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
- 人間詞話全鑒(典藏誦讀版)
- 王國維
- 461字
- 2019-09-09 11:16:14
【原文】
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①,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注釋】
①美成:周邦彥(1056—1121年),北宋末期著名詞人、音樂家,字美成,號清真居士,今浙江杭州人。被后人尊為“詞家之冠”。著有《清真集》等。
【譯文】
詞作的高雅與低劣,在于它的實質而非表面。歐陽修、秦觀雖然寫了一些男女之事,但他們的詞始終都是有品格的。相較于周邦彥來說,就好比是淑女和倡伎的分別。
【賞析】
在王國維看來,一首詞是否有格調,并不能單純地以其表面字眼為評判依據,而是要看它實質表達的內容。歐陽修和秦觀的詞描繪的也大多是男女之情,雖眼界略窄,但卻是人間真情,正符合了王國維對境界“真”的判斷標準。有了真,詞作也便有了品格。
而周邦彥也是艷語詞人,但相比歐、秦二人來說,周邦彥的詞作比較露骨,大多是逢場作戲之作,沒有真情只是假意。要說周邦彥和歐、秦二人最大的區別,便是“真假”二字。歐陽修、秦觀二人表達的是真情實意,而周邦彥表述的則是虛情假意,所以在推崇“真”的王國維面前,歐、秦的詞作和周邦彥的詞作相比,就是淑女和倡伎的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