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懂互聯網金融這局棋
- 姜達洋
- 1819字
- 2019-09-29 12:36:35
第一章 春風化雨:第三方支付
第一節 互聯網金融的幕后英雄
中國互聯網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的發展
自1998年第一筆通過互聯網進行的電子商務完成后,網絡購物在中國已經蔚然成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伴隨著淘寶、京東商城、當當等網絡商場的興起,網絡購物已經取代大型生活超市、百貨公司,成為現代人購物的首選。現代人只需要輕點鼠標,在各大網絡商場所提供的琳瑯滿目的商品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并點擊確定,就可以坐等自己選中的商品送上家門。這樣的便捷和自由,是很多自命為逛街達人和購物狂人的女性朋友也無法抵擋的誘惑。
現實之中,很多以往的逛街狂人,早已搖身一變,轉變為更為新潮的網購達人。得益于互聯網購物的興起,曾經的光棍節,11月11日,早已被眾多網購企業打造成為網絡購物的網購節。每年的11月11日前后,關于控制女友或者妻子網購消費的討論,節后眾多網購達人關于剁手族的調侃,媒體對于快遞公司的爆倉的報道,更讓人充分地領略了網絡購物在現代生活中的巨大魅力。
2012年12月12日,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的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作為當時的中國首富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和穩坐國內互聯網經濟頭把交椅的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云,即興提出了一場億元豪賭,而他們不惜重金所賭的對象只是到了2020年,中國的電子商務能否在中國的零售市場中占據50%以上的份額。也正是這場世紀豪賭進一步讓電子商務在中國的飛速發展很快成為各大媒體熱議的話題。
事實上,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享受著網絡購物帶來的便利,也見證著互聯網經濟的飛速發展。然而,伴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以支付寶、財付通、拉卡拉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雖然在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中一直被忽視,卻從來未停止過發展步伐。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利用支付寶在淘寶上購物,利用拉卡拉為家庭購電、購水,利用各種第三方支付平臺給手機充話費,歸還信用卡,這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很大程度來說,第三方支付正是推動中國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推動中國網購興旺發達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正是中國互聯網經濟,或者準確地說,正是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無名英雄。
第三方交易的規范化發展
2010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了更為嚴格的規范與管理,先后七批頒布的250張第三方支付牌照,也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發展史中必須銘記的事件。
然而,這個對于很多第三方支付廠商來說性命攸關的關鍵事件,卻并沒有引起眾多網民的關注。在第三方支付體系中,使用率最高、市場占有率最廣的支付寶、銀聯商務、財付通、快錢都是第一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廠商。而其他關注到第三方支付的巨大價值的互聯網巨頭,在作出進入第三方支付領域的選擇之后,也相對順利地獲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比如百度旗下的百付寶、新浪旗下的新浪支付也都成為第七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互聯網企業。
從某種程度來說,在網民的網購過程中,購物還是原來的那個網站,結算還是原有的結算體系,一切似乎都沒有變化,只是在此背后的每一家第三方支付廠商不再在無法可依、無規可管的監管真空中運營,它們的頭上多了一個制度的緊箍咒。互聯網經濟中的第三方支付已經被從制度上納入了中國的金融體系,也必須像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一樣,接受中國人民銀行以及其他相關的金融管理部門的監督與管理,這恰恰代表著中國互聯網經濟開始向互聯網金融躍進的關鍵一步。
被忽視的第三方支付
盡管網絡購物中的第三方支付是至關重要的制度設計,在現代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中,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力量的崛起也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堅強柱石,然而,它卻是在整個互聯網金融體系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環節,它不可能像余額寶、網絡理財或者P2P網絡借貸這樣,能夠給人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更不可能像Q幣、比特幣那樣,本身就代表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它似乎只是中國發展電子商務、推動網購蓬勃發展的幕后英雄。
當眾多網民被淘寶、京東、蘇寧易購、國美網上商場等一個個網絡商場的打折促銷刺激得腎上腺素加速分泌,激戰“雙11”之際;當汶川地震后,我們通過支付寶向災區捐款,奉獻愛心之際;當我們手持手機,使用打車軟件呼叫出租車之際;當我們使用支付寶當面付款、使用快錢電子收款、使用眾多網絡結算軟件向自己的網絡理財賬戶進行資金劃撥之際,很少有人會想到,在所有這些互聯網金融的具體、真實的交易背后,都有著一個個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默默支持,從某種程度來說,第三方支付的飛速發展及規范運營恰恰是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邁步奔向輝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