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8 遺產=金錢——金錢并不是最好的遺產,最好的遺產是家風

現在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最好的遺產是什么?是金錢嗎?是房產嗎?先不著急回答,來看一下比爾·蓋茨的故事。

2008年6月27日,《財富》雜志富人榜名列第三的比爾·蓋茨結束了他在微軟的最后一個全職工作日。離職一周前,他告訴英國廣播電臺晚間新聞的主持人,要把580億美元的財產全部捐給他與妻子名下的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當時,比爾·蓋茨說:“我們決定不留給我們的孩子,全部捐出去,以最能夠產生正面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

如果說金錢是留給孩子的最好遺產,比爾·蓋茨為什么不這樣做?他認為,對于一個將要在人生階段揚帆起航的孩子而言,擁有很多不勞而獲的財產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一個孩子的潛力與他出生的貴賤和貧富沒有關系。孩子如果因為過多的財富而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反而會消磨意志和斗志。如果再染上惡習,即使有一座金山也會坐吃山空。

蓋茨的舉動很值得為孩子留金錢遺產的父母反思。當今社會,很多父母為子女留下財富之后撒手人寰,而子女們在父母尸骨未寒之時,就開始為分遺產而爭得面紅耳赤、惡語相向,甚至走上法庭;有多少父母活著的時候甘愿讓子女啃老,擔心自己走后孩子無處可啃,就為孩子存錢以備以后不會餓死街頭;有多少富貴的父母為孩子留下了大筆金錢,孩子吃喝玩樂,盡情享受,最終還是落魄潦倒。

如果父母沒有為孩子留下錢財,那兄弟姐妹之間還會因為分遺產而冷面相對嗎?如果父母不為啃老的孩子留下錢罐,孩子是不是會在被逼無奈之下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如果父母沒有用金錢為孩子的貪婪做鋪墊,孩子會不會斗志昂揚地為自己的人生努力奮斗,最后幸福快樂而非貧窮落魄?

當然,不是所有拿到金錢遺產的兒女都走上了紛爭、貪婪、享受的道路。也有很多兄弟姐妹感謝父母的恩德,用金錢幫助困難的手足,或者創業,或者合理規劃、從長計議。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金錢并沒有好壞之分,要看兒女如何去利用。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們不要因為獲得錢財而打鬧紛爭、吃喝玩樂、墮落迷失,就要把最好的家風、德風留給孩子。而家風、德風是什么?是孝悌忠厚、勤勞節儉、團結友愛、堅忍不拔……如果孩子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品質,就不會讓金錢成為兄弟反目成仇、自己享樂墮落的元兇。

明朝著名學者管東溟曾這樣勸諫世人:“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是啊,父母為孩子留下金錢,孩子未必能好好利用;父母為孩子留下書籍,孩子也不一定能好好研讀;不如留下好的家風、德風,孩子一定能夠傳承。那么,父母如何做才算把最好的遺產留下了呢?

讓孝悌之風代代相傳

一個家庭得以興旺的根本不是擁有萬貫家產,而是家庭成員懂得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如果孩子明白父母為我留下錢財,是希望我能好好利用,念在父母的一片恩德,就不會拿著錢去享樂揮霍。

《弟子規》中言:“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意思是,兄弟之間的和睦本身就是孝順父母的表現,沒有哪個父母愿意看到兄弟反目;同時,如果能把錢財物品看輕一點,少計較一些,兄弟之間就不會因為錢財產生怨恨。如果父母把這個孝悌的教育教給孩子,孩子就算繼承了千萬家產,也不會因此落得悲慘境地。

在家風傳承方面,曾國藩可謂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諄諄告誡兒子:孝敬父母、友好兄弟是一個家庭的吉祥之兆。如果兄弟之間和睦相處,孝順父母,雖是貧窮無名的人家,以后也會興盛;如果兄弟不和,不孝順父母,縱然是名門貴族,也有衰敗的一天。

因此,父母在考慮給孩子留遺產前,先要把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德行做出來,教給他。因為,孝悌之風才是一個家族可以代代相傳的寶貴遺產,甚至可以說,孝道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動產。

