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區寄傳◎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通過敘述牧童區寄與兩賊斗智斗勇,從而誅殺兩賊,巧妙逃脫這一故事,塑造了一個少年英雄的形象。
文章敘述簡潔明快。人物語言、動作描寫凝練傳神,給人生動逼真的印象,讀其字如見其人。
此篇文章可謂事奇,人奇,文奇。
【原文】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貨視之。自毀齒已上,父兄鬻賣,以覬其利。不足,則盜取他室,束縛鉗梏之。至有須鬣者,力不勝,皆屈為僮。當道相賊殺以為俗。幸得壯人,則縛取幺弱者。漢官因以為己利,茍得僮,恣所為不問。以是越中戶口滋耗。少得自脫,惟童區寄以十一歲勝,斯亦奇矣。桂部從事杜周士為余言之。
童寄者,郴州蕘牧兒也。行牧且蕘,二豪賊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賣之。寄偽兒啼,恐慄為兒恒狀。賊易之,對飲,酒醉。一人去為市,一人臥,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縛背刃,力下上,得絕,因取刃殺之。逃未及遠,市者還,得童大駭。將殺童,遽曰:“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誠見完與恩,無所不可。”市者良久計曰:“與其殺是僮,孰若賣之;與其賣而分,孰若吾得專焉。幸而殺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縛牢甚。夜半,童自轉,以縛即爐火燒絕之,雖瘡手勿憚,復取刃殺市者。因大號,一墟皆驚。童曰:“我區氏兒也,不當為僮。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愿以聞于官。”
墟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視,兒幼愿耳。刺史顏證奇之,留為小吏,不肯。與衣裳,吏護還之鄉。鄉之行劫縛者,側目莫敢過其門。皆曰:“是兒少秦武陽二歲,而討殺二豪,豈可近耶!”
【譯文】
柳先生說:“越人缺乏恩愛,把生下的兒女看作商品。七八歲以上的小孩,父兄就賣掉他們,以貪圖錢財。如果不滿足的,就盜取別人家的孩子,把他們捆綁起來束住手腳然后賣掉。甚至已經長了胡須的人,因為力氣不如別人,也被綁架賣掉被迫做僮仆。在大路上互相殘殺已經成為風俗。有幸能長成強壯高大的,就去綁架那些力小體弱的。漢族的官吏利用這種情況為自己牟利,只要能得到僮仆,就對這種行為聽之任之,不加追究。因此閩粵一帶的戶口逐漸減少。很少有人能逃脫這種為僮仆的悲慘遭遇,只有區寄以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戰勝了綁架的強盜,這真是奇事。桂管經略觀察使的助手杜周士向我講了這件事。”

區寄是郴州地方的一個打柴放牛的孩子,當他在一邊打柴一邊放牛時,兩個強盜將他綁架,把他雙手反綁,用布堵住他的口,帶到四十里以外的集市上準備出賣。區寄假裝啼哭,做出小孩子常見的那種恐懼害怕的樣子。因此強盜對他放松了警惕,兩人暢快對飲,喝得酩酊大醉。其中一個去市上談生意,另一個躺下睡覺,把刀豎插在道上。區寄暗中觀察,見他已經睡著了,便背靠刀口把繩索在刀刃上用力上下摩擦,割斷了繩子,于是拿起刀殺死了那個熟睡的強盜。逃出去不遠,去集市談生意的強盜回來了,碰上了區寄,非常驚訝,想要殺掉他。區寄急忙說:“做兩個主人的奴仆,哪有做一個主人的奴仆好呢?他待我不好呀。你如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并好好待我,你讓我做什么都可以。”談生意回來的強盜思量了很久。暗想:“與其殺了這個奴仆,不如把他賣了;與其賣了他后兩個人分錢,不如我一個人獨得。多虧小孩殺了他,太好了。”立即將那個強盜的尸體埋了,把小孩押到了旅店里,捆綁得更加結實。半夜里,區寄移動身體,將綁手的繩子靠近爐火燒斷,雖然燒傷了手也不怕,又取刀殺死了這個強盜。然后大哭大叫,驚動了整個集市上的人。區寄說:“我是姓區人家的孩子,不應該當奴仆。我被兩個強盜綁架。幸而把他們都殺了,希望向官府報告。”
管理市場的官吏把這件事報告州官,州官又上報桂管經略使衙門,官府召見區寄,一看原來是個老實的小孩子。刺史顏證認為他與眾不同,想把他留下來當小吏,區寄不答應。于是賜給他衣裳,派當差的護送他回家。從此以后,鄉里那班專事搶劫綁架行兇的人,非常害怕,連正眼都不敢看他,更不敢經過他家門前。都說:“這孩子比秦武陽還小兩歲,但卻殺了兩個強盜,哪能去惹怒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