、志趣相投的俠義忠烈之士。

【原典】

山翠撲簾,卷不起青蔥①一片;樹陰流徑,掃不開芳影幾層。

【注釋】

①青蔥:郁郁蔥蔥。

【譯文】

青山蒼翠欲滴,撲簾而入,無論如何卷簾都卷不起這一片青色;樹木繁盛,小道上綠樹成蔭,掃不走陽光投射而來的斑斑芳影。

【原典】

珠簾蔽①月,翻窺窈窕之花②;綺幔③藏云,恐礙扶疏之柳④。

【注釋】

①蔽:遮蔽。

②窺(kuī):窺探,偷窺。窈窕之花:借花來暗指窈窕女子。

③綺(qǐ)幔:綺麗的帷幔。

④扶疏之柳:借柳來暗指身姿曼妙的女子。

【譯文】

珠簾遮蔽月光,以防止它翻越過來窺探窈窕淑女;綺麗的帷幔遮住了外面的浮云,以防止云彩影響了屋內身姿曼妙的女子。

【原典】

幽堂晝深①,清風忽來好伴;虛窗夜朗,明月不減②故人。

【注釋】

①晝深:白晝顯得特別深長。

②減:減退。

【譯文】

幽靜的廳堂,使白天顯得更加漫長,忽然吹來一陣清風,仿佛是知己伴侶來到身旁;推開虛掩的窗子,看到夜色清朗,月光當空,就像老朋友一樣,情意一點都沒有減少。

【跟進解讀】

明月千里寄相思。李白曾有詩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能夠以明月為伴,共飲杯中酒,其情懷是何等的豪放灑脫,真不愧為浪漫主義大詩人。再如王維在《山居秋瞑》中所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筆下的景色顯得如此的幽靜清明、美麗宜人,此等超然之境也非一般人所能體會。

文人的雅趣,重在內心的情感豐富,能夠找到寄托情感的事物,在他們的內心里,天地萬物都是富有情感的,都與我們人性有著相通的地方。白天在幽靜的廳堂中,沒有良友做伴,確實令人感到寂寞難耐,但所幸清風徐來,吹拂面頰,似有玉指拂面的快意;夜色之中,似有凄清之感,所幸月光如老友照在窗前,不減故人情意。這是多么的給人安慰,使心底充滿了感激與快意。

在人生這個大舞臺上,我們并不總是有舞伴的,或者我們舞得正歡,舞伴突然走了,那就讓我們以繁星或明月為伴,遠離悲傷、憤懣,或是孤獨之感,更不可從此停止舞動的腳步。

【原典】

多恨賦花①,風瓣亂侵筆墨;含情問柳,雨絲牽惹衣裾。

【注釋】

①賦花:吟詩賞花。

【譯文】

心中懷有太多的離情別恨吟詩賞花,風兒卻吹亂了花瓣,浸染了我的筆墨;帶著濃濃情意問柳,蒙蒙細雨飄飄灑灑,沾濕了我的衣裙。

【原典】

天涯浩渺①,風飄四海之魂;塵土流離,灰染半生之劫。

【注釋】

①浩渺:形容極為廣闊,沒有邊際。

【譯文】

天涯如此浩渺廣闊,離家的游子就像是隨風飄散在世間的離魂;就像是空中飄浮的塵土四處流離,蒙受著奔走途中的灰塵已有半生之久。

【原典】

蝶憩①香風,尚多芳夢;鳥沾紅雨②,不任嬌啼。

【注釋】

①憩(qì):本為短暫休息,棲息,此指享受、安享其中。

②紅雨:被雨打落的花瓣同雨一起落下,稱為“紅雨”。

【譯文】

當蝴蝶沐浴在春暖日和的氣息中時,夢境還是芬芳美好的;當落花無情地飄灑在鳥的羽毛上時,那凄切哀婉的叫聲就更顯得悲涼了。

【跟進解讀】

青春是美好的,在無限的春光中我們享受著青春年少的芬芳之夢和快樂,充滿了對愛情的無限追求與渴望,在融融暖意中享受造物主營造的柔情蜜意和長相廝守,這是多么令人流連忘返??!可是狂風疾雨不識這如夢的情趣,更不會珍惜我們的海誓山盟,瘋狂地摧殘盛放的花枝,致使落英繽紛,杜鵑為此泣血,其嬌愁的悲鳴之聲讓人不忍心聽下去。