讓勤儉成為良好的家風、德風

勤勞和節儉是一個家庭創造財富和守住財富的根本保障。一個家庭縱使有一座金山,如果后代不懂得用勤勞去換取財富,或者一味地奢靡浪費,遲早會揮霍一空。這正應了一句古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殷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奢侈作風可謂“流傳至今”。繼位后不久他就讓工匠做了一雙象牙筷子。他的大臣箕子看到后就預見到國家將亡。因為配得上象牙筷子的器皿絕對不是泥土燒制的,只有犀牛角制成的碗和白玉制成的杯子才能與之相配;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只能盛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的時候不可能穿粗布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如此下去,國家將因君主的奢靡而亡。結果的確如箕子所料。

我們也常常聽到一句話: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完整的表達是:“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而當今社會基本上是富不過二代,甚至連富一代都保不住。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不懂得勤儉。當孩子尚未養成勤勞節儉的習慣時,過多的金錢會使孩子變得懶惰,更會使孩子陷入奢華而不能自拔。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厲行節儉,不要認為買一個昂貴的商品沒關系,殷紂王不就是從一雙象牙筷子開始進入奢靡的嗎?人的欲望就是個無底洞,只要進入這個洞,下面就不會見底。父母平時在衣食住行方面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節儉意識,在工作事業中要勤奮努力,也要讓孩子從小就傳承勤儉的家風。

提高教育意識,培養自力更生的孩子

有一位男士35歲,在家啃老已足足15年。他的父母現在不斷存錢作為他們百年之后留給兒子的遺產。其實,這對父母都懂得孝敬老人,友愛兄弟,不但勤勞而且節儉。但是,他們能為兒子留下的最好遺產只有錢財。因為兒子多次嘗試打工,多次退縮,久而久之,干脆以身體不適為由在家啃老。這對父母盡管做到了孝悌勤儉,但是這么好的家風在兒子身上毫無用處。原因在哪里?

回顧這位35歲男士20歲之前的經歷,可謂生活在溫室里。父母很少給他鍛煉的機會,從不讓他干家務,更不放心讓兒子獨自出門辦事。只要兒子在外遇到不順,父母就認為是社會環境太差,從不在兒子身上找原因。漸漸地,兒子不但好吃懶做,而且一在外面碰壁就埋怨社會太亂。如今,他不但沒有把父母勤勞節儉的優秀品質學到手,消極抱怨反而學了不少。于是,只能在家啃老。

這對勤勞的父母怎么會教育出好吃懶做的孩子?就是因為對孩子的教育意識較差,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顧著把他在身體上養大成人,而沒有注意到在精神上他也需要長大。而精神的成長跟生活的實踐是分不開的。所以,父母除了以身作則,一定要讓孩子在實踐中養成勤勞的習慣,讓孩子從小懂得自力更生的重要。同時,培養孩子用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的各種境遇。這樣,孩子能夠用雙手創造財富,就不至于讓父母無奈地把錢財作為遺產了。

教育啟示

“把良好的家風、德風傳給孩子”這句話好像在這個經濟型的時代已經不時興了。但是,父母要冷靜下來想想,縱使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孩子也要有能力守住。而這個能力靠什么支撐?靠家風、德風。因此,父母要把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勤勞節儉的道德品質傳給孩子。同時,父母除了以身作則,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讓孩子真正用自己的行為傳承家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庆云县| 永德县| 永修县| 长白| 岳西县| 达拉特旗| 炎陵县| 容城县| 晴隆县| 朔州市| 鄂托克旗| 理塘县| 夹江县| 泾源县| 陇南市| 金堂县| 临邑县| 信阳市| 正宁县| 浦北县| 乌拉特中旗| 堆龙德庆县| 汉川市| 浦江县| 罗田县| 梧州市| 宁海县| 卢湾区| 湖南省| 南和县| 文登市| 灵川县| 龙井市| 民县| 永嘉县| 奉节县| 孟连| 习水县| 紫阳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