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消化系統疾病

消化不良、呃逆(打嗝)

胡蘿卜燉羊肉治消化不良>>>>

配方及用法:胡蘿卜6個,羊肉250克,鹽少許。燉熟食,后加鹽。

功效:健脾,養胃,溫腎。用于畏寒喜暖、消化不良、腹部隱痛、陽痿、口淡無味、小便頻數之脾胃虛寒、脾腎陽虛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出處】《健康報》。

橘棗飲治消化不良>>>>

配方及用法:橘皮10克(干品3克),大棗10枚。先將紅棗用鍋炒焦,然后同橘皮放于杯中,以沸水沖沏約10分鐘后可飲。

功效:調中,醒胃。飯前飲可治食欲不振,飯后飲可治消化不良。

【出處】《老年報》。

茶膏糖治消化不良>>>>

配方及用法:紅茶50克,白砂糖500克。紅茶加水煎煮。每2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4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煮濃縮,至煎液較濃時,加白砂糖調勻。再煎熬至用鏟挑起呈絲狀,到粘手時停火,趁熱倒在表面涂過食油的大搪瓷盆中,待稍冷,將糖分割成塊即可。每飯后含食1~2塊。

功效:清神,化食。用治消化不良、膨悶脹飽、胃痛不適等。

驗證:用上方治療58例,痊愈50例,8例好轉。

山楂丸開胃助消化>>>>

配方及用法:山楂(山里紅)、懷山藥各250克,白糖100克。山藥、山楂曬干研末,與白糖混合,煉蜜為丸,每丸15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補中,化積。用治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雞肫皮治消化不良>>>>

配方及用法:雞肫皮(雞內金)若干。將雞肫皮曬干,搗碎,研末過篩。飯前1小時服3克,每日2次。

功效:消積化滯。治消化不良、積聚痞脹等。

雙香、吳茱萸等治呃逆>>>>

配方及用法:丁香、沉香、吳茱萸各15克,生姜汁、蔥汁各5毫升。先將前3味藥共研細末,加入姜汁、蔥汁調勻如軟膏狀,裝瓶備用。用時取藥膏適量,敷于臍孔上,外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屢用屢驗,效佳。

功效:溫胃散寒,降逆止呃。

【出處】《中醫外治法奇方妙藥》。

生赭石、沉香治呃逆>>>>

配方及用法:生赭石30克,沉香、法半夏各15克。上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取藥末20克,以生姜汁調勻成膏,貼敷中脘、肚臍上,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功效:降逆止呃。

按摩膻中穴治呃逆>>>>

方法:讓患者平臥床上,兩腿屈曲,腹部放松,以中指點按其膻中穴(兩乳頭連線中點)。患者當即就會感到舒服,施術不到2分鐘,便可恢復正常。

備注:膻中為任脈氣會穴,又稱上氣海,具有寬胸理氣、寧心安神之功。近年來,我在農村醫療實踐中,按摩膻中穴治療呃逆癥50余例,均獲速效、顯效。

【薦方人】江西鐘久春。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可治呃逆>>>>

配方及用法:桂枝15克,甘草(炙或生)10克,生龍骨、生牡蠣各20克。先將龍骨、牡蠣煎20分鐘,再放入桂枝、甘草同煎15分鐘取汁。每劑水煎3次,合計200毫升。每6小時服1次,每次50毫升。若服藥困難,可酌情小量頻飲。各藥用量可根據患者病情、體質適當加減。如中陽虛弱較甚,桂枝可加至20克,甘草須炙用;肝逆陽亢較盛,宜重用龍骨、牡蠣至各30克或40克,甘草生用或減量。

驗證:治療患者90例,一般病例服藥1劑即見效,3劑痊愈;頑固性病例,平均服藥2劑見效,6~10劑痊愈。

【薦方人】遼寧孟繁志。

【出處】《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

用嚼咽砂仁法可治呃逆>>>>

配方及用法:砂仁2克。將上藥慢慢細嚼,嚼碎的藥末隨唾液咽下,每天嚼3次,每次2克。

驗證:此方治療呃逆11例,全部有效,病程短者一般2次即可見效。

【出處】《浙江中醫雜志》(1988年第3期)、《單方偏方精選》。

口服乙酰唑胺可治呃逆>>>>

配方及用法:乙酰唑胺0.25~0.5克,每日3次,口服。呃逆癥狀消失后停藥。

驗證:此法不但對神經性呃逆效果好,且對繼發于某些疾病的頑固性呃逆亦有顯著療效。

【出處】《實用西醫驗方》。

用高麗參、牛膝等可治呃逆>>>>

配方及用法:高麗參、牛膝各9克,白術、云苓各15克,陳皮、丁香各3克,沉香6克。水煎服,重煎2次,空腹服用。

備注:忌惱怒。

【薦方人】黑龍江李保全。

【出處】廣西醫學情報研究所《醫學文選》。

雞毛可治不拘寒熱突發性呃逆>>>>

薦方由來:對突發打嗝不止(不分寒熱引起),急尋一根雞之細毛,以此毛探患者鼻內取嚏,則呃即止。如呃不止可再探之。

【出處】《醫話奇方》。

按摩針刺可治頑固性呃逆>>>>

方法:攢竹穴(眉頭、眉毛內側盡頭)。①按摩:面對病人,用拇指對準穴位揉捻按壓,其余四指在病人太陽穴部位固定頭部。一般按壓2~10分鐘即可見效,雙側穴位可同時按揉。②針刺:用1寸針,向外平針刺0.5~0.8寸,留針10~30分鐘。

