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八章 20世紀以來的美學

表現主義美學

——克羅齊的美學思想

“黑格爾美學是藝術死亡的悼詞,它考察了藝術相繼發生的形式并表明了這些藝術形式的發展階段的全部完成,它把它們埋葬起來,而哲學為它們寫下了碑文。”

針對古典美學中的藝術消亡論,克羅齊通過強調直覺的知識(即藝術)是人類心理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而做出了回答:“問藝術是否能消滅,猶如問感受或理智能否消滅,是一樣無稽。”

克羅齊“直覺即表現”理論的核心,就是要從理論上確立藝術的獨立地位,是直接針對著古典美學的理性至上原則及藝術消亡論的。美就是表現,“合適的表現,如果是合適的表現,也就是美的。美不是別的,就是意象的精確性,因此也就是表現的精確性。”

figure_0178_0153
▲克羅齊像

克羅齊的美學理論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美學理論之一。他的“藝術即直覺,直覺即表現”是他整個心靈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他美學體系的核心論點。

表現主義是從法文“表現”一詞引申出來的,它最初出現于1901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瑪蒂斯畫展上,是茹利安·奧古斯特·埃爾維一組油畫的總題名。1911年德國《風暴》雜志刊載希勒爾的一篇文章,首次借用這個詞來稱呼柏林的先鋒派作家,1914年以后方為人們普遍承認和采用。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至30年代盛行于歐美一些國家的文學藝術流派,也是西方現代文學中的主要流派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在德國和奧地利流行最廣。它涉及的領域廣闊,包括繪畫、雕塑、音樂、文學、戲劇以及電影等形式。其主要特點就是強調藝術表現中的主觀性和情感宣泄。主張藝術應當干預生活;自我是宇宙的中心和真實的源泉:“現實必須由我們創造出來。”主要特征是抽象的人物,人都是象征性的,不具體的,非常類型化的。只是共性的抽象和觀念的象征。狂熱的激情;荒誕離奇的內容,散亂的結構,強烈的色彩等。強調“藝術就是表現”。表現主義意味著一種叛逆、否定和反抗,具有鮮明的反傳統性格。表現主義是對自然主義和印象主義的一種反駁。

直覺即表現亦即藝術

克羅齊美學實現了西方美學的價值論轉向。

克羅齊主張藝術即直覺,美即表現,藝術與美同一,從而把美從“道德的象征”或“理念的顯現”轉變為“情感的表現”。克羅齊認為,藝術是純直覺,創造力既不是道德,也不是哲學。藝術表達的是具體的特性,不應該追問它的真與善。

克羅齊(1866年~1952年),意大利新黑格爾主義哲學家、美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1866年2月25日生于阿圭拉省佩斯卡塞洛里,父母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1883年,在一次大地震中,他失去了雙親,他也被埋在瓦礫中7個多小時,受到了重傷。隨后,他來到了羅馬,和叔父住在一起,并在羅馬大學學習法律,但是他一直沒有獲得學位,隨后就回到了那不勒斯,1952年11月20日卒于那不勒斯。

他是意大利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著名代表。1910年當選為參議員。1914年結婚并有四個女兒。1920年、1921年任政府教育部長。在墨索里尼當政和德國占領時期,他在自己的著述中堅持反法西斯立場;1943年~1947年領導他所重新創建的自由黨,并于1944年短期擔任過部長。

