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耀慶職人訪談錄:游藝的人作者名: 王耀慶等本章字數: 1422字更新時間: 2019-09-04 14:31:35
《生活與生存》之第一次與張艾嘉合作
林奕華:你剛才說朱宏章、李建常,還有張孝全,他們都是男性。但比如說到《生活與生存》(非常林奕華2009年舞臺劇作品),你的對手是張艾嘉。當然張姐也不完全是女性的,可是除了性別之外,畢竟還有資歷,她在你前面就是歷史,你會跟張姐玩信任游戲嗎?你有沒有激怒過她,或者她有沒有激怒過你?
王耀慶:《生活與生存》對我而言非常細致、頹廢、脆弱,我希望能夠塑造出這種氣質,所以在跟每個人相處的時候,比方說《水滸傳》的時候我跟這九個男生都是兄弟,在《西游記》里面我跟孝全所扮演的角色其實是某種對手,所以我會在戲里去傷害他們,或者開玩笑。
但是在《生活與生存》里面,我跟張姐的角色亦敵亦友。她是我的上司,我必須依存她釋放的某種權力,才有可能釋放自己的權力,才能獲得某種益處,然后我也希望從她身上求一點什么,但不是靠暴力取得的。
林奕華:但是比如說“最后的晚餐”有一段戲,你走到張姐面前講一句臺詞,當時你很大聲,你在她眼睛里面看到了什么?因為我不是演員,所以我很好奇。大家彼此都不是最熟悉的,但是就會有那種最有侵略性的,或者最脆弱、最赤裸裸的眼神出來。
王耀慶:那是很美好的時刻,其實對別人怒吼的那個人才是弱者,用語言傷害別人的人,其實是已經被傷害的人,在這里也是成立的。大偉(王耀慶劇中角色名)那么想要去傷害張威(張艾嘉劇中角色名),但其實觀眾看到的是,大偉才是被傷害的那一個。用憤怒的方式,看起來強勢的男人,眼神里面其實是受傷的。
林奕華:跟張姐合作,有沒有什么預期是跟實際一起合作后不一樣的地方?你覺得你們對手戲夠多嗎?
王耀慶:我覺得我們對手戲挺多的,就像我從來沒有想象過,有一天我會跟張姐同臺。我的整個演藝生涯一直都充滿著驚喜。
林奕華:那是你第一次演83場?
王耀慶:對。
林奕華:所以這個83場對你來講是怎么樣的經驗?
王耀慶:因為我們不是像倫敦西區那種,可以在一個劇場固定下來演很長時間的戲。
林奕華:對,最多是在香港,16場。
王耀慶:83場聽起來也不是特別多,但是對這個戲而言是困難的,花了很長的時間啊!我們兩年半才演了83場,而且是很辛苦的,也是因為劇本的關系吧。即便前面做過《水滸傳》《西游記》,到了《生活與生存》的時候,情感的消耗還是很大的。
在我的認知里面,表演最好的狀態是演員在做表演的同時,會有另外一個自己在監督、觀察。就好像有一個叫王耀慶的演員坐在這里,看著正在表演的王耀慶,看這個肉體在扮演角色的時候怎么調動情緒,順序是不是合理,調動情緒的量跟度是不是準確,同臺演員和觀眾的反應如何……這些意識是同時開放的,包括所有的呼吸、空氣的流動,這一切都在你的掌握當中,這是最完美的狀態。
林奕華:這也是舞臺表演如此吸引你的地方。
王耀慶:有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是在演《遠大前程》的時候,有一次在成都演,那時候是冬天,但是只有觀眾席有暖氣,我只有一件襯衫一條褲子,還必須打赤腳,在臺上奔跑,還要說一段臺詞。當時冷到我覺得自己是在德國的公園做戶外演出,真是瘋了!但就是這種荒謬,你知道臺下所有觀眾在看我們演戲,那一瞬間你還是帶著這么多人呼吸,讓觀眾相信舞臺上正在發生某一件事情,然后發現這件事情跟自己的生活是有關的,最終產生情感上的一種連接。演員怎樣帶著這個連接,帶著所有人的呼吸說一個故事,對我而言,這是別的東西永遠沒有辦法取代舞臺劇的,每一天晚上都是新鮮的,每一天晚上都是一次重生。

2010年,第83場《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在成都封箱,告別舞臺的不舍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