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入門2:匪夷所思的心理學實驗(暢銷2版)
- 李娟娟
- 1301字
- 2019-10-11 17:59:37
一分為二的大腦——裂腦人實驗
我們的大腦是一分為二的,即大腦的左半球和右半球。當左邊的眼睛注意到刺激物時,這種刺激會被右半球接受,表現在肢體動作上是左邊身體的動作。當我們右邊的眼睛注意到刺激物時,這種刺激會被左半球所接受,表現在肢體動作上是右邊身體的動作。
通過科學家的研究,我們知道大腦左半球的優勢在于語言、數學計算等邏輯性的思考;右半球的優勢在于空間結構的想象能力和感覺模式。
日常生活中,左半球和右半球同時對我們產生影響,而且它們之間是通過胼胝體相互聯系的。那么,當左半球和右半球之間的胼胝體被切斷時,會出現什么情況呢?這樣一來,我們的大腦就被徹底分成兩個不相干的部分,這個實驗被稱為“裂腦人實驗”。
參加實驗的是一名男子,他的胼胝體被切斷,大腦左右半球沒有聯系。實驗中,他的雙手被屏幕遮擋住了,也就是說他看不到自己的任何動作。男子凝視屏幕,左邊首先出現了“螺母”這個名詞,而且時間只有0.1秒。顯然,這個名詞刺激會被大腦右半球所接受,并且出現交叉的肢體反應,男子用自己的左手揀出了螺母這種物體。
但是稀奇的是,男子無法告訴別人自己揀出物體的名字,因為動作是在右半球的命令下做出的,而人類的語言能力依賴于左半球,所以男子無法說出“螺母”這個名詞。
其中,“螺母”這個名詞在屏幕上閃過的時間十分重要。如果超過0.1秒的話,那么被試就會通過眼睛的運動把這個信息輸入左半球,這樣被試的左半球和右半球就會取得聯系。具體表現就是,被試可以說出自己拿到的物體的名字,因為我們的左大腦是專門負責語言組織能力的。
后來,實驗者在被試所能看到的屏幕上顯示出了“hatband(帽帶)”這個名詞,只不過“hat”顯示在屏幕的左邊,被被試的大腦右半球所接收;而“band”則顯示在屏幕的右邊,被大腦左半球所接收。實驗者問被試所看到的名詞,被試的回答是“band”。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左半球負責語言功能,而被試的大腦左半球接收到了“band”的信息。盡管被試的大腦右半球也接收到了“hat”的名詞信息,但是卻無法表達出來。
延伸閱讀
1860年,法國醫生布洛卡首先發現人類大腦不同區域的功能。布洛卡對一個有語言障礙病人的大腦進行了解剖,結果發現病人大腦中左半球額葉外側有一處明顯的損傷。因此,布洛卡認為這個區域是專門控制人類語言的地方。并且認為,如果一個人的大腦右半球出現損傷,將不會影響他的語言功能。
20世紀40年代,有些科學家為了控制嚴重癲癇病患者的失控行為,會對這類病人實施割除手術,即把左半球和右半球聯系的胼胝體割除,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癲癇病從一處大腦擴散到另一處大腦,癲癇病的發作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這些患者左半球和右半球之間的聯系被切斷了,兩個半球之間不能進行信息的交流,而且肢體動作不會相互配合,因此這種人被稱為“裂腦人”。
這種手術之所以會得到推廣,是因為裂腦人的性格、情緒和一般智力都不會受到影響,而且能免受癲癇癥的糾纏。
但是這種手術依然會給裂腦人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例如,出現在裂腦人右側視野中的物體,只能在他的左半球中呈現,并且只能用右手去拿。如果是正常人,左手右手都可以拿,這是因為正常人的左半球和右半球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而裂腦人的大腦卻沒有這種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