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正確解讀健康檢查結果

正確認識正常值或參考值

做完健康檢查后,每位受檢者都會拿到一個總檢查報告單,其上附有檢查項目的正常值或參考值。作為一個“外行”(非醫學專業人士),該如何去認識、理解報告單上的正常值或參考值呢?

正常值或參考值,幾乎沒有一個具體的、絕對化的標準。所謂的正常值或參考值,幾乎沒有一個具體的、絕對化的標準,而有一定浮動范圍的標準(因為不同個體之間可能存在一些差異),是醫學界通過對若干正常人的統計,得出的絕大多數正常人(97%左右)的數據。如以反映腎功能的血肌酐為例,正常值或參考值范圍是44~133微摩爾/升,這就是說正常人群血肌酐值絕大多數都分布在44~133微摩爾/升。如果你的血肌酐化驗結果是150,則表示你的腎功能可能有問題;如果你的血肌酐值是60,則說明你的腎功能是正常的。

正常值或參考值因性別、年齡的不同而又有所差異。一男一女去檢查身體,檢查的都是同一部位,檢查的數值也有很大的偏差,但報告單上卻清楚地寫著正常。為什么會這樣呢?是醫生弄錯了嗎?當然不是,因為男女身體的差異,其參考范圍是大不一樣的。如男女血尿酸的正常參考值之間的差距多達100微摩爾/升,男性的正常參考值為268~488微摩爾/升,女性的正常參考值為178~387微摩爾/升。由于年齡不同,其正常參考值的范圍也是不同的,如果用同一個正常值或參考值去判斷,往往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從而影響臨床診斷。如青少年兒童的堿性磷酸酶水平通常高于成年人,3歲以下兒童血液中的膽紅素、血紅蛋白水平、紅細胞數量與成年人血液中的含量相差也很大。

醫院與醫院之間的正常值或參考值,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有些受檢者可能有這樣一種心理:希望通過對多家醫院的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對比,判斷自己是否健康,或者“檢驗”一下哪家醫院的結果更為準確。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一些檢查結果在這家醫院是正常的,可到了另一家醫院卻變成不正常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雖然每家醫院做同一種項目的檢查,但由于每家醫院采用的試劑、儀器、測定方法等可能存在不同,這就極有可能造成不同的檢查結果。此外,由于受檢者自身的原因(如是否按照體檢須知做了相應準備),以及不同醫院醫務工作者業務水平的高低、醫療作風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在不同醫院檢查同一項目得出不同的診斷結果。因而,不應把各醫院之間的正常值或參考值進行簡單、機械的對照,從而得出一個所謂的“科學”結果,那是非常不科學的。

幾乎每一個檢查項目都可能是多種疾病的共同表現。嚴格地說,幾乎每一個檢查項目都不是簡單的特指某一種疾病,也即受檢者某一項檢查的結果不在正常值或參考值范圍之內,并不僅是指所檢查對象存在疾病因子,而可能是多種疾病的共同表現。如進行血糖檢查時,血糖過高,除了最常見的糖尿病可能導致血糖過高外,胰高血糖素疾病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疾病都可能導致血糖升高;血糖過低,一般是由肝臟疾病引起,但過多服用胰島素、降壓藥,以及檢查前做過劇烈運動、營養不良等原因都可能導致受檢者血糖過低。再如,做尿液常規檢查時,尿中紅細胞增多,主要是由急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盂腎炎引起,但急性膀胱炎、泌尿系統結石等疾病也能引起尿液中紅細胞數量增加。

