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后主之詞,血書也
- 人間詞話全鑒(典藏誦讀版)
- 王國維
- 899字
- 2019-09-09 11:16:14
【原文】
尼采①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②皇帝《燕山亭》③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則儼有釋迦④、基督⑤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注釋】
①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年),德國哲學家。尼采的成就對于后世哲學的發展有著很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存在主義和后現代主義。
②宋道君:宋徽宗趙佶(1082—1135年),北宋著名書畫家,今河北琢縣人。宋徽宗在政治上腐敗無能,但是在文學藝術上卻有著很高的造詣。宋徽宗的書畫成就很高,開創了“瘦金書”體,好花鳥畫,自成“院體”。
③《燕山亭》:為北宋皇帝趙佶所作。
裁剪冰綃(xiāo),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④釋迦: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
⑤基督:耶穌基督。
【譯文】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所有的文學作品,我只愛血寫之書。”李后主的詞,真可以說是血寫之書。宋徽宗趙佶所作的《燕山亭》一詞與之略微接近。然而趙佶只不過是道出了自身身世的凄苦,李后主卻儼然有像釋迦牟尼、耶穌基督那樣擔負人類罪惡的意味,他們兩個人的境界大小自然是不一樣的。
【賞析】
文中王國維將李煜與釋迦牟尼、耶穌基督并行,并將其詞作看成擔負人類罪惡的載體,無疑是對李煜的最高贊賞。在王國維看來,李煜的詞作每一句都是泣血之作,是深入生活,發乎真情的作品。而趙佶的《燕山亭》雖然也有這般意味,但卻都是對自身悲慘身世的哀悼,并無過多的情懷和眼界。
不過對于王國維將李后主的詞評為血書一事,文學評論家們還有些不同的意見。尼采的原話為:“在一切著作中,我只愛作者以他的心血寫成的著作,以心血著作,并且你可以覺到心血就是一種精神。”
李煜和趙佶的詞大多是悲涼的論調,有的哀國哀命運,有的哀自身,這二者并無尼采所說的精神。尼采又說:“登了最高山峰的人,笑看一切悲劇,無論是悲劇的表演和悲劇的實際。”
從尼采的諸多觀點中,王國維引用“血書”一句對李煜大加贊賞,并不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