歲月易逝,春光難留。我們誰也不能永葆青春,就像那盛開的鮮花一樣,總有枯萎凋謝的時刻。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不如也像那蜂蝶一般盡情地玩耍,去品味一番生活中的快樂,即使時光在我們身邊無情地流逝,我們也不會感到后悔了,因為我們珍惜了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陰。

【原典】

幽情化而石立①,怨風結而冢青②。千古空閨之感,頓令薄幸驚魂。

【注釋】

①幽情化而石立:典出《幽明錄》。相傳古代有位婦人,丈夫外出從役,她前往北山相送,在北山上望著丈夫遠行的背影,時間長了就變成了一塊石頭立在了山崖上面。

②怨風結而冢青:典出“昭君出塞”。相傳昭君出塞之時,曾經彈奏琵琶訴說衷情,十分哀怨,后來死后埋骨黑河之畔,早晚都會有愁云怨霧籠罩在她的墳冢之上。

【譯文】

一腔深情化為佇立的望夫石,一縷哀怨的幽情凝成墳上草。千古以來獨守空閨的怨恨,真令負心的男子心驚。

【跟進解讀】

石立:指癡情的女子為了盼望服役丈夫早日歸來,便整天站在路口遙望,最后化為石頭的故事。冢青:即青冢,指昭君墳。王昭君是漢代時湖北姊歸人,后被選入宮中,由于她自恃美貌過人,不愿向宮中畫師毛延壽送禮,以致皇帝見不到她的真實美貌。后來選送昭君塞外和親時,元帝見到昭君后才后悔不已,因此將毛延壽殺掉了。據說昭君死后,冤氣不散,早晚都有愁云怨霧籠罩在墳上。

對夫君一往情深,至死不渝,遙望夫歸,最終變成了石頭立于路口;怨恨皇帝不識佳顏而遠嫁,死后墳上長滿青草為其鳴不平。癡情的女子為了心上人,傾盡心血,古來這樣的故事感人至深,怎能不使那些薄情的男子羞愧難當呢?真可謂癡情女子負心漢??!

【原典】

一片秋山,能療①病客;半聲春鳥,偏喚愁人。

【注釋】

①療:治療,治愈。

【譯文】

一片美好的秋光山色,能夠治療他鄉游子的苦痛;春天半聲的鳥啼,偏偏就能喚起人的愁思。

【原典】

李太白酒圣①,蔡文姬書仙②,置之一時,絕妙佳偶③。

【注釋】

①李太白酒圣:李太白,即唐代大詩人李白。李白嗜酒,而且酒后往往能出佳作。

②蔡文姬書仙:東漢人,即蔡邕之女蔡琰,我國古代著名的女詩人,精通音律,有《悲憤詩》傳世,為人所稱道。

③佳偶:很好的配偶。

【譯文】

李太白可謂是酒中之圣人,蔡文姬可謂是詩中之仙子,倘若讓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可以說是一對絕妙的佳偶。

【原典】

緣之所寄①,一往而深。故人恩重,來燕子于雕梁;逸士②情深,托鳧雛③于春水。好夢難通④,吹散巫山云氣;仙緣未合⑤,空探游女珠光。

【注釋】

①寄:寄托,寄寓。

②逸士:隱逸之士。

③鳧雛:幼小的鳧鳥。

④“好夢難通”兩句:出自宋玉《高唐賦》中楚懷王巫山云雨的典故。

⑤“仙緣未合”兩句:《文選·江賦》引《韓詩內傳》有云:“鄭交甫遵游彼漢皋臺下,遇二女,與言曰:‘愿請子之佩。’二女與交甫,交甫受而懷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顧二女,亦即亡矣?!庇闻?,漢水中的水神。

【譯文】

緣分所寄寓的,是一如既往的深情。原來的朋友恩情頗重,明年的燕子依然會在雕梁搭窩筑巢。隱逸之士情深似海,把幼小的鳧鳥托付給春水。倘若緣分未到,好夢就難以實現,只能是像楚懷王吹散了巫山云雨一樣;倘若仙緣尚且不合,想要探求二位水神的珠光,到頭來也只能是像鄭交甫一樣一場空。

【原典】

桃花水泛,曉妝宮里膩胭脂①;楊柳風多,墮馬②結中搖翡翠。

【注釋】

①曉妝宮里膩胭脂:典出唐代杜牧《阿房宮賦》:“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小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余霧橫,焚椒蘭也?!?

