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政協籌備會工作的難忘經歷

王仲方1949年,我作為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秘書處副處長,親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全過程。因此,每逢國慶佳節,我的心情都特別興奮。

眾星燦爛,群賢畢聚

1949年9月21日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經過民主討論,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簡稱《共同綱領》),通過了國旗、國歌、國徽方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國內少數民族、海外華僑的代表。代表們共聚一堂,共商國是。這次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舉行與新政協籌備會認真周密的準備是分不開的。

1949年6月,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成立。籌備會的第一件大事,是接待從國內和海外趕來參加會議的代表。國內黨政軍民各團體已經各自組成代表團,有自己的住處。各民主黨派、民主人士、海外華僑代表,有的已先到達東北解放區,有的在各地解放后陸續抵達,有的從香港、臺灣甚至國外幾經周折到北平。他們多數住在北京飯店。籌備會的同事們懷著喜悅心情隆重、熱情接待每一位代表。特別重要的代表,如宋慶齡、程潛是毛澤東親自到車站迎接的,張瀾、陳嘉庚等人是周恩來、聶榮臻、羅瑞卿等人到車站迎接的。

大家都想一睹這些舉世聞名、景仰已久的名人風采。我在籌備會秘書處,有幸優先享有這些機會。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入口設有簽到處,我作為秘書處負責人,同工作人員一起招呼代表簽到,這是我經歷的最激動的時刻。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林伯渠等率領的中共代表團住在中南海,他們來得早。毛澤東第一個在簽到簿上用毛筆寫下自己的名字。他面帶笑容,心情愉快,“毛澤東”三個字寫得更加莊重和流暢。簽字后他還同工作人員微笑示意才進入會場。

接著,十分吸引大家目光的是宋慶齡。她從住處乘車而來,下車后即由羅淑章、沈粹縝(鄒韜奮夫人)陪同,踏上懷仁堂的臺階來到簽到處。宋慶齡當年已56歲,但步履輕快,莊重和藹,激動而不外露,令人敬重。也許是參加這樣隆重的大會讓她很激動,宋慶齡簽字時抿著嘴唇,好像有些緊張。先來的代表和工作人員都擠在門口,爭相目睹這位有“國母”之譽的孫中山夫人的風采。

受到人們關注的還有“七君子”中的沈鈞儒、史良、章乃器、沙千里。沈鈞儒雖然年長,胡子又長,但走路和上臺階比別人都要輕快,我想可能是他平時打太極拳練功的原因吧。

人們還關注不久前國共和談破裂后,毅然脫離蔣介石政府的國民黨和談代表張治中、邵力子、黃紹竑等人。邵力子情緒特別好,不斷含笑與朋友打招呼。

郭沫若、黃炎培、章伯鈞、羅隆基、馮玉祥夫人李德全,以及不久前與中共達成和平解放北平協議的傅作義,都受到大家的特別關注。

梅蘭芳也是最受矚目的人之一,著名演員周信芳、袁雪芬、白楊、金山也受到人們的關注。

我平時愛好文學,特別注意茅盾(沈雁冰)、巴金、丁玲、冰心、曹禺等人。看到魯迅(周樹人)的弟弟周建人時,發現他的臉型特別是嘴唇上留著的胡須,同他哥哥非常像。

我也見到了梁漱溟和張申府的夫人劉清揚,我當年聽過他們的講演,多年不見,他們依然如故。

我還見到了一位奇特的代表。這位代表60歲左右,身穿深色西服,戴著禮帽和一副深色眼鏡,由李克農親自陪同。他直趨而入,也不簽到,看得出是一位有特殊身份的代表。他是誰呢?后來才知道,他就是國民黨原上海警備司令、赫赫有名的楊虎。在白色恐怖時期,他曾指揮殺害過多名共產黨員。他怎么會出現在政協會議上呢?我好奇打聽后才知道,他是安徽人,與李克農同鄉。李克農在上海地下黨特科工作時,利用同鄉關系爭取過他,并與他建立過秘密聯系,他給共產黨提供過情報,特別是在解放上海的戰役中提供了幫助。聽說,當時蔣介石對上海控制很嚴,認為萬無一失,卻不知道共產黨解放軍的秘密電臺就設在楊虎家中,他為解放上海立了大功。在上海解放初期,國民黨潛伏特務十分猖獗,楊虎也對我們打擊土匪特務提供了協助。對于楊虎成為政協特邀代表,當時我頗為感慨,中國共產黨真是寬大為懷,不計前嫌,做到了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人。