既不盲目樂觀,也不悲觀失望。檢查完畢后,各項檢查化驗值均在正常值或參考值范圍之內,并不說明身體就完全是健康的。因為任何一種檢查都可能存在假陽性或假陰性,其中既有人體狀況動態變化的因素,也有檢測設備和技術敏感性問題。這就可能導致一些誤差,如一些惡性腫瘤,在其早期不用較為先進的儀器是很難將其準確檢測出來的。如果某項檢測結果不在正常值或參考值范圍之內,受檢者也不必悲觀失望,一方面可以要求再檢查一次,另一方面可以請求醫生結合自己其他項目的檢查結果以及臨床癥狀,進行客觀、綜合的分析,進而得出準確結果。而且,換個角度看,即使身體某一部位存在問題,現在已被及時發現,你就可以及時治療,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何解讀化驗單上“陰性”“陽性”,及一些符號的意義。每位去醫院做過健康檢查或看過病的人都知道,醫生為我們檢查完畢后,往往會給我們一個檢查報告。每組檢查報告后面或寫有正常、異常,或寫有陰性、陽性,再或是標有一些符號、字母,如“↑”,“↓”,“H”,“HIGH”,“L”,“LOW”,“<”,“>”等。

作為非醫學專業人士的普通人來說,理解“正常”“異常”,是沒有問題的,它主要是說明受檢部位的功能情況。而面對各種符號、字母,可能就會如墮霧里了。其實這些沒有我們想象中得那么難理解,它們也是一些基本的醫學檢查術語。

在醫學上,檢驗結果分為定量結果和定性結果這樣兩大類。所謂定量結果,是指檢查報告的結果以一個具體的數值出現,在具體數值后面還會有箭頭提示。“↓”表示低于參考范圍下限,“↑”表示高于參考范圍上限。一般來說,在每一組定性檢查結果的后面,還附有正常值的參考范圍,受檢者在閱讀時可參照正常值的參考范圍確定檢驗結果正常與否;所謂定性,也即表明被檢驗物質的有或無,其結果通常以“陰性”和“陽性”形式報告。有些時候,“陰性”和“陽性”也用“-”和“+”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并不代表陽性結果的強弱,“-”也不代表陰性結果的強弱,“+”和“-”僅是代表一個定性的概念。在一些情況中,“+”的多少也反映一個半定量的結果。如在糞便常規檢查中,化驗單上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白細胞+++”,這表示“+”數量與經過顯微鏡放大觀察到的白細胞數成正比。

在用先進的自動化檢查儀器檢查身體后,受檢者得到的報告單上的數據后面往往會有“H”,“HIGH”,“L”,“LOW”,“<”,“>”等字符,這又是什么意思呢?這些字符的意思也非常簡單,其中“H”,“HIGH”,“>”,表示受檢部位的數值高于正常參考值;“L”,“LOW”,“<”,表示受檢部位的數值低于正常參考值。

一般來說,無論是“陰性”也好,“陽性”也罷,再或是“H”,“HIGH”,“L”,“LOW”,“<”,“>”等符號,都是僅供醫生或專業人員參考的,并非確有臨床意義。

認識化驗單上的計量單位。一般來說,化驗的項目不同,其計量單位也是大相徑庭的。概括起來說,現行的計量單位包括質量濃度單位和法定計量單位。前一個是以前常使用的習慣單位;后一個是由國家推選的、以物質濃度為基礎的國際單位制(又稱SI)。

目前,這兩種計量單位都在被各大醫院使用,這也是很多人在去醫院做健康檢查時,為什么有時同一檢查項目會有兩個不同數值和不同單位的原因。為了方便受檢者對比檢查結果,醫學界推出了傳統單位與國際單位制之間的換算公式:SI制參考值÷換算系數=傳統單位參考值;傳統單位參考值×換算系數=SI制參考值。

計量的單位主要分為毫克/分升和毫摩爾/升,在統計血液中三酰甘油、總膽固醇、血糖、尿素氮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等時,通常都是毫摩爾/升為計量單位。

此外,根據檢查項目的不同,除了毫克/分升和毫摩爾/升外,還有下列這些計量單位:

