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東君

【題解】

東君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日神,因日出東方,故稱東君。本篇是祭祀日神的祭歌,也就是禮贊太陽神的頌歌。詩中以祭者與神靈兩種口吻交替歌唱,既表現了太陽神東君正直、勇武、豪邁的英雄氣概,又贊頌了它普照萬物、懲除邪惡、保佑眾生的光輝形象,描繪了大眾對太陽神的崇敬和對光明的無限渴望。

 

【原典】

暾將出兮東方[1],照吾檻兮扶桑[2]。撫余馬兮安驅[3],夜晈晈兮既明[4]。駕龍辀兮乘雷[5],載云旗兮委蛇[6]。長太息兮將上[7],心低徊兮顧懷[8]。羌聲色兮娛人[9],觀者憺兮忘歸[10]瑟兮交鼓[11],簫鐘兮瑤簴[12]。鳴兮吹竽[13],思靈保兮賢姱[14]。翾飛兮翠曾[15],展詩兮會舞[16]。應律兮合節[17],靈之來兮蔽日[18]。青云衣兮白霓裳[19],舉長矢兮射天狼[20]。操余弧兮反淪降[21],援北斗兮酌桂漿[22]。撰余轡兮高駝翔[23],杳冥冥兮以東行[24]

【注釋】

[1]暾(tūn):初升的太陽。[2]吾:我。檻(jiàn):欄桿。扶桑:神話中的樹名。[3]撫:輕拍。余:我。安驅:徐緩、安穩地奔馳。[4]晈晈:同“皎皎”,形容明亮的樣子。[5]龍辀(zhōu):即龍駕的車。乘雷:指車聲隆隆似雷。[6]委蛇(yí):即逶迤,舒卷蜿蜒的樣子。[7]太息:大聲地嘆氣。[8]低徊:即“低徊”,徘徊,遲疑不進。顧懷:懷念,戀戀不舍。[9]羌:楚地方言,發語詞。聲色:指日出時的奇景。[10]憺(dàn):安樂,這里有迷戀的意思。[11](gēng)瑟:繃緊琴瑟上的弦。[12]簫:通“”,打擊,敲擊。瑤:應為“搖”,使搖動。簴(jù):通“虡”,懸掛鐘磬的木架兩側的支柱。[13]鳴(chí):通“篪”,古代一種竹制的吹奏樂器,形似笛,有八孔。[14]靈保:神巫。賢姱(kuā):既賢且美。[15]翾(xuān)飛:鳥兒輕飛滑翔的樣子。翠:鳥名。曾(zēng):通“”,舉起翅膀,飛舉。[16]展詩:古代音樂、舞蹈、詩歌三位一體,這里指放聲歌唱。會舞:合舞。[17]應律:應和樂曲的旋律。合節:合著樂曲的節拍。[18]靈:指其他神靈。蔽日:形容神靈眾多,遮天蔽日。[19]青云衣:以青云為上衣。白霓裳:以白霓為下裳。[20]矢:箭。[21]余:東君自謂。弧:木弓,亦為弓的通稱。淪降:墜落,這里指日漸西下。[22]援:握住,拿起。北斗:北斗七星,由七顆星星組成,形似舀酒的斗,故稱。酌:斟酒。桂漿:桂花酒。[23]撰:握住,拿著。轡:韁繩。高駝翔:高馳飛翔。[24]杳:深遠的樣子。冥冥:黑暗。以東行:往東方運行。

【譯文】

明亮的太陽將要出現在東方,照耀著我門前的欄桿神木扶桑。輕輕拍打著我的寶馬安步緩行,夜色漸漸消失露出曙光。我駕著龍車車聲隆隆如雷響,云彩為旗高高舉起舒卷飄蕩。長嘆一聲我將要奔馳天上,我心里猶豫遲疑又眷戀彷徨。日出的景象光輝燦爛令人心醉,觀看的人怡然自得流連忘返。繃緊琴弦對敲樂鼓,敲擊大鐘鐘架搖晃。吹奏橫笛竽笛聲相和,思戀靈巫賢惠又漂亮。舞步翩翩像翠鳥般輕盈,載歌載舞齊聲誦詩章。應著音樂旋律和著節拍,神靈紛紛前來迎接,多得遮蔽了太陽。青云做衣白霓做裙裳,高舉長箭射殺兇殘天狼。手持天弓準備返回西方,拿起北斗七星舀取醇香酒漿。握緊手中的馬韁繩高高飛馳,穿越幽黑的長夜急奔向東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中阳县| 佳木斯市| 盈江县| 合川市| 和平区| 西丰县| 永丰县| 邵武市| 郸城县| 罗山县| 吉水县| 图片| 天峻县| 东安县| 溧阳市| 安平县| 涪陵区| 永福县| 获嘉县| 寿宁县| 梅河口市| 乌拉特后旗| 体育| 那曲县| 星座| 砀山县| 乐亭县| 渝中区| 天祝| 东丰县| 扎囊县| 南涧| 万州区| 礼泉县| 嵊泗县| 泾川县| 漳平市| 巩义市| 阳泉市|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