另外,我記得還有一位特邀代表楊杰將軍,他是國民黨著名軍事教育家、陸軍大學校長,可惜在政協開會前夕在香港被特務暗殺。

精彩開幕,揭開歷史新頁

政協預備會和正式會的全體會議,都是在中南海懷仁堂大廳舉行。出席政協會議的新疆代表團,由當時新疆的革命武裝領導人組成,在乘飛機赴北平出席會議時,飛機失事,全部遇難。重新組織代表團后,由賽福鼎率隊出席會議。在會議開幕時,賽福鼎代表新疆各族人民向毛澤東獻上維吾爾族的帽子和袍子,毛澤東欣然接受,并在臺上當場穿上象征民族團結的美麗長袍,戴上繡花帽子,全場響起長時間熱烈的掌聲。

在1949年6月15日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少數民族和海外華僑公認的團結奮斗的政治基礎,也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政治基礎,就是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并選舉代表共和國的民主聯合政府,使我們的偉大祖國走上獨立、自由、和平、統一和強盛的道路。

毛澤東說:“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涉。”毛澤東最后用濃重的湖南口音滿懷激情地高聲講道:“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講到這里,全場起立熱烈鼓掌,同毛澤東一起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民主聯合政府萬歲!全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宋慶齡在開幕式講話時用的是上海方言,我們盡量把擴音器的聲音放到最大。看著主席臺正面懸掛著和毛澤東并列的孫中山的畫像,宋慶齡深情地說,孫中山畢生奮斗的理想終于看到曙光,她的心情同大家一樣,是激動的、充滿希望的。這中間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插曲。正當宋慶齡講話時,突然停電,把我和會場工作人員都急壞了。那時北平解放不久,各種設備,當然也包括電力設備,陳舊不堪,雖經會前各有關部門同心協力維修以保證會議用電,但還是出了差池,幸虧停電時間不長。停電期間,全場寂靜無聲,電源恢復,宋慶齡接著從容講話。她講完后,大家報以更加熱烈的掌聲。我和在場工作人員深為感動。之后,經過各方的努力,停電這類事情再也沒有發生。

民主討論,求得一致

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制定并通過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民主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選舉產生主席、副主席,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討論《共同綱領》的重點是“序言”和“總綱”。“序言”開宗明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政治基礎,并制定以下的共同綱領,凡參加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各單位、各級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均應共同遵守。”“總綱”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有思想、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訊、人身、居住、遷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權”;“保護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及其私有財產”。《共同綱領》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于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國家機關,必須厲行廉潔的、樸素的、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工作作風,嚴懲貪污,禁止浪費,反對脫離人民群眾的官僚主義作風”。

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會議事先征求各界人士意見,征集到各種設計方案數十種,印發代表民主議論。最后選定五星紅旗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討論國旗說明時,原說明詞說一顆大星帶四顆小星,邵力子認為中國舊社會把小老婆稱作小星,用在國旗的說明詞中不妥,建議修改。國旗經民主討論通過之后,會議秘書處已準備好一面紅旗,由4位工作人員各執一角,在臺上展示,全場熱烈鼓掌。

在討論國歌時,比較一致地認為應該選用全國人民熟悉的《義勇軍進行曲》,理由是這支歌在革命斗爭中成為動員群眾奮勇抗戰的號令。討論中有代表提出,現在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已被打倒,中華民族已經不是處在“最危險的時候”了,再唱它有些落后于時代,建議修改歌詞。會議工作人員把不同意見反映給大會主席團,主席團也進行了認真討論。最后,毛澤東說,現在革命是勝利了,已經不是過去所處的最危險的時候,但是,我們在前進路上還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保留原來的歌詞,教育全國人民永遠保持警惕是十分有益的。大家同意這個說明,一致通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國徽也征集了許多方案并印刷成冊,發給代表審查選定。會議討論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北京;紀年改為公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名,開始醞釀時,有人提出定名“中華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簡稱中華民國)”。經討論后一致認為名字太長,叫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很好。

