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2-1949年中國經(jīng)濟史編年記事
- 王方中
- 1713字
- 2019-09-29 12:23:10
1855 (咸豐五年)
2月12日 根據(jù)英國政府的指示,英國駐上海領事發(fā)出通告,從1853年9月7日上海海關關閉之日至1854年2月9日上海道臺設立新海關之日止,所有由英國商人簽出的作為關稅支付保證的遠期支票(英國人用遠期支票共欠關稅478 300兩銀子;美國人僅一艘船即拖欠369 710兩銀子,還有兩艘未結(jié)關的美國船拖欠9 455兩;其他外國船拖欠29 536兩銀子)一律無效,將憑申請書退還出票人。英國首相巴麥尊進一步說,要注銷2月9日至1854年7月12日即稅務管理委員會開始之日起所取得的一切保結(jié)。“商人們沒有絲毫法律上的義務要繳納關稅,也沒有任何法律上的權(quán)力能通過司法程序強迫他們這樣做”。英國政府就是這樣趁火打劫的。美國向中國當局交付了118 049兩銀子。(406,122-125頁)
2月17日 小刀會起義失敗。
夏初 湖南巡撫駱秉章在湖南開征厘金。這是第二個辦厘的省。湖北也在同一年開始辦厘。江西自1860年曾國藩奏設牙厘總局。約合四省計算,每年收銀已在700萬兩以上。厘金在支持清政府的反革命戰(zhàn)爭中起了極大的作用。曾國藩說:“東南用兵十年,全賴厘金一項支持。”(王戎笙等:《太平天國運動史》,349-350頁;388,51頁)
6月1日 李泰國(H.N.Lay)接替威妥瑪任江海關稅務司。(319,45、38頁)
7月16日 陜甘總督易棠奏準開采哈勒津庫察銀礦。(104,42冊,866-867頁)
8月1日 黃河在銅瓦廂(在今蘭考縣)缺口,正河斷流,在今陽谷縣張秋鎮(zhèn)穿運河北徙,奪大清河道出海。黃河下游結(jié)束了七百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的局面。直到光緒年間才最后完成全線河堤,形成今天黃河下游河道。(李文海等:《近代中國災荒紀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158頁;譚其驤主編:《黃河史論叢》,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229頁)
8月23日 以“黑鉛有關軍火”,上諭:“嗣后除白鉛一項,仍聽商人行運外,其黑鉛著四川、云南、貴州各督撫,分飭所屬地方各員,一律嚴禁,不準出境。”(104,42冊,911頁)
9月11日 上諭:“來年江浙漕糧,仍辦海運。”(104,42冊,937頁)
11月 湖南巡撫駱秉章聽從幕僚左宗棠的謀劃,著手革除田賦積敝。改革先從湘潭開始。當時谷價錢價都賤,而完賦以銀兩計,對糧戶來說已經(jīng)不利。如民戶漕賦負擔過重,就更加無力完納了。湘潭每年本應征收銀4萬~5萬兩,1854年只收到4 000多兩,僅為賦額的十分之一。是月(十月),采納湘潭舉人周渙南的建議,實行減賦。湘潭未減賦以前,地丁銀每額銀一兩加征0.5兩,而每擔漕糧則折收銀6兩,為原額的數(shù)倍。糧戶由于浮收過重而拖欠累累。減賦措施是:地丁銀每兩加0.4兩,較前減征0.1兩,漕折每擔共折銀3兩,較前減少一半,其他一切陋規(guī)浮收一概停革。減賦之后,糧戶踴躍輸將,稅收增加。到這年十二月中旬,湘潭已報收1854、1855兩年錢漕銀10萬多兩。接著長沙、善化、寧鄉(xiāng)、益陽、衡陽、衡山都照湘潭辦理。據(jù)估計,湖南全省征收的田賦較原額減少22%以上。減賦之后,湖南財政狀況改善,有余款協(xié)濟外省,有利于清王朝反革命戰(zhàn)爭軍費的籌措(302,409-411頁;王戎笙等:《太平天國運動史》,340-341頁)
12月10日 英、美、法三國領事聯(lián)名公布《上海港引水章程》,由三國領事指派船長三至五人、必要時增加海軍軍官一人,組成“上海港引水委員會”,賦予英、美、法三國領事對引水人員以登記、考選和簽發(fā)執(zhí)照的權(quán)力。(本書編寫組:《上海港史話》,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82-83頁;308,243頁)
12月30日 諭準開采內(nèi)蒙古紅花溝等五處金礦。(104,42冊,1055頁)
是年 上海船商以85 000兩購買外國輪船“天平號”護航。太平號與寶順號分工合作,從此,江浙洋面肅清,兩省漕船連檣北上,“毫無疏失”。(395,156-157頁)
是年 第一艘美國船侵入黑龍江。次年又有兩艘美國船進入黑龍江。(119,99頁)
是年 怡和洋行將其加爾各答至香港航線延長至上海。(308,254頁)
是年 1851年英商匯隆銀行(總行設孟買,后移倫敦)在廣州設分行。是年在上海設代理處,1861年夏季在香港、漢口、福州開展業(yè)務。1865年銀行改為公司組織,更名為Commercial Bank Corporation of India and the East。資本為200萬英鎊,實收100萬英鎊。1866年停閉,撤出中國。(307,18頁;401,225頁)
× × ×
4月23日 太平天國在江西發(fā)布的一個布告說:“田賦雖未奉其定制,爾糧戶等,亦宜謹遵天定,暫依舊例章程,掃數(shù)如期完納”。“今值三月之期,正為應完地丁之候,所有一切應完地丁,以及蘆課魚課等項,無論富戶貧民,務宜一體完納,不得遲延拖欠。”(168,118頁)
- 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百年歷程
- 茶葉里的全球貿(mào)易史
- 中國工業(yè)100年(精裝版)
- 人類之旅:財富與不平等的起源
- 陜西社會經(jīng)濟史
- 吳易風文集(第六卷):西方古典經(jīng)濟學和西方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研究
- 法國商業(yè)400年
- 春天的故事:深圳創(chuàng)業(yè)史1979-2009(上)
- 中國社會經(jīng)濟通史
- 迷失的盛宴:中國商業(yè)保險史1919—2023
- 小絲大業(yè):近代中國柞蠶絲業(yè)研究
- 戰(zhàn)爭中的經(jīng)濟學家:經(jīng)濟學家如何影響世界大戰(zhàn)的勝負
- 世界史就是經(jīng)濟史
- 大國光伏:中國王牌制造業(yè)的突圍與崛起(全2冊)
- 亞細亞生產(chǎn)方式與中國古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