他的學術研究最初側重歷史,后來轉到哲學、美學和文學。在哲學和美學上他受到黑格爾、維柯的影響。

克羅齊把心靈活動分為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從直覺始,到概念止;實踐活動從經濟活動始,到道德活動止。直覺、概念、經濟、道德這四種活動囊括了一切心理活動。直覺是全部心理歷程的始點。直覺是心理最低一層的活動,它可不依賴于其他任何一種心理活動,其他任何一種心理活動卻離不開它。直覺的獨特性包含了表現的獨特性。直覺求美,概念求真,經濟求利,道德求善。審美直覺是有別于邏輯活動的知識形式。直覺產生個別意象,正反價值為美與丑;克羅齊說:“知識有兩種形式:不是直覺的,就是邏輯的;不是從想象得到的,就是從理智得來的;不是關于個體的,就是關于共相的;不是關于諸個別的事物,就是關于它們中間關系的,總之,知識所產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也就是說,直覺是介于感覺與知覺之間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全部心理活動的基礎。直覺是個體的形象,是屬于形式的,因此是個體的形式。克羅齊說:“直覺在一個藝術作品中所見出的不是時間和空間,而是性格、個別的相貌。”藝術的本質是直覺——表現。直覺是人人皆有的心靈活動。藝術天才與一般天才比較,只有量的多寡。“詩人是天生的”一句話應改為“人是天生的詩人”。

在克羅齊看來,作為一種心理活動,直覺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直覺作為“心理綜合作用”既表現了情感,又創造了客觀世界中的物質。它把形式給了“感覺”,使“感覺”有了形式或形象而被表現出來,變成能被掌握、能被察覺的東西,也就是變成了人的感性認識的對象。如果感覺能恰如其分地被意象表現出來,這些表現就是成功的,而美就是成功的表現。

凡是直覺都是表現,如果表現不出來,就證明它還算不上直覺,而且這里說的表現是指“心中成就”的表現,并非一定得寫在紙上(如詩),畫在畫布上(如畫)或者譜成樂譜演奏出來(如音樂)。

figure_0180_0154
▲呼號 挪威 蒙克

又名《吶喊》,作者在此將人對孤獨與死亡的恐懼感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他為恐懼賦予概括、含糊乃至恐怖的表現。畫中那婉轉隨意的線條,將凄慘的尖叫變成了可見的振動,像聲波一樣綿延不斷地向外擴散,具有非凡的表現力。此畫是表現主義繪畫中的典范之作。

克羅齊認為,只要表現已在心中成就,就一定能寫下(畫下、譜下),否則說明表現在心中尚未成就,以為自己心中已有了表現,那只是一種錯覺。克羅齊說:“每一個直覺或表象同時也是表現。沒有在表現中對象化了的東西就不是直覺或表象,就還只是感受和自然的事。心靈只有借造作、賦形、表現才能直覺。”

克羅齊得出了一系列結論,即直覺就是抒情的表現,直覺就是美,就是藝術,藝術的創造和欣賞之間并沒有本質的區別,“欣賞家也許是個小天才,而藝術家也許是個大天才”。因此,如欲欣賞藝術品,必先自成藝術家,正如他說:“要了解但丁,我們就必須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平。”并把語言和藝術等同起來。在克羅齊看來,直覺、表現、藝術幾乎是同義詞。

他說:“藝術是什么——我愿意立即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藝術是幻象或直覺。藝術創造了一個意象或幻象;而喜歡藝術的人則把他的目光凝聚在藝術家所指出的那一點上,從他打開的裂口朝里看,并在他自己身上再現這個意象。當談到藝術家時,‘直覺’、‘幻象’、‘凝神觀照’、‘想象’、‘幻想’、‘形象刻畫’、‘表象’等詞就像同義詞一樣,不斷地重復出現,這些詞都把心靈引向一個同樣的概念或諸概念的一個同樣范圍,一個大體一致的指定。”

他認為:“藝術永遠是抒情的——也就是說包含情感的敘事詩和戲劇……藝術的直覺總是抒情的直覺:后者是前者的同義詞,而不是一貫形容詞或前者的定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宁远县| 桑日县| 阆中市| 天津市| 乐业县| 岳池县| 九龙坡区| 朝阳县| 威远县| 广宗县| 徐汇区| 博湖县| 襄樊市| 杭锦旗| 永清县| 钟祥市| 怀宁县| 青冈县| 永康市| 萝北县| 博罗县| 平泉县| 陕西省| 许昌县| 青神县| 武鸣县| 永平县| 绍兴县| 句容市| 陕西省| 鄄城县| 肥城市| 宜黄县| 林西县| 武威市| 黄大仙区| 阿拉尔市| 冕宁县| 伊宁县|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