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評飛卿之詞
- 人間詞話全鑒(典藏誦讀版)
- 王國維
- 648字
- 2019-09-09 11:16:14
【原文】
張皋文①謂:“飛卿②之詞,深美閎約。”余謂此四字唯馮正中③足以當之。劉融齋④謂:“飛卿精艷絕人”,差近之耳。
【注釋】
①張皋文:張惠言(1761—1802年),清代詞人、散文家,原名一鳴,字皋文,一作皋聞,號茗柯,今江蘇常州人。乾嘉易學三大家之一(張惠言、惠棟、焦循),著有《茗柯文集》。
②飛卿:溫庭筠(約812—約866年),晚唐時期詩人、詞人,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今山西省祁縣人。溫庭筠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世人視為“花間派的鼻祖”。著有《花間集》。
③馮正中:馮延巳(903—960年),五代詞人,又名延嗣,字正中,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多專注于閑情逸致,有著很濃厚的文人氣息。馮延巳的詞作對于北宋初期有著很大的影響。著有《陽春集》。
④劉融齋:劉熙載(1813—1881年),清代文學家、語言學家,字伯簡,號融齋,晚號寤崖子,江蘇泰州市興化人,有“東方黑格爾”之稱。著有《昨非集》《藝概》《四音定切》等。
【譯文】
張惠言說:“溫庭筠的詞,深美閎約。”我認為這四個字只有馮延巳能夠當得起。劉融齋說:“溫庭筠的詞精妙絕倫。”這個評價倒是比較接近了。
【賞析】
溫庭筠是晚唐詩人,而晚唐五代時期的詩詞具有精美有余而意味不足的特點,就如同沒有靈魂的鳥兒,雖然表現形式比較精美,但是在詩詞的風格及意境上,卻不足以達到“深美閎約”的境界。由此王國維并不贊同張惠言對溫庭筠的評價,反而對劉融齋的“精妙絕倫”贊同不已。
而馮延巳的詞卻是恰恰以深美閎約而傳揚,他的詞作打破了現實的限制,卻又有合乎情理的敘述,擔得起王國維對其“深美閎約”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