②墮馬: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

【譯文】

桃花水泛濫漲水,是由于早晨宮中梳妝打扮用過的胭脂水;楊柳風變大了,是因為宮中女性墮馬發髻上的翡翠在搖晃。

【原典】

對妝則色殊,比蘭則香越①。泛明彩于宵②波,飛澄華于曉③月。

【注釋】

①越:超過。

②宵:夜晚。

③曉:拂曉,天快要亮了的時候。

【譯文】

對鏡梳妝氣色就會不同,與蘭花相比更為清香。夜間將會泛起比波濤更為明亮的光彩,拂曉時會散發出比明月更為皎潔的光華。

【原典】

紛弱葉而凝照,競新藻而抽英①。

【注釋】

①抽英:開花。

【譯文】

紛亂而柔弱的葉子,得到了陽光的普照,與新的水藻競相生長,也開了花。

【原典】

手巾還欲燥①,愁眉即使開②。逆想行人③至,迎前含笑來。

【注釋】

①燥:干燥。

②開:展開,舒展。

③行人:游子。

【譯文】

即使擦拭眼淚的手巾還沒有干,因離愁而緊鎖的眉心也可以舒展開。遙想著在外的游子歸來,含著笑前來迎接歸來的游子。

【原典】

臨風弄笛,欄桿上桂影①一輪;掃雪烹茶,籬落邊梅花數點。

【注釋】

①桂影:代指月亮。

【譯文】

迎風吹奏著笛子,欄桿上掛著一輪明月;掃除積雪燒水沏茶,籬笆上的雪就像是朵朵梅花。

【原典】

銀燭輕彈①,紅妝②笑倚,人堪惜情更堪惜;困雨花心,垂陰柳耳,客堪憐春亦堪憐。

【注釋】

①輕彈:輕輕地彈去蠟燭燃燒后的余燼,挑亮燈芯。

②紅妝:指梳妝美麗的女子。

【譯文】

輕輕撥亮銀臺上的蠟燭,梳妝美麗的女子含笑依偎在身旁,人值得珍惜,情意更值得珍惜;花心被雨所困擾,恐被大雨所淋,柳葉被柳蔭所遮蓋,客值得憐惜,春也值得憐惜。

【原典】

陌上繁華①,兩岸春風輕柳絮;閨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②。芳草歸遲,青驄③別易④,多情成戀,薄命何嗟;要⑤亦人各有心,非關⑥女德善怨。

【注釋】

①陌:鄉間小路。繁華:即繁花,指開滿鮮花。

②瘦梨花:梨花經過春雨之后往往會十分嬌弱動人,因此唐代白居易有“梨花一枝春帶雨”之詩句,在此是借雨后梨花之嬌弱暗指閨中女子因寂寞之愁而變得十分瘦弱。

③驄(cōng):良馬。

④別易:輕易就離別了。

⑤要:重要。

⑥非關:不是因為。女德善怨:女子天生就善于抱怨。

【譯文】

路旁鮮花盛開,河流兩岸的春風吹起柳絮;深閨中的寂寞,宛如一夜風雨后的梨花,使人迅速消瘦。騎著馬兒分別是很容易的事,但望斷芳草路途,人卻返遲不歸,因多情而依依不舍,慨嘆命苦又有何用;人的心中各懷有情意,并非女人天生就善于怨恨。

【跟進解讀】

離情別緒,千古哀怨,如此寂寞的情感確是閨中女子難以忍耐的。芳草萋萋,雖然美景依舊像從前那樣美麗,但情人已遠去,心也追之而去,以致人瘦比黃花,只愿遠行的男兒能早日歸來。

清冷的閨閣是純情女子思念情郎的地方,她們為了等待在外風流的負心漢,寧可獨守空房,直到紅顏老去。但她們所盼的舊夢重圓日,再續曾經天荒地老、海誓山盟的時刻,卻一直未曾到來,讓世人怎能不可憐這些薄命的女子呢?但慨嘆命苦又有什么用呢,等待的心上人不能歸來,自己的愁苦無人訴說,這一天天的愛戀與一夜夜的思念何時能夠終結?怪只怪那時的女子地位低下,癡心又多是女子。