選舉主席和副主席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最后一天,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和主席、副主席。誰來擔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主席,大家早已認定,只有毛澤東能享此最高榮譽。我們按照代表預選出的候選人名單印出選票,分別送到每個代表的面前,代表們認真地投下莊嚴的一票。會議選出幾位代表作為監票人,嚴格監督選舉的全過程。投票后,會議短暫休息,我們工作人員在大會會場旁邊的小會場開票,數來數去,發現毛澤東少一票,這大出我們工作人員及監票人的意料。于是又重新計票,結果仍然是毛澤東少一票。大家認為這很可能是某投票人一時疏忽,忘記畫票,可以作為廢票,讓毛澤東全票當選。但是我們不敢擅自這么做,立即找到周恩來,向他匯報了這個情況,請示怎么辦。周恩來考慮后,也不敢決定,就向毛澤東請示如何處理。毛澤東聽后說,代表們有權選毛澤東,也有權不選毛澤東,缺一票就缺一票,沒有關系。毛澤東這么說,給我們工作人員解了圍,但是我們仍然很不安,覺得太遺憾,把選舉結果寫成書面報告送給當天會議主持人。主持人當眾宣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時全場一致起立,熱烈歡呼聲達數分鐘之久。毛澤東滿面紅光,在歡呼聲中上臺,向大家揮手致意。

會議選舉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選高崗做副主席,在中共代表團中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從資歷、貢獻來說,黨內比高崗更適合的大有人在,有人說李富春就比高崗更適合。后來,毛澤東說,選高崗為副主席的候選人是他提出的。理由是,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陜北根據地為中央提供了落腳的地方,中國革命取得今天的勝利,包括延安在內的陜北根據地起了極大的作用。選高崗為副主席,正是肯定陜甘寧邊區的歷史貢獻,正是向陜北人民表示最大的敬意,這是不能以資歷來考慮的。中共代表團接受了毛澤東的提議和解釋。

選舉結束后,會議秘書處工作人員按規定清理票箱,封存全部選票。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主席、副主席選舉完畢后,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了宣言,向人民解放軍發致敬電,確定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辦法和碑文,并隨即到天安門廣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舉行奠基典禮。下午6時,當代表就位后,周恩來致辭。他說,我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號召人民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特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建立一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現在,1949年9月30日,我們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外舉行這個紀念碑的奠基典禮。在周恩來致辭后,全體代表默哀。默哀完畢,由毛澤東宣讀紀念碑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毛澤東帶頭揮鍬向奠基石填土,隨后代表們莊重地為奠基石填土。

開國大典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勝利閉幕后,全體代表到北京飯店出席盛大的慶祝晚宴。晚宴結束后,周恩來來到天安門城樓。當時,工作人員在專家指導下,正在為開國大典精心布置城樓。城樓上一排大紅燈籠高高懸掛,城墻上插著幾十桿紅旗,燈光映著迎風招展的紅旗,好不氣派。我們以為一定會得到周恩來的稱贊,卻不料受到一頓批評。周恩來先問大家,明天是哪個國家舉行開國大典?搞得大家摸不著頭腦,周恩來看到大家沒有理會才說,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城樓中央為什么掛著越南國旗?大家一看,城樓正面一面大大的紅布中央是一個巨大的五角金星。可不是越南國旗嘛,我們怎么沒有想到呢?這時已是半夜,大家立刻動手,重新裝飾,一直忙到10月1日天明。