檢查耳朵時,通常以分貝(dB)作為計量單位。醫學上把聽力損失在90分貝以上的稱為全聾;聽力損失在60~90分貝的稱為重度耳聾;聽力損失在30~60分貝的稱為中度耳聾;聽力損失在10~30分貝的稱為輕度耳聾。

檢查血壓時,通常有兩種計量單位:千帕(kPa)和毫米汞柱(mmHg)。兩者之間的換算為:1KPa=7.5?mmHg。1999年我國高血壓聯盟公布了高血壓防治指南的標準,其具體規定如下:

·理想血壓:收縮壓<16.0千帕(120毫米汞柱)。舒張壓<10.7千帕(80毫米汞柱)。

·正常血壓:收縮壓<17.3千帕(130毫米汞柱)。舒張壓<11.3千帕(85毫米汞柱)。

·正常高值:收縮壓17.3~18.5千帕(12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11.3~11.9千帕(80~89毫米汞柱)。

·高血壓:收縮壓≥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張壓≥12.0千帕(90毫米汞柱)。

·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8.7~21.2千帕(140~159毫米)汞柱。舒張壓12.0~13.2千帕(90~99毫米)汞柱。

·2級高血壓(中度):收縮壓21.3~23.9千帕(160~179毫米汞柱)。舒張壓13.3~14.5千帕(100~109毫米汞柱)。

·3級高血壓(重度):收縮壓≥24.0千帕(180毫米汞柱)。舒張壓≥14.7千帕(110毫米汞柱)。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張壓<12.0千帕(90毫米汞柱)。

由上表可知,血壓在17.3/11.3千帕(130/85毫米汞柱)以內就為正常,最為理想的血壓是16.0/10.7千帕(120/80毫米汞柱)。如果血壓低于8.0千帕(60毫米汞柱),在醫學上被稱為低血壓,主要見于休克、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正常人血壓呈明顯的波動性,一天之中有兩個高峰:8~10時;16~18時,夜間血壓低于白天血壓。

檢查脈搏時,通常以次/分為計量單位,即1分鐘內脈搏搏動的次數。脈搏的搏動次數受年齡、性別、運動和情緒的影響。一般來說,兒童的脈搏搏動次數要高于成年人,女性的脈搏搏動要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脈搏搏動次數要低于青年、中年人。嬰兒的脈搏搏動次數在110~130次/分均為正常。正常情況下,嬰兒的脈搏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到6~7歲時會降為90次/分。成年男性正常脈搏搏動次數是60~80次/分;成年女性正常脈搏搏動次數是70~90次/分;老年人的正常脈搏次數應為55~65次/分。

檢查心率、呼吸頻率時,像檢查脈搏一樣,通常也以次/分為計量單位。所謂心率,即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60~100次/分,老人的心率是45~70次/分;正常人的呼吸頻率是16~20次/分,嬰兒的呼吸頻率較快,大約為45次/分。

體溫檢查時,通常以攝氏度作為計量單位。人體正常體溫并不是指某一具體溫度,而存在1℃左右的波動范圍。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也存在著差異。正常人口溫為36.2~37.2℃,腋溫較口溫低0.5℃,肛溫較口溫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傍晚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于1℃。另外,小兒體溫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體溫略低于成年人,女性體溫一般較男性高0.3℃左右。如果體溫在37.4~38℃之間,就屬于低熱,又稱低熱;如體溫在39℃以上,就屬于高熱,又稱高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和田市| 旅游| 奇台县| 沐川县| 浦县| 陇川县| 宿松县| 固原市| 江西省| 平利县| 资源县| 通海县| 巍山| 淮安市| 达拉特旗| 桓台县| 洪雅县| 如皋市| 永川市| 馆陶县| 明星| 东光县| 积石山| 佛学| 龙里县| 资源县| 苏尼特右旗| 耒阳市| 南阳市| 上高县| 加查县| 郸城县| 昆山市| 武威市| 乐平市| 陆良县| 五台县| 大悟县| 泸西县| 绵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