【原典】

山水花月之際,看美人更覺多韻①,非美人借②韻于山水花月也,山水花月直借美人生韻耳。

【注釋】

①韻:風韻,韻味。

②借:借助。

【譯文】

在水光山色、花前月下的情景中,端詳美人會覺得更添了些情韻,并非是美人借助于山水花月的情韻,山水花月正是借助于美人的風韻才生出了情韻。

【原典】

深花枝,淺花枝,深淺花枝相間①時,花枝難似伊②;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注釋】

①相間:相交錯。

②伊:你。

【譯文】

深色的花枝、淺色的花枝,都如此美麗,但即使是深色淺色的花枝相互交錯搭配的時候,其花枝的美也無法與你相比;巫山高高的山峰,巫山低矮的山峰,傍晚下起瀟瀟細雨,情郎始終沒有歸來,獨守空房寂寞難耐。

【原典】

青娥①皓齒別吳倡,梅粉妝②成半額黃。羅屏繡幔圍寒玉,帳里吹笙學鳳凰③。

【注釋】

①青娥:年輕美麗的女子。

②梅粉妝:古代女子的一種妝式,在額頭上畫上梅花,即是梅粉妝。

③帳里吹笙學鳳凰:典出徐陵《玉臺新詠序》“蕭史弄玉”的故事。“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鳳樓,教弄玉吹簫,感鳳來集,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

【譯文】

年輕美麗的女子,明眸皓齒,結束了以往的歌舞生涯,將額頭上的梅粉妝涂成半額頭的黃色;羅屏繡幔包裹著美麗的容顏,在帳中學蕭史、弄玉吹笙招引鳳凰,成仙歸去。

【原典】

初彈如珠后如縷①,一聲兩聲落花雨。訴盡平生云水心②,盡是春花秋月語。

【注釋】

①如縷:形容樂聲如細絲般悠長、深遠。

②云水心:如云如水一般,漂流不定的心情。

【譯文】

琴聲初落下時像珠落玉盤,之后又如綿綿細絲一樣,偶爾蹦出一兩聲;似乎要將平生似水柔情全部傾訴,仔細諦聽又都是春天百花齊放或秋天月明星稀下的柔聲細語。

【跟進解讀】

一個心中充滿無限情感的人,也會把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周圍許多事物,從而感覺外界處處有情。這種情緒的互動,我們也可以從音樂中感受到,從《高山流水》中我們明白了知音難覓的渴望;從《十面埋伏》中我們感到了決戰時刻的緊張;從《梅花三弄》中我們領悟了借物詠懷的心聲。你可能為《二泉映月》哭過,你也可能為《百鳥朝鳳》笑過,可見不同的音樂能讓我們有不同的感受。

落花時節的琴聲,像在傾訴著人們對良辰美景的眷戀,又像是抒發著內心深處的愁苦與哀怨,就連那春花秋月也能勾起人們無限的情思之苦。綿綿細雨,滴落在美麗的花瓣上,觸景生情后,使人心碎不已,因為此情此景使人聯想到自己曾經擁有過的浪漫情懷,雖然早已物是人非,但細心品味,一絲溫馨之感仍存心頭。

【原典】

春嬌滿眼睡紅綃①,掠削云鬟②旋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③吹管逐。

【注釋】

①“春嬌滿眼睡紅綃”四句:出自唐代元稹的《連昌宮詞》。

②云鬟:如云一樣的發鬟。

③二十五郎:代指李承寧,因排行二十五,故有此稱。

【譯文】

睡在紅綃之中的女子在春色美景中醒來,滿眼嬌羞;掠過如云一樣的發鬟開始梳妝打扮。清亮的歌聲穿過云霄飛上九天,二十五郎李承寧吹笛與之相和。

【原典】

琵琶新曲,無待石崇①;箜篌雜引②,非因曹植。

【注釋】

①“琵琶新曲”二句:西晉富豪石崇曾作《琵琶引》。

②箜篌雜引:指陳思王曹植的《箜篌引》。

【譯文】

《琵琶引》這樣的新曲,不用等著石崇來譜寫;《箜篌引》這樣的雜曲,也并不一定要曹植譜寫。

【原典】

休文腰瘦①,羞驚羅帶之頻寬;賈女②容銷,懶照蛾眉之常鎖。

【注釋】

①“休文腰瘦”二句:沈約,字休文,語出其信中:“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笔窍蚝糜迅嬷约旱牟∏?。

