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布魯克林 2008年7月29日
- 此時此地
- (美)保羅·奧斯特 (南非)J.M.庫切
- 3031字
- 2019-09-04 15:28:20
親愛的約翰:
你在信中所提到的,也正是我多年來思考良多的一個問題。關于友誼,我不能說業已形成自己前后一致的立場,但為回復你的來信——它讓我浮想聯翩,也勾起我許多的回憶——或許,我可以借此機會來試著清理一下我的思路。
首先,我把自己的話題限定在男性之間的友誼上,即男人之間的友誼,男孩之間的友誼。
1)是的,確實存在(如你所說的)透明而無矛盾心態的友誼,但在我的經歷中,這樣的友誼并不多。這大概與你所使用的另一個詞匯有關:沉默寡言。你說得對,男性朋友(至少在西方)往往“不談論對彼此的感受”。我把這話往前再推進一步:“男人往往不談論自己的感受,就是這樣?!奔偃缒悴恢雷约号笥训母惺?,或者他有什么樣的感受,或者他的感受為什么會是那個樣子,這時,你敢開誠布公地說你了解自己的朋友嗎?然而友誼長存,就在這樣未知的模糊地帶長存著,常常可以持續幾十年。
在我的小說創作中,至少有三部作品——《上鎖的房間》《巨獸》《神諭之夜》——都是直接描述男性友誼的,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就是有關男性友誼的作品。在每部小說中,凡在朋友之間總是有這樣一塊未知的真空地帶,這里就成了戲劇上演的舞臺。
生活中也有實例。在過去的二十五年間,我最親密的朋友之一——或許是我成年后關系最親近的男性朋友了——恰恰也是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最不愛說閑話的一位。他年長于我(大我十一歲),但我們有許多相同之處:都是作家,都狂熱地癡迷于體育運動,都有長久的婚姻,娶的都是非凡的女人,而且,最重要也是最難以解釋的是,對于人應該如何生存——成人的道德——的問題,我們有著某種難以言說但卻是共同的感受。然而,雖然我非常關心他,也一定會在他落難之際鼎力相助,但我們之間的談話,近乎全是清湯寡水般的平庸套話,沒有例外。我們交流的時候,要么簡短地嘟噥幾聲,回答也是某種近乎速記的語言,外人是難以理解的。至于我們的寫作(這可是我們兩個生活的原動力?。?,我們卻很少提及。
要說這位朋友究竟有多守口如瓶,這里有件小逸事。幾年前,他有一部新小說要出校樣了,我告訴他我十分渴望拜讀(有時候我們互相發送一些作品的原稿,有時候則會等待校樣),而他說我很快就會收到一本。過了一周,包含書的郵件到了。我打開包裹,翻看樣書,發現這是一本題獻給我的書。我當然被打動了,事實上是深深地感動了——但問題在于:我的這位朋友對此只字未提。哪怕是小小的暗示,哪怕是蛛絲馬跡般的征兆,都一無所有。
我想表達什么意思呢?我想說的是,我與這位朋友相識,卻不相知。盡管有這樣的未知地帶,他依舊是我的朋友,我最親愛的朋友。假如明天他走出家門去搶銀行,我會感到震驚。但是,假如我聽說他對自己的妻子不忠,在某個地方的公寓中包養了一位年輕的情婦,我會感到失望,但不會感到震驚。一切皆有可能,男人總會嚴守秘密,哪怕是對自己最親近的朋友也不例外。倘若我的朋友在婚姻中有不忠行為,我會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他失信于自己的太太,那是一位我非常欣賞的女性),但我也會感到很受傷(因為他并不信任我,這意味著我們的友誼并不像我此前想象的那樣親密無間)。
(恍惚之間靈感閃現。最美好、最長久的友誼都源于贊賞。這是維系兩人友情長盛不衰的基石。你贊賞一個人,是因為你贊賞他的所作所為、他的性格特征以及他通達的人情世故。這種贊賞之情,使他的形象在你的眼中得以提升,變得高大,最后把他擺在了高于自己的位置上。反過來,假如對方也贊賞你——那么他也會提升你的形象,使你變得高大,最后也把你擺在了高于他自己的位置上——這時,你們就處于絕對平等的狀態。你們兩個都奉獻多于收獲,也都收獲多于奉獻,而在這樣互惠的交流中,友誼之花便盛開了。儒貝爾[5]在《筆記本》(1809)中說過:“人不僅要交友,還要在內心深處維護友誼。友誼需要維持、關心和澆灌?!彼€說,“一旦失去了對朋友的敬意,其友誼往往也就失去了”。)
