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活動的效率(修訂版)(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 郭湛
- 3548字
- 2019-11-29 18:32:53
四、人的活動效率的歷史性
如前所述,人的活動效率是一般物質運動效率演化鏈條上的一個環節,是自然界的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人的活動效率一旦從普通的自然界的物質運動效率中分化出來,形成不同于其他動物活動效率的獨立表現,它作為人類活動的實際關系也是歷史性的。
人的活動效率的歷史性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從橫的聯系上看,人的活動效率的現實存在具有歷史的特點。換句話說,現實的具體的人的活動效率是一種歷史性的存在。另一方面,從縱的關系上看,人的活動效率的實際發展也是歷史性的過程。在這種歷史的發展中,人的活動效率呈現出有規律性的變化。
現實的人的活動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活動,這種歷史的活動的效率必然帶有特定歷史時代的特征。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人的活動效率這一關系范疇同時又是個歷史的范疇,反映著人的活動的特定的歷史關系。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活動的人作為主體的發展程度,特別是人的認識和實踐的現實能力,以及他所能運用的中介手段和具體面臨的客體狀態,綜合構成一種歷史性的關系,規定了人的活動效率的歷史性質。
同時代的不同人的個體及其活動效率,如果僅僅在這些個人之間加以比較,其差別也許看起來非常之大。但如果從整個社會、時代的歷史性特征來看,這種差別通常只能算是該種歷史條件下在人們活動效率總的狀態以內具體變化幅度的某種差異。與不同歷史時代之間人在活動效率上的巨大差別相比,同一歷史時代的人們在活動效率上的差異有時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強調人的活動效率的歷史性特征,使我們有可能看清在一定的歷史時代或社會狀態下人們活動的效率狀態的基本色調,并不意味著只能用一種顏色去勾畫這一社會圖景。單純用一種色彩標志人類歷史的所謂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和黑鐵時代,未免過于簡單化。對于人的活動效率在橫的聯系上的歷史性,不能僅僅從其整體的共性方面去理解,還應從其個體的個性方面去理解,將這種歷史性如實地看作是共性的成分與個性的內容的辯證統一。這樣,在具體地對人的活動效率進行這種歷史分析時,才不至于走向某種片面性的極端。
從社會整體的意義上講,人的活動效率的發展顯然是一個歷史的過程,這也是人的活動效率的歷史性的重要方面。人的活動效率的發展是一個有序的過程,其間包含著某種歷史的邏輯即規律性。回顧人類活動的歷史,對這種貫穿著發展的規律性的歷史過程大致可作如下的描述:
一般說來,人首先總是致力于發動自己本身所蘊含的自然力,增強活動的準確性和力量,力求加快活動的節奏,使這種活動更有效率。原始狀態下的人類剛剛從狹義的動物界中分化出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還是作為自然界的存在物來活動的。他們增強活動效率的方式,主要集中在自己的自然軀體的力量和技能方面,表面看來與動物沒有多大差別。但這在動物那里是無意識的、本能的活動,而在人這里則是從朦朧到自覺的意識支配下的努力,此種區別帶有本質性。人的有意識的努力顯著地提高了人的活動效率,并因此而使人由對于自己肢體和器官的功能性要求轉向尋求身外的代用物。
其次,人意識到自己的自然肢體和器官的局限性,力求克服這種局限性。人從直接利用現成的自然物發展到不滿足于自然物的現成狀態,試圖以自己的實際活動改變自然物,制造并使用工具,借以延長或強化人的肢體和器官。這是人真正成為人的歷史性標志,也是人的活動效率發展中的重大飛躍。此后,在人類活動中,人們越來越經常地、大量地制造和使用工具,不斷改進工具系統,穩定地推動了活動效率的提高。
第三,人們結合為有組織的社會群體,在活動中進行一定的分工與協作,使群體的人有可能像一個人那樣協調地進行統一的活動。人類最初的有組織的分工與協作,也許應當看作是對人自身活動的一種模仿,是個人肢體和器官的自然分工在群體或社會水平上的再現。這樣做的結果,在整體上大大改善了人的活動效率狀況。
第四,人們開發自身的自然能源遇到難以逾越的界限,于是轉而尋求其代替物,積極發現和開發外部自然界的能源。這樣就使人的活動效率關系從人與自然物的能量變換轉向自然物之間,或轉向第一自然與第二自然即人化自然之間的能量變換。人以自己的活動所能引起的能量變換的增長,加強了人類改造自然以達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從而提高了人的活動效率。
第五,人反觀自己的活動,注重對人的活動的管理、控制和調節,使人的活動過程趨于合理化、優化、經濟化。這樣做的結果是,相對減少了活動投入而增加了活動產出,使人的活動效率得以增長。
第六,人的注意力返回到自身,意識到造成人的活動效率的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本身。人的狀況決定人的活動狀況,人的活動狀況決定人的活動效率狀況。人們意識到改造自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力圖全面地開發人的智力資源,提高活動主體的素質,改善社會關系結構,從而增強人的活動效率。