②賈女:指賈充的女兒,韓壽之妻。

【譯文】

沈約的腰日漸消瘦,面對衣帶頻頻變寬的情景而羞愧驚奇;賈充之女容顏已經消瘦,懶得再對鏡自照娥眉緊鎖的樣子。

【原典】

琉璃硯匣,終日①隨身;翡翠筆床②,無時離手。

【注釋】

①終日:整天。

②筆床:毛筆架。

【譯文】

琉璃做就的硯匣,整天隨身攜帶;翡翠做的筆架,無時無刻不在手中。

【原典】

清文滿篋①,非惟②芍藥之花;新制連篇③,寧止葡萄之樹。

【注釋】

①篋(qiè):箱子。

②惟:只,僅。

③連篇:文章。

【譯文】

清麗文雅的文章堆滿了書匣,并不僅僅是關涉芍藥花的;剛剛寫就的文章,也不只是關于葡萄樹的。

【原典】

西蜀豪家,托情窮于魯殿①;東臺甲館②,流詠止于洞簫。

【注釋】

①托情:寄托情意的詩文。魯殿:指山東的孔子舊宅,藏有很多書籍。

②東臺甲館:東臺,唐代的官署名稱。甲館,比較高級的館舍。

【譯文】

西蜀的富豪之家,寄托情意的書籍超過了山東的孔府;朝廷中的東臺甲館,僅僅流于吟詠洞簫。

【原典】

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吳越①之清風;拂劍長嘯,可以吸燕趙秦隴之勁氣。

【注釋】

①江南吳越:皆屬于中國南部地區,整體而言南部氣勢陰柔,北部強悍。

【譯文】

喝醉的時候手持酒杯,可以吞進江南吳越之地的清風;手持寶劍長嘯一聲,可以吸入燕趙秦隴之地的強勁之氣。

【原典】

未知枕上曾逢女①,可認眉尖與畫郎。

【注釋】

①女:同“汝”。

【譯文】

不知道是否在枕上夢中曾與你相逢,但從畫郎的畫中還是認出了你的眉尖。

【原典】

風未冷催鴛別,沉檀①合子留雙結。千縷愁絲只數圍,一片香痕才半節。

【注釋】

①沉檀:沉香檀香。

【譯文】

風還沒有冷就催促著鴛鴦別離,沉香、檀香合在一起就能結成同心結。成千上萬縷的愁思只有幾圍,一片香痕剛剛燃燒到半節。

【原典】

金錢賜侍兒,暗囑①教休語②。

【注釋】

①暗囑:暗中囑托。

②休語:不要亂說話。

【譯文】

賞賜侍仆一些金錢,暗中囑托他不要亂說話。

【原典】

薄霧幾層推月出,好山無數渡江來;輪將秋動蟲先覺①,換得更深②鳥越催。

【注釋】

①覺:發覺。

②更深:夜深。古時夜晚以更作為時間單位,一夜有五更。

【譯文】

好像是幾層薄薄的輕霧將月亮推了出來,無數的錦繡高山好像要渡江而來;時間的車輪不停地轉動,當秋天將要到來的時候,昆蟲們最先察覺,夜色越深鳥兒的鳴聲越大,好像是在催促時間流轉一樣。

【原典】

花飛簾外憑箋訊①,雨到窗前滴夢寒。

【注釋】

①箋(jiān)訊:傳遞訊息的信箋。

【譯文】

花兒飛到窗簾外,就把它當作傳遞訊息的信箋,任它飛舞;雨兒在窗前滴落,使夢境更加的凄涼、寒冷。

【原典】

檣標①遠漢,昔時魯氏之戈②;帆影寒沙,此夜姜家之被③。

【注釋】

①檣標:船上的桅桿。

②魯氏之戈:典出《淮南子·覽冥訓》中的故事。“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

③姜家之被:典出《后漢書·姜肱傳》中的故事?!敖抛植?,彭城廣戚人也,家世名族,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寢,以系嗣當立,乃遞往舊室?!?