我從天安門城樓回到中南海,把印好的開國大典的程序單送給周恩來審閱,以為這個單子是經過秘書處仔細研究擬定的,不會有什么問題。周恩來認真地逐項看過,向我指出,明天開國大典,第一次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第一次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你們“鳴禮炮”的安排影響了奏國歌的聲音,不妥,要改過來。這時已經天亮,我趕緊乘車到印刷廠,請工人們重新印刷。等到印好趕到天安門城樓,開國大典即將開始,我和工作人員趕快分頭把程序單送到每位代表的手上。

1949年10月1日下午,天安門廣場莊嚴肅穆,30萬群眾手執紅旗和鮮花等待著。長安街東頭,參加閱兵和游行的隊伍已列隊待發。此時,天安門城樓站滿代表和特邀觀禮的貴賓,毛澤東、宋慶齡、劉少奇、朱德一行,正沿著臺階一步一步走上城樓。舉世矚目、激動人心的開國大典即將開始。

站在代表們的身后,我近距離地目睹了毛澤東的莊嚴宣告,目睹了代表們的歡欣鼓舞。我看到朱德總司令在聶榮臻的陪同下,乘敞篷車檢閱軍隊;又看到一隊隊參加閱兵式的隊伍通過觀禮臺時,邁著正步向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和開國元勛們致敬。當我看到服裝整齊、威武雄壯的隊伍時十分驚喜,一邊拼命鼓掌,一邊在心里高喊:同志們,我們終于迎來這一天了!當浩浩蕩蕩的群眾隊伍高呼口號、載歌載舞通過天安門時,我突然看到一位戴草帽的老年農民,很像我在太行山農村里朝夕相處多年的老大爺。他走到金水橋頭,向天安門城樓恭恭敬敬地彎腰鞠躬。我趕快走下城樓,來到金水橋頭,想看看他,而他卻已被潮水般的人流卷走了。游行隊伍過后,成千上萬活潑可愛的兒童,一下子擁到金水橋前,手舉鮮花盡情地歡呼。我記得好像毛澤東也來到孩子們面前,向他們親切招手。

難忘籌備會的愉快時光

從1949年4月2日到新政協籌備處,到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我在中南海勤政殿和懷仁堂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

籌備處秘書長李維漢在籌備處開始工作不久,因骨折住進了醫院,由副秘書長齊燕銘代理。其他擔任副秘書長的還有閻寶航、余心清、沈體蘭、連貫、宦鄉、孫起孟、周新民、羅淑章等人。秘書處處長梁藹然負責對外聯絡,我負責秘書處對內的會務工作。我們朝夕相處,十分融洽和愉快。

這些著名人士,年紀都比我大(當時我28歲),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閻寶航是東北人,為人豪爽,是張學良的摯友,長期同國民黨上層有交往,常給我們講一些有趣的故事,逗得大家放聲大笑。余心清是馮玉祥將軍的得力助手,馮玉祥一生充滿了傳奇,余心清談起他的故事總是引人入勝。余心清當時還擔任解放后的北京飯店經理,每天從長安街步行到中南海,總是先在小吃店買一大包燒餅夾焦圈的早點分給我們吃。當時我們每天在勤政殿對面的瀛臺吃飯,飯菜盡管豐盛,但還是喜歡吃余心清帶來的燒餅、果子。

梁藹然熱情和氣,十分尊重比他年輕的副處長。我雖然也是知識分子出身,但在山溝里待了12年,隨便慣了,從他那里學到了為人處世之道。當時,在一起工作的同事還有警衛處長李廣祥、總務處長周子健。每當我回憶起這一段難得的相處、愉快的友情,總是十分懷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安市| 西丰县| 焉耆| 江华| 高邮市| 商南县| 佛学| 二手房| 太原市| 阿尔山市| 勃利县| 涟源市| 余干县| 睢宁县| 辉县市| 通州区| 得荣县| 仙游县| 沂源县| 沈阳市| 长岛县| 镇巴县| 博野县| 灌云县| 齐齐哈尔市| 英山县| 威海市| 汝阳县| 竹溪县| 修水县| 界首市| 庆云县| 阳谷县| 江城| 和田市| 大名县| 龙口市| 辰溪县| 石城县| 澳门|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