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烽火家書抵萬金(代 序)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代詩人杜甫的這首《春望》曾使多少人感動不已,而“家書抵萬金”更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家書是古往今來人們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它在溝通思想、表達情感方面具有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家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文學、史學、美學、書法、禮儀等元素于一體,承載著十分厚重的歷史和文化信息。

不可否認,任何一封家書都帶有時代的特征,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寫就的家書,其時代感就更加突出和鮮明。當翻開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合作編撰的《抗戰家書》的書稿時,立即感到戰爭的硝煙撲面而來。從那些家書的字里行間中,我們體會到那時的人們因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而遭受的傷痛,體會到因傷痛而產生的憤怒,從而理解了因憤怒而進行的堅決的抗爭,進而理解了由抗爭而生出的必勝信念和在偉大的實踐中的心路歷程。有哪種文獻比這些家書更能如此深刻地反映戰爭中人們的體驗與情感呢?

從該書選編的家書來看,早的寫于九一八事變發生后不久,晚的寫于抗戰剛剛結束,涵蓋14 年中國抗戰的全過程。內容上既有熱血男兒從沙場寫給親人的絕筆,也有嚴父慈母對子女的叮嚀;既有同胞兄弟之間的默默心語,亦有戀人之間的款款深情……特別是那些毅然走上戰場的抗戰勇士,他們以樸實的語言、純真的情感,抒發了他們發自內心的愛國愛家的赤子之心,抒發了他們為民族解放和為家園安寧而甘愿奉獻青春的壯志豪情。

“我政府早具決心,抗戰到底,不問境遇如何,決不作城下之盟。在我們當此國難,身為軍人,只好本政府之策略,繼續不斷努力殺敵,來盡匹夫之責。”

“我在外,大家都是為著抗日的,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庭,為著自己的未〈來〉做事!”

“現在兒就要離開大別山,走上最前線消滅敵人,保衛中華,望雙親不要悲傷掛念。兒為偉大而生,光榮而死,是我做兒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

“現在我們的國家真正危險極了,南京、上海、蘇州等這些地方都被日本占去了,要快到漢口來了。不過他恃其武力,野蠻橫占,我們大家都覺悟,抗戰到底,不要為他武力而屈服,總會得到最后勝利的。”

這一段段的內心獨白不僅記載了那段血與火的歷史,而且承載著民情,為后人深入而全面地認識、研究那個時代,提供了新的史料和新的視角。一封家書見證一個時代,是民間家書獨有的價值體現,正所謂“小人物,大時代”。

《抗戰家書》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展現了英雄人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盡管都是一些小故事,但生動、鮮活,且鮮為人知,如左權、吉鴻昌、戴安瀾、蔡炳炎等人的家書,將其俠骨柔腸的另一個側面展現給讀者,這是散落在民間的名人家書獨具的資源,正所謂“大人物,小故事”。

《抗戰家書》中選載的每一封家書都包含著修身、齊家、禮儀、教化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許多家書通篇閃耀著追求真理,爭取公平與正義,講求誠信友愛,提倡無私奉獻等傳統文化價值的光輝。體現中國文化的本質和中華民族道德的精髓,是民間家書的重要特色,正所謂“小家書,大文化”。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光輝的一頁,挖掘抗戰時期的家書,對于抗戰歷史的研究、彌補文獻的不足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我衷心希望以出版《抗戰家書》為契機,能夠使更多的人重視對抗戰家書一類資料的搜集和整理,為抗戰歷史研究開辟一個新的領域。

步 平

2007 年6 月一稿

2015 年4 月二稿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會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双辽市| 丰城市| 阳原县| 乾安县| 剑阁县| 黄石市| 莱西市| 濮阳市| 广饶县| 承德县| 金堂县| 永胜县| 扶沟县| 明光市| 台中市| 乡城县| 万年县| 林西县| 西青区| 昌宁县| 嘉祥县| 张家港市| 翼城县| 江孜县| 长春市| 鹤庆县| 平顶山市| 阳泉市| 马边| 襄城县| 六盘水市| 安溪县| 神木县| 宁化县| 宜良县| 六盘水市| 贡嘎县| 彰化县| 大田县|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