【譯文】

桅桿已經遠離了漢土,希望能夠像古時的魯陽公一樣揮動手中的戈,挽回局面;船帆的影子已經接近寒沙之地,在這樣的寒夜希望能夠得到姜家的被子以供取暖。

【原典】

良緣易合,紅葉亦可為媒①;知己難投,白璧未能獲主②。

【注釋】

①“良緣易合”兩句:據唐代范攄《云溪友議》記載,唐宣宗之時,盧渥前往京城趕考,途中在御溝的流水中洗手,在清冽的水中忽然發現一片較大的紅葉上面有墨印,他隨手將葉子取出,發現紅葉上竟然題著一首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后來唐宣宗將一部分宮女送出宮外,許配給官吏,盧渥碰巧得到那位題詩于紅葉之上的女子。

②“知己難投”兩句:典出“進獻和氏璧”,楚國人卞和得到一塊美玉,想將其獻給君王,先后向厲王、武王進獻,不僅沒有得到重用,反而以欺騙之罪被截去雙腳。這塊玉就是聞名于后世的和氏璧。

【譯文】

一段美好的姻緣如果容易成就的話,那么一片紅葉也可以充當媒人;如果真的遇不到知己或者欣賞自己的人,即使潔白無瑕的美玉,也只能是明珠暗投。

【跟進解讀】

凡事隨緣而定,便可隨遇而安。如果無緣,縱然擦肩而過也不會相識,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高山流水,知音難求。但愿天下有情人都能夠終成眷屬。

紅葉作媒:講的就是詩人盧渥在趕考途中,因紅葉之緣,最終與宮女韓翠屏結為連理的故事。

白璧:春秋時期的楚國人卞和,在荊山得到了玉石。當獻給楚厲王和楚武王時,他們不但不認識玉石,還以為被卞和欺騙,便分別砍去了他的左右腳。卞和為玉不被人識而抱著玉石在荊山下痛哭。后來楚文王過問此事,讓人琢出了美玉,這便是后來著名的和氏璧。

【原典】

填平湘岸都栽竹①,截住巫山不放云②。

【注釋】

①竹:在此指斑竹,化用了舜帝之妻娥皇、女英,在舜帝死后整日以淚洗面,淚落竹葉,化為斑竹之典故。

②截住巫山不放云:化用宋玉《高唐賦》中楚懷王與巫山神女相會之典故。

【譯文】

把湘水的兩岸都填平種滿斑竹,把巫山的浮云截住不讓飄走。

【原典】

鴨為憐香死①,鴛因②泥睡癡。

【注釋】

①為:因為。憐:憐惜。

②因:因為。

【譯文】

鴨子因為憐惜香草而死,鴛鴦因為貪睡于泥中而癡。

【原典】

零亂如珠為點妝①,素輝乘月濕衣裳;只愁②天酒傾如斗,醉卻瓊姿③傍玉床。

【注釋】

①點妝:化妝。

②愁:擔心。

③姿:蜷縮著身子。

【譯文】

面前如同是散開的珠子一樣凌亂,只是為了化妝打扮,晶瑩的露珠借著月亮的清輝,不知不覺沾濕了衣裳;只擔心他喝酒如漏斗一樣傾盡所有,喝醉之后蜷縮著身子依偎在玉床上。

【原典】

有魂落紅葉,無骨鎖青鬟①。

【注釋】

①青鬟:烏黑的發鬟。

【譯文】

有心之人可以將情意寄托于飄落的紅葉之上,無心之人只能空鎖自己烏黑的發鬟。

【原典】

書題蜀紙愁難浣①,雨歇巴山話亦陳②。

【注釋】

①蜀紙:蜀地盛產紙張,紙質極好。浣:浣洗,滌去。

②雨歇巴山話亦陳:語出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边@里故意反其意而用之。

【譯文】

即使把詩寫在蜀地的紙張上,也難以將心中的愁苦浣洗去;即使巴山的夜雨停歇了,所說的也只是舊話。

【原典】

盈盈①相隔愁追隨,誰為解語②來香帷。

【注釋】

①盈盈:美好的樣子。

②解語:解語花,在此指美人。

【譯文】

美麗的女子遙遙相隔,但是相思之愁還是追隨而去,誰能讓我的美人來到我的香帳中?