備注:攢竹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按壓及針刺攢竹能調節肺胃,平靜膈肌,有止呃降逆作用。

驗證:一般1次即愈,呃逆重者可隔日重復1次。

【薦方人】北京雷規化。

【出處】《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

咽部吸入鮮姜汁可治各種呃逆>>>>

配方及用法:新鮮生姜50克。將生姜洗凈脫皮,切細搗爛,擠出姜汁;再用消毒棉花團扎于竹筷上(須固定,以防吸入氣管),飽吸姜汁;然后令患者取半仰臥位,張開口腔,術者左手用壓舌板壓住其舌體,暴露其咽后壁,右手持竹筷與舌根成45°角,將姜汁棉團輕輕送入咽部,反復輕按咽后壁左右兩側(此時囑患者大口呼吸,以免惡心嘔吐),約半分鐘至1分鐘,呃逆可止;抽出竹筷,讓患者靜臥30分鐘,不可飲水進食。如有復發,多在重復上法后即可止呃。

驗證:此方治療頑固性呃逆5例,均獲止呃之效。其中,中風后呃逆14天1例,治2次后痊愈;胃癌呃逆50天1例,治5次痊愈;肺癌呃逆18天1例,肺心臟起搏器安裝術后呃逆3天1例,均治3次痊愈;賁門癌術后呃逆3天1例,治1次痊愈。

【出處】《浙江中醫雜志》(1988年第9期)、《單方偏方精選》。

床頭燃艾條可治頑固性呃逆>>>>

配方及用法:將艾條點燃后放在患者床頭邊,一般3~5分鐘呃逆即止,繼續燃10分鐘,可治頑固性呃逆。

【薦方人】魯達。

【出處】《老年報》(1996年12月19日)。

口服山楂汁可治頑固性呃逆>>>>

配方及用法:生山楂汁。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驗證:共治85例頑固性呃逆,均獲良效。一般服用1~3日即可見效。

【出處】《中西醫結合雜志》(1984年第5期)、《單味中藥治病大全》。

鎮逆湯可治頑固性呃逆>>>>

薦方由來:多年來,我自擬“鎮逆湯”治療頑固性呃逆56例,輕者1劑治愈,重者亦不過5劑。

配方及用法:代赭石30克,竹茹15克,枇杷葉15克,生姜10克,大棗10枚。上藥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

【薦方人】山東梁兆松。

益氣止呃湯可治癌嗝>>>>

配方及用法:人參、高良姜、干姜、柿蒂各6~9克,旋覆花(包煎)、代赭石、吳茱萸、丁香、炙甘草各6~12克,炒白術9~20克。每天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進食困難者,可分數次服。

驗證:郝某,男,52歲。因飲食稍寒,情志不暢致呃逆2天,服西藥無效。患者1年前經某醫院確診為胃癌,并行手術切除,半年后逐漸消瘦,四肢酸軟,胃脘脹滿,經醫院復查,胃癌已轉移至肝。癥見呃聲連連,呃聲無力,舌紅、苔薄,脈沉細弦。治宜益氣止呃,健脾溫中。服益氣止呃湯1劑,呃逆減輕,2劑呃逆消失。

【出處】《山東中醫雜志》(1993年第1期)、《單方偏方精選》。

針灸膈俞穴呃逆立止>>>>

方法:橫膈膜異常痙攣的情況,謂之呃逆,表現為打嗝。此時欲使之停止,最有效的就是膈俞穴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在此穴針灸,可立刻停止打嗝。

【出處】《穴位刺激祛病奇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静安区| 吉隆县| 肥乡县| 樟树市| 鄂尔多斯市| 民和| 宣城市| 辉县市| 恩平市| 保定市| 龙南县| 胶南市| 麻城市| 泾川县| 罗平县| 韩城市| 南江县| 永兴县| 呼伦贝尔市| 松阳县| 乌拉特后旗| 庆云县| 仙游县| 永丰县| 上杭县| 孝义市| 隆化县| 安西县| 揭西县| 承德市| 抚州市| 绥滨县| 页游| 新绛县| 盐亭县| 涟水县| 子长县| 松原市| 万安县|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