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既得利益與社會變遷

既得利益這個概念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在美國曾被廣泛討論。著名經濟學家索爾斯坦·維布倫的著作集其大成。他把既得利益定義為一種“只取不予的非常權利”索爾斯坦·維布倫:《既得利益》,100頁,紐約,B·W·許布施·麥克姆尼克斯,1919。。這個定義似乎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因為是一種“權利”,它必定是建立在社會或社會制度之中的;第二,因為它是“一種只取不予的權利”,所以在某一社會制度中具有既得利益的人,除非他們再也難以維持下去,否則就永遠也不會放棄它。因此,著名社會學家威廉·F·奧格本說:

那些有著“既得利益”的人,通過現狀獲得特定優惠。而由于現狀變化他們的優惠很可能丟給別人,于是“既得利益”就會成為社會變遷的一種阻礙。威廉·F·奧格本:《社會變遷》,169頁,紐約,瓦伊金出版社,1938。

孔子以后,中國逐漸出現一個被稱為“儒家”或“儒生”的群體。這些人學習、傳授和發展六經或儒學。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試圖說服春秋時期(公元前721—前479)的諸侯,戰國時期的各國國王以及秦、漢的皇帝們,力求把他們的學說付諸實踐。西漢時期,他們漸漸取得勝利。當朝廷發現注重“忠君”思想的儒學對于鞏固和加強其統治非常有助益的時候從這個意義上說,主張君主專政的法家也是同樣有用的。但是,由于其他種種原因,秦朝重法家卻二世而亡,給了儒生們以重要口實,去說服漢朝的統治者們貶低甚至取消法家學說。,儒生也就逐漸從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好處,并且形成一個社會階層。漢武帝時期,他們成功地爭取到通過考試可以免除賦稅、徭役和兵役。他們還力圖壟斷官僚階層,并且至遲在漢元帝(公元前48—前32)時期已基本成功。從那時起,皇族和儒生就都在儒學中具有很強的既得利益。東漢光武帝(25—58)積極鼓勵經學研究,并且禮遇布衣儒生以保證皇室的安全,這更提高了經學研究的實用價值。隋、唐時期,通過建立科舉制,更加正式地把統治階級的既得利益制度化在儒學之中。到了宋代,允許儒生犯罪可以要求緩刑。明、清時代,儒生被授予更多其他特權。作為回報,他們則不斷地努力為儒家經典作注,為皇權辯護,使皇權神圣化,并擴展皇權。

除此之外,為了以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而維護和增加他們自己的利益,也是從漢朝開始,皇室和儒生共同攜手壓制其他的學說和社會群體;并且除了從晉到隋這一段時期之外,他們一般來說都是成功的。這種統治階級各個組成部分的既得利益高度統一的社會分層結構,使得統治集團的這種既得利益成了社會變遷的一個強大的阻礙力量。

因此之故,中國2000年來的朝代更替,所改變的只是各個王朝的姓氏,社會總體結構,特別是建立在儒學之上的政治體制,卻一次又一次地完善起來。舊的家族和個人被排除出儒家階層,新的家族和個人又擠進來,而這個階層本身,卻綿延不絕,而且不斷增強(從晉朝到隋朝這段時期較弱)。只要這種社會分層結構存在一天,任何與儒學相?;虿煌氖挛锞筒豢赡艿脛?。例如,儒學禁止言“利”,因此工、商的知識和技術只要剛一抬頭,就會受到壓制。最近約300年間對工、商的壓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正是這樣,儒學才得以在中國維持統治兩千多年。追溯這種統治過程的各個不同階段,揭示體現于其中的人群的既得利益,探尋調節并使之延續不斷的力量以及最后導致它解體的原因,是從制度的角度、著重以既得利益作為社會變革的阻力,寫出儒學統治的自然史。

我們所說的“社會變遷”,指的是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者在內的文化變遷。而本書將側重于非物質文化方面,因為我們討論的主要是知識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朝阳区| 库尔勒市| 工布江达县| 邵武市| 阳江市| 双峰县| 宁明县| 自治县| 陕西省| 九龙县| 民县| 介休市| 突泉县| 五家渠市| 古丈县| 如东县| 化隆| 水城县| 文成县| 黄大仙区| 西充县| 运城市| 贺州市| 和林格尔县| 榆中县| 定南县| 双流县| 巴林右旗| 鄂州市| 唐海县| 望都县| 闵行区| 鄢陵县| 彰化县| 旅游| 阿荣旗| 原阳县| 秭归县| 亳州市|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