【原典】

斜看兩鬟垂,儼似行云嫁①。

【注釋】

①嫁:出嫁。

【譯文】

斜看美女頭上的兩個發鬟高垂,就好像是飄浮在空中的美麗云彩要出嫁一樣。

【原典】

欲①與梅花斗寶妝,先開嬌艷逼寒香。只愁②冰骨藏珠屋,不似紅衣侍玉郎。

【注釋】

①欲:想要。

②只愁:只擔心。

【譯文】

想要與梅花比賽裝扮,先開放嬌艷的花朵凌逼梅花的幽寒之香,只擔心藏于珠屋之下冰清玉潔的美女,不像紅衣女郎一樣侍奉情郎。

【原典】

從①教弄酒春衫浣,別有風流上眼波。

【注釋】

①從:縱使。

【譯文】

把酒臨風,即使是沾濕了春衫,在流轉的眼波中也別有一番風流韻味。

【原典】

聽風聲以興思①,聞鶴唳以動懷②,企莊生之逍遙③,慕尚子之清曠④。

【注釋】

①聽風聲以興思:語出《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莼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

②聞鶴唳以動懷:語出《世說新語·尤悔》。據記載陸平原在河橋戰敗,因受盧志所詆毀而被誅殺,行刑之前感嘆道:“欲聞華亭鶴唆,可復得乎?”

③莊生之逍遙:即莊子,道家的代表人物,作《逍遙游》,宣揚絕對的自由。

④尚子之清曠:即尚長,東漢人,據載其在子女婚嫁之后,遠離家鄉,四處云游。

【譯文】

聽到風聲就引發了我的思鄉之情,聽聞鶴唳之聲就觸動了我的心懷,企盼能夠像莊子一樣逍遙,羨慕尚子的清凈曠達。

【原典】

燈結細花成穗①落,淚題愁字帶痕紅。

【注釋】

①成穗:熟透了的谷穗。

【譯文】

燈芯結成細花就像是熟透了的稻穗一樣低垂著,含淚題寫“愁”字,字也帶著紅紅的淚痕。

【原典】

無端①飲卻相思水,不信相思想殺人。

【注釋】

①無端:無緣無故。

【譯文】

無緣無故地喝下了相思水,這才不得不信相思真的能害了人的性命。

【跟進解讀】

千里姻緣一線牽,緣本是上天注定的,如果有緣無情,或者是有情無緣的話,都是很痛苦的事。關于愛情很多事是無法說清楚的,會無緣無故真心地喜歡上某人,無緣無故認識他,無緣無故牽掛他。心中無盡的相思,自己都無法說得清楚,無法擺脫,心不隨緣,卻又落在了緣中,想擺脫又不能,想離棄又不舍,真是使人苦惱不已。

緣分已到盡頭,情卻難舍難分,這種在愛情海中苦苦掙扎的滋味真是讓人難以忍受,難怪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當初有緣飲相思水,本想陶醉其中一時,卻不曾想只是那么一滴,便要讓自己受一輩子的煎熬。無端飲了這杯苦酒,既無道理可言,也無結局可言,豈不令人愁腸寸斷,哀怨無限。

【原典】

漁舟唱晚①,響窮彭蠡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③之浦。

【注釋】

①“漁舟唱晚”四句:見唐代王勃《滕王閣序》。

②彭蠡:指今江西境內的鄱陽湖。

③衡陽:位于今湖南省境內,相傳此地又叫回雁峰,大雁到此地就不再南飛。

【譯文】

傍晚,漁夫蕩著漁舟高歌,歌聲響徹了彭蠡之濱;大雁為天寒所驚,排成陣形南飛,凄涼的叫聲在衡陽之浦斷斷續續地傳來。

【原典】

爽籟發而清風生①,纖歌凝②而白云遏。

【注釋】

①“爽籟發而清風生”兩句:見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爽籟:長短不齊的管子組成的排簫。

②凝:在此指聲音不絕于耳,就像是凝結了一樣。

【譯文】

排簫發出美妙的聲音,清風都隨之而生,輕柔的歌聲就好像凝結了一樣,就連飄浮的白云也停下了腳步。

【原典】

杏子輕衫初脫暖,梨花深院自多風①。

【注釋】

①梨花深院自多風:語出北宋晏殊《無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譯文】

杏子隨著天氣的變暖剛剛脫掉外面披著的一層輕紗,梨花盛開的深深院落自然多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合山市| 平江县| 罗山县| 萨迦县| 忻州市| 沅江市| 扶沟县| 比如县| 枣强县| 嵊泗县| 周宁县| 德清县| 和林格尔县| 道孚县| 隆昌县| 武胜县| 纳雍县| 永川市| 冷水江市| 安阳市| 郯城县| 金山区| 疏附县| 松潘县| 浦县| 伊金霍洛旗| 图木舒克市| 万宁市| 芦溪县| 承德市| 九龙县| 响水县| 小金县| 塔城市| 绥芬河市| 沽源县| 庐江县| 新田县| 大荔县| 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