2)男孩之間。童年是我們生命當中最緊張的一個時期,因為那時我們所做的一切大都是人生當中的第一次。我在這里只提一段往事,而這段記憶似乎能夠強調指出:人在年輕的時候,甚至十分年輕的時候,友誼有著無限的價值。那個時候我五歲。我的第一位朋友——比利——闖入了我的生活,現在我已經想不起來他是怎樣闖進來的了。我只記得他性格古怪但無憂無慮,很有主見,在惡作劇方面極具天賦(而這恰恰是我極為欠缺的能力)。他有很嚴重的語言障礙,一開口說話就唾沫四濺,不僅口齒不清,還語句混亂,旁人根本聽不懂他在說什么——除了小保羅[6],在充當他的翻譯。那時的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消磨在新澤西州的郊區,在四周游蕩閑逛,尋找死去的小動物——主要是小鳥,有時候也能找到青蛙或是花栗鼠——然后把它們帶回家,掩埋在房屋周圍的花壇下面。我們會舉行莊嚴的儀式,架上手工制作的木質的十字架,不許大聲笑。比利討厭女生,拒絕在涂色書中描繪女性形體的畫頁上填色,而且,由于他最喜歡的顏色是綠色,他就自認為他的玩具熊的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也是綠色的。瞧,這就是比利!后來,到我們六歲半或者七歲的時候,他和家人搬到了另外一座城市。我傷心欲絕,那種難過如果不是持續了數月,也至少有幾個星期,我渴望見到我已遠走高飛的朋友。最后,母親心疼我,允許我給比利的新家打了一個很貴的長途電話。我們談話的內容我已記不清楚了,但我清楚地記得我當時的感覺,那番情景歷歷在目,猶如我還記得今天早晨我吃了什么早餐一般。那種感覺,只有后來在我的青春期,給自己愛戀的姑娘打電話時才有過。
你在信中把友誼與愛情區分開來了。我們很小的時候,在情欲生活開始之前,兩者沒有區別。友誼與愛情是一體的。
3)友誼和愛情并非一體。男女有別。婚姻和友誼也有差別。最后一次引用儒貝爾(1801):“不要選擇那些如果她是男人你就不會與之交朋友的女人為妻?!?
我在想,這真是個相當荒誕的說法——一個女人怎么能成為一個男人呢?——但這句話的重點,在本質上與你所引用的福特在《隊列之末》中的說辭頗為接近,他的話既風趣又異想天開:“男人是為了能和女人談談才和她上床的?!?
婚姻首先是一場對話,如果丈夫和妻子找不到一種成為朋友的方法,那么婚姻就難以維系。友誼是婚姻的組成部分,但婚姻則是一場不斷演化、對所有人開放的競賽,是一項不斷前行的工作,不斷要求人深入自己的內心并在跟對方的關系中重塑自我;與此同時,友誼則顯得純潔而簡單(我指的是,在婚姻之外的友誼),往往更安定、更文雅、更淺顯。我們渴望友誼,因為我們都是社會人,從生到死,注定要與他人一起生存,不過一想到即使是在最美滿的婚姻中,夫妻之間有時也要爆發沖突,有激烈的爭吵、頭腦發熱的辱罵、甩門而出、摔碎陶器等,這時候,人們很快就會明白,這樣的行為在友誼的雅室之內是無法容忍的。友誼意味著彬彬有禮、友好善良、情感穩定。對彼此大喊大叫的人,很難再繼續做朋友了。而丈夫與妻子則不同,他們雖然對彼此大喊大叫,但通常不會因此分道揚鑣——而且婚姻還總會很幸福。
男人和女人可以成為朋友嗎?我想是的。只要彼此沒有肉體上的吸引力就可以。然而,一旦性介入進來,平衡就會被打破,原有的一切都會煙消云散。
4)未完待續。但友誼的其他方面也需要加以探討:a)枯萎和凋零了的友誼;b)在并無共同旨趣的人之間所產生的友誼(工作上的友誼,學校里的友誼,戰爭中的友誼);c)友誼的同心圓排列:從知己密友,到不太親密但很喜歡的人,再到居住地遙遠的友人,還會有和藹可親的熟人等等;d)所有您在信中提到而我還沒涉及的情況。
致以來自炎熱的紐約的最熱烈的問候!
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