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當事人的自尊心
一般來說,人們對于自尊往往存有不容侵犯的保護意識,如果你能顧及他人的自尊,處處為其著想,那么解決起問題來就容易得多了。
同樣,在調解糾紛時,不對矛盾的雙方進行批評指責,相反,分別贊美爭執的雙方,肯定他們各自的價值,使他們感到再爭執下去只會損害自己的形象,因而自覺放棄爭吵。
星期天,小陳一家包餃子,婆婆搟餃子皮,小陳夫妻倆包。不一會兒,小陳的兒子從外面跑進來:“我也要包。”
婆婆說:“大剛乖,去洗了手再來。”
兒子沒挪窩,在一旁蹭來蹭去。妻子叫:“蹭什么!還不去洗手,看弄得一身面粉,我看你今天要挨揍。”
“哇……”5歲的大剛竟哭起來。
“孩子還小,懂什么?這么兇,別嚇著他!”婆婆心疼孫子了。
“都5歲了還不懂事,管孩子自有我的道理。護著他是害他!”
“誰護著他了,5歲的孩子能懂個啥,不能好好說嗎?動不動就嚇他!”
小陳一看,自己再不發話,“火”有越燒越旺之勢,便說:“再說,今天這餃子可就要咸了喲!平日里,街鄰、朋友都說我有福氣,羨慕我有一個熱情好客、通情達理的母親,夸我有一位事業心強、心直口快的妻子,看你們這樣,別人會笑話的,都是為孩子好。大剛,還不快去讓奶奶幫你洗洗手,叫奶奶不要生氣了。”又轉向妻子:“你看你,標準的‘美女形象’,嘴撅得都能掛10只桶了。生氣可不利于美容呀!”妻子被他逗樂了。那邊,母親正在給孩子擦著身上的面粉,顯然氣也消了。
每個人都愛自尊,大部分成功的人都由經驗中證實,要維護他人的自尊,絕非一兩次的表態可以奏效,它是由許多次日常接觸所形成的一種過程。
弗雷德·薛佛在紐約人壽保險公司工作,在保險業中,日常關系是最重要的。因為在保險業里,業務人員就等于是公司本身。業務員如果業績不佳,不久就連公司都將無立足之地。
多年前薛佛曾任職于一家國際保險公司麥卡比公司。當公司遷入一座新大樓后,跟以前不同的是這大樓中還有幾家其他的公司。薛佛希望在搬遷之后,原來所維持的重要的個人關系并不因遷移而招致疏忽。所以,他到新大樓上班的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安全人員臺前。
薛佛回憶當時的情景:“當時有十來位安全人員,我請他們都圍攏來,結果發現他們除了知道我們公司的名稱之外,其他一概不知,連我們從事保險業都并不清楚。于是我對他們說,‘各位!我們在底特律市有幾位很重要的業務代表,如果你們發現來的人是業務代表,我們一定得給予最隆重的歡迎,我是說盡量讓他覺得備受重視,如此便得勞駕你們親自送他上7樓找到他所要會見的人,也請你們一定要配合幫忙。’后來我聽到一些業務代表談起他們來到這棟大樓所受到的禮遇,讓他們感到很高興。”
所有的這些小動作加起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整體結果,那就是:人們會對自己覺得很滿意。員工只要相信公司關心他們、并了解他們的需要、維護他們的自尊,就會以努力工作、達成公司目標作為回應。
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你對他所說的話能夠表示同意,這就是尊重他的意見,他在無形中把自己高抬了,而抬高他的便是你,自然他對你是十分高興的,他也愿意和你做朋友。反過來,你不能對他表示同意,顯然你是站在和他敵對的地位,你是他的敵人而不是友人,他能不和你為難嗎?所以在說話的時候,這一點我們是應該要加以注意的。
總之,顧及他人的心態及立場,尊重他人的自尊,是調解糾紛的必備武器,更是相當重要的為人之道,也是讓他人交出信任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因此,你要促使別人與你合作,你要說服他人,就必須遵循說服的這一要訣:維護他人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