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運動養生:適量活動,不妨“懶”一點
1.適量運動,循序漸進
冬去春來,進入雨水時節,伴隨著氣溫的逐漸轉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到戶外參加體育鍛煉。這個時節最適合運動,但也最要防止“運動過量”,否則不但起不到保健的作用,還會對身體造成不應有的損傷。因此,此時運動不但要把握一個“度”,而且還要循序漸進。
人們通過實踐證明,過量的運動比不運動對人體的傷害更大,因為不運動雖然有很多壞處,但起碼使人體保持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而運動過量則會把人體固有的和諧打破,給人體造成更大的損害。過量運動會造成人的反應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彈性降低,還會使人食欲減退、睡眠質量下降,導致情緒低落、易怒、免疫力降低,出現便秘、腹瀉等癥狀。所以運動要適可而止、循序漸進。劇烈運動過后最好休息1~2天,以每周運動3次為佳。如果長期沒有運動而突然運動則更要注意不能運動過量,控制好運動強度和時間,防止過量運動造成負面影響。另外,運動項目也要因人而異,還要根據自己的性別、年齡、身體健康狀況等因素進行合理選擇。
2.向懶人學習一點——伸伸懶腰

雨水時節,春光明媚,和煦的陽光灑向大地,很容易讓人困意頓生。尤其是下午,在經過了半天的緊張工作或學習后,人們會感到疲倦。如果這個時候站起身來伸個懶腰,就會像立刻充了電一樣,頓時精神振作,感覺輕松自如,好像釋放了什么重擔似的。也會使人恍然大悟,原來伸伸懶腰也能解乏。
現實生活中,不少人認為伸懶腰是懶人的專利,其實這是一個誤會,也是不科學的。人們伸懶腰的時候一般都要打個哈欠,同時頭向后仰,雙臂上舉,這個動作會適度地擠壓到心、肺,可以促使心臟更加充分地運動,從而把更多氧氣運送到人體的各個器官,當然也包括大腦。而大腦一旦獲得了更多的氧氣,人體就會覺得疲勞頓無,神清氣爽。另外,伸懶腰時伴隨的擴胸運動還能使人增加呼吸深度,吸入更多氧氣,同時呼出更多二氧化碳,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伸懶腰的動作還可以活動人體的腰部肌肉,對腰肌勞損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其次,伸懶腰時人體向后伸展,還可以防止因脊椎長時間向前彎曲而形成駝背。由此可見,伸懶腰并非懶人的專利,雨水時節困意襲人,在工作學習之余,不妨向懶人學習一點——伸伸懶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