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外商直接投資機理與效應:基于物流產業特征的研究作者名: 王楊本章字數: 1480字更新時間: 2020-08-20 16:03:00
1.1.3 本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
1.外商直接投資促進物流產業發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家商務部于2007年10月31日公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以下簡稱《目錄》)。《目錄》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創新利用FDI方式,優化利用FDI結構,發揮利用FDI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的要求,引導外商投資方向的重要政策措施?!赌夸洝沸抻喼饕婕拔宸矫娴膬热?。其中的一個方面即服務業領域,指出了在全面落實中國加入WTO時的承諾的同時,積極穩妥擴大開放,增加“承接服務外包”、“現代物流”等鼓勵類內容。2009年3月10日,國務院頒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繼續推進物流業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充分利用WTO、自由貿易區和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等平臺,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相互進一步開放與物流相關的分銷、運輸、倉儲、貨物代理等領域,特別是加強與日韓、東盟和中亞國家的雙邊和區域物流合作,開展物流方面的政策協調和技術合作,推動物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加強國內物流企業同國際先進物流企業的合資、合作與交流,引進和吸收國外促進現代物流發展的先進經驗和管理方法,提高物流業的全球化與區域化程度。加強國際物流“軟環境”建設,包括鼓勵運用國際慣例、推動與國際貿易規則及貨物代理物流規則接軌、統一單證、加強風險控制和風險轉移體系建設等。建立產業安全保障機制,完善物流產業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梢?,國家將進一步加大中國物流業FDI的引進力度。大量外資的進入勢必會對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產生影響。因此,研究物流產業FDI的機理和效應問題,對中國物流產業FDI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2.物流產業外商直接投資推進中國物流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國內物流企業背景各不相同,既有從制造業中剝離出來的,也有從倉儲或運輸企業轉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其中大多是以傳統的運輸、倉儲、貨代為起點發展起來的,這些企業在服務意識、服務功能上還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據《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統計,2007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為18.2%,2008年為18.3%,而發達國家一般為10%左右。中國物流產業結構比較低級,亟待優化升級。而跨國公司的技術水平、管理模式、營銷能力、資金能力和企業規模在中國物流市場各個層次和不同渠道中大多比國內物流企業水平要高,因此,物流產業FDI可以提升中國物流產業結構,具有明顯的結構效應。而物流產業FDI的溢出效應和示范效應可以優化中國現有物流產業,改善全社會物流運行效率偏低和專業化物流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對中國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構建比較合理的物流體系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中國物流市場規范化運營、人才培養、提高物流服務的組織化和集約化程度意義也十分重大。
3.轉型時期物流產業外商直接投資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國際發生金融危機和后來的歐債危機的陰霾下,國內經濟高速發展30多年所積累的問題又集中出現,這對中國經濟造成了雙重壓力,使得國內經濟下滑,通貨膨脹節節攀升,企業發展環境日趨惡化,FDI增幅趨緩。中國經濟必須轉變發展方式才能成功抵御國際風險,也只有通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軌,才能成功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使國家經濟進入到更高層面發展。物流產業是國內經濟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是擴大內需的重要保障。物流產業的發展,一方面需要國家、地方以及民間的投資,另一方面也需要跨國資本的投入,以優化中國物流產業結構,增強保障能力。因此研究物流產業FDI的機理和效應,對中國制定FDI政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總之,對物流產業FDI的研究,對中國制定物流產業的發展政策,推動物流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克服當前國內外不利影響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