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中國通史
  • 夢華
  • 2280字
  • 2020-07-03 09:22:27

屈原投江

屈原出生在公元前340年的農歷寅月寅日。生于硝煙彌漫的亂世,空負絕世才華和救世之志,卻只能感嘆報國無門,在一次次的打擊和流放中體味憂世、憂生、憂民的精神之痛,這就是屈原的悲劇的一生。20多歲時受到楚懷王的信任,先后做過左徒和三閭大夫,地位相當顯赫,“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對應諸侯”,一度是楚國內政外交的關鍵人物。為挽救楚國的危亡,屈原提出了內修弊政,改革圖強,外聯齊國,抗秦圖存的“美政”綱領。然而,在舊貴族的造謠中傷、陷害詆毀之下,他很快便遭到疏遠,并在5年后遭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沉重打擊,被流放到漢北。然而他絕不肯就此放棄。公元前292年,已回到楚國宮廷的屈原,因不懈堅持“美政”路線,而被放逐湘南。屈原一生遭到楚王的兩次放逐,過了20多年的流放生活。評價屈原的一生,可以說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又是一個懷才不遇的政治家。

楚國被秦國打敗后,楚懷王又想重新和齊國聯合起來。這時,秦昭襄王繼王位,他很客氣地寫信給楚懷王,請他到武關(在今陜西丹鳳縣東南)相會,當面訂立友好盟約。

屈原勸楚懷王不要去,他說:秦國一定會設下圈套等我們上當呢。

正如屈原預料的那樣,楚懷王剛進入秦國的武關,立刻被秦國預先埋伏下的人馬截斷了后路。在會見時,秦昭襄王逼迫楚懷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讓給秦國,楚懷王拒絕了。秦昭襄王下令把楚懷王押到咸陽軟禁起來,并派人通知楚國讓其拿土地來贖人。

楚國的大臣們聽到國君被押,非常氣憤,拒絕了秦國的無理要求,并立太子為國君,這個國君就是楚頃襄王。

楚懷王在秦國被關一年多,吃盡苦頭,后來病死在秦國。楚國人為楚懷王被害死心里很氣憤,大夫屈原更是怒不可遏。他勸楚頃襄王搜羅人才,遠離小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為國家和懷王報仇雪恥。

屈原像

可是他的勸告卻招來了令尹子蘭和靳尚等人的仇視。他們抓住一切機會在頃襄王面前誣陷屈原。楚頃襄王聽信讒言,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到了湘南以后,經常在汨羅江(在今湖南東北部)一帶徘徊,吟誦著傷感的詩歌。有一天,屈原在汨羅江邊遇見一位打魚的漁夫。漁夫對屈原說:“您不是楚國的大夫嗎?怎么會落到這步田地呢?”屈原說:“我落到這個地步,是因為許多人都是骯臟的,只有我是干凈的;許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還醒著。”

公元前278年,楚國國都被秦國攻破。一直支撐著屈原的精神支柱——國家,就此坍塌了,屈原內心的孤憤隨著國破山河碎而徹底泯滅。懷著絕望的心情他走向汨羅江,投江自盡,以身明志,以死殉國!

屈原的人生之痛,造就了中國文學之幸。從《九歌》到《九章》,從《哀郢》到《離騷》,從《橘頌》到《天問》,屈原所有的痛苦、憤怒、哀怨、孤獨都通過與楚地民歌相結合,而化為響徹天地的吟唱,回蕩在時間的盡頭,這就是“楚辭”——一種在香草美人的意象中寄寓理想,在上天入地的境界中探索真理,在不拘一格的言語中抒寫憂傷的嶄新文體。宋代黃伯思在《校定楚辭序》中概括楚辭的特征為:“蓋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顧可謂之‘楚辭’。”除此而外,《楚辭》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歷史傳說、神話故事、風俗習尚以及所使用的藝術手段、濃郁的抒情風格,無不帶有鮮明的楚文化色彩。這是楚辭的基本特征,它們是與中原文化交相輝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屈原“自鑄偉詞”所開創的楚辭的天空一經產生便是群星璀璨,而《離騷》則是所有星星中最燦爛的一顆。《離騷》全長373句,2490字,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由詩人自覺創作、獨力完成的長篇抒情詩。詩人以自身為原型,從多方面樹立了一個具有高尚品格和出眾才華的抒情者光彩照人的形象。

透過屈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屈原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他以國家興亡為己任,追求“舉賢薦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在《離騷》中,屈原對貴族統治集團爭權奪利、貪婪嫉妒、仗勢欺人、蔑視法度等腐朽現象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屈原耿直的性格和他那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愛國思想在《離騷》中得到充分的體現,當國君的做法不利于國家時,他也同樣在作品中表現出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飲酒讀《離騷》圖 明 陳洪綬

《離騷》歷來為憂憤之士所愛,圖為一位士人坐于獸皮褥上正飲酒讀《離騷》,一副激憤而又無可奈何之狀,大有擊碎唾壺一展悲吟之意。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專門紀念屈原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還要舉辦賽龍舟的活動。有史記載,屈原于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為哀悼他們熱愛的屈原,每到這一天,就把米裝到竹筒中投入江中,讓魚蝦吃,以免它們啃咬屈原的尸體。但是有一天,屈原給人們托夢說,投到水中的食物都被蛟龍給搶去了,蛟龍害怕五色絲和竹葉。后來人們就用竹葉把米包成粽子,再用五色絲把粽子捆扎起來。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有關端午節“賽龍舟”也和屈原有關。相傳,漁夫見屈原投江,欲乘舟救他,留下了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浪漫主義大詩人,他開創了楚辭文體,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浪漫主義文學流派,和《詩經》一起構成了中國詩歌的兩大源頭,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后世文學產生了無窮的影響。屈原的作品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大膽使用浪漫主義手法,運用神話傳說,展開豐富的想象,抒發了自己奔放的情感和對美好理想的追求,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及對腐敗的統治者的不滿和對人民的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關懷。在反映現實矛盾,抒發內心感情時,他繼承并發揚了《詩經》的傳統,巧妙地使用比興手法,委婉而且深入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屈原在詩歌的語言和表現形式上也做了變革,不僅加長了句子,還加大了篇幅,相對《詩經》來說,更有利于增加內涵,深入地表達思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白银市| 惠水县| 名山县| 竹溪县| 定结县| 珲春市| 玛沁县| 历史| 林芝县| 吴江市| 兖州市| 周至县| 东丽区| 库尔勒市| 游戏| 磴口县| 康平县| 上栗县| 望江县| 崇义县| 日土县| 广州市| 奉节县| 天水市| 安西县| 门源| 彩票| 定结县| 筠连县| 衡东县| 阿荣旗| 六枝特区| 南岸区| 泰来县| 墨脱县| 磴口县| 澄迈县| 鄂托克前旗| 丹凤县|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