以上所述的歷史過程,只是一個大概的輪廓和順序,并不一定構成嚴格意義上的先后次序。或許至多只是在某種發生的意義上的順序,一經產生出來并延續下去,形成綜合的系統聯系,就不再有什么先后之分了。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所有這些都是在具體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實現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作為資本關系的基礎和起點的現有的勞動生產率,不是自然的恩惠,而是幾十萬年歷史的恩惠。”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人的活動能力和手段越來越得到增強,人的活動效率也由于某種累積效應而在總體上呈現出一定的加速度趨勢。現代科學技術的長足進步和人類社會組織的逐步完善,為人的活動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可能性空間。
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人們有可能逐漸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讓智力活動、創造性活動在人的活動效率的天平上越來越有分量。這種歷史性的變化的社會意義是難以估量的。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意味著生產同量勞動產品的勞動時間的節約。正像馬克思所指出的,“節約勞動時間等于增加自由時間,即增加使個人得到充分發展的時間,而個人的充分發展又作為最大的生產力反作用于勞動生產力”。這里所說的“勞動生產力”其實就是勞動生產率,即作為人的活動的最重要部分的物質生產活動的效率。
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與其他各種活動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在協調的社會運行過程中,物質生產活動的效率與其他各種活動的效率相互推動,構成一種良性的系統相互作用。反之,在不協調的社會運行環境中,物質生產活動的效率與其他各種活動的效率相互拖累,以致出現惡性的相互制約。社會主義社會所要努力造成的,正是這樣一種在人的各種活動效率上良性相互作用的社會機制。這一歷史任務只有在人的活動及其效率的歷史發展中才能完成。
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共始終的人的活動效率的歷史性,是伴隨時間的一維流逝而顯現出來的人的活動效率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狀態的獨特性,是它在持續的歷史過程中的變化的不可逆性。人的活動效率的這種歷史性,直接來自于人類社會存在和演化的歷史性,從而也來自于人的活動的實際進程的歷史性特點。當然,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自然界本身也是有歷史的,自然界的物質運動也具有歷史性。如果把整個世界視為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那么,有限的人類歷史過程不過是無限的自然歷史過程中的一小部分。
但是,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直接相關的畢竟是人的實際的歷史性活動,是人作為主體通過自己的活動而與之發生聯系的客體世界。與歷史性的主體的歷史性的活動相關的客體,也作為屬人的世界或人化的自然而被打上歷史性的印記。處于這種歷史性的關系之中,并作為人的活動所涉及的各種歷史關系之綜合的人的活動效率,它的歷史性是一種本質的屬性,既包括其一般性的本質,又包括其特殊性的本質。因此,人們在認識自己活動的效率時,首要之點即在于要具體地了解人的活動的歷史條件和歷史特點,歷史地看待和分析這種活動的效率關系,從具體的歷史的關系中尋找改善人的活動、提高活動效率的現實途徑。
人的活動本來就是歷史的活動,是歷史過程中的人的活動,這種活動的效率不能不受一定的歷史條件的制約。然而也無須由此得出消極的、機械的歷史決定論的結論,認為人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絲毫不能有所作為。我們不會忘記,人是自己活動的主體,人的活動依賴于一定的歷史條件,同時人又以自己能動的活動改變舊的歷史條件,創造新的歷史條件。人的歷史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由人自己創造的。標志著人的歷史活動水平的人的活動效率,就是在人們利用、改變和創造歷史條件的過程中逐步得到提高的。
人的活動效率的提高是一個歷史性的過程。人的活動作為各種物質運動之綜合的過程性,內在地規定了人的活動效率發展的歷史性,規定了特定的人的活動效率的具體的、歷史的性質。人的活動效率的綜合性和歷史性是一致的,這是一種綜合的歷史性或歷史的綜合性。只有在這種綜合性和歷史性統一的坐標系中,我們才能捕捉住由一般物質運動效率演化而來的作為關系范疇的人的活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