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德魯克
- 龔俊恒
- 1068字
- 2020-07-09 10:46:22
“少不了某人”的組織依賴
管理精粹
有效的管理者對一位得力的人才,絕不會說:“我少不了你,少了你,我就辦不成事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魯克
精彩闡釋
德魯克認為,有效的管理者對一位得力的人才,絕不會說:“我少不了你,少了你,我就辦不成事了。”美國國際數據集團亞洲區總裁認為,一個公司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個人身上,這樣的公司最脆弱。美國學者吉姆·柯林斯經過研究發現,不少公司遵循的是“1個天才與1000個助手”的模式。這些天才的領導者從不需要后援團的幫助,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也不想要。他們需要的只是一隊聽話的好士兵,能夠幫助他們實行那些天才的主意。但是,一旦天才在某一天離開了,剩下的人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并且,天才一般都是因為自戀而自封的。這種英雄主義的天才思維在企業中是很危險的。
當年,劉邦與項羽經營著兩個不同的“民營企業”。漢高祖劉邦有幾句經典名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與其相反,項羽當初憑著個人英雄主義,勢力一度膨脹,結果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
客觀地說,個人英雄主義在項羽的“民營企業”創業初期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但關鍵是,在勢力壯大、地盤擴大后,面對紛繁復雜的戰爭形勢,他應該及時培養人才,授之以權,通過管理團隊而不是個人的驍勇來奪取勝利。項羽的失敗,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失敗,而劉邦的高明正是在于發揮團隊優勢。一勝一敗揭示了企業運營的真相:團隊高效才能成功。
現代化企業之中,制度建設很完善,部門分工明確,多數工作都需要相互協作才能完成。
如果不能融入團隊,在團隊中顯得極不合群,往往以個性主導團隊的運行。這樣的員工即使再優秀、再有能力,也不足以委以重任。
惠普公司原總裁格里格·梅坦曾說:“企業的領導不能成為團隊的主宰者,盡管企業的領導具有超強的能力,是團隊中英雄級人物。”現代社會現代組織,僅憑一個人已經不能應對所有工作。所以管理者應該明白,不能讓個人英雄主導團隊,不應該過分強調個人的效能,應該重視團隊合作所產生的效能。
實用指南
德魯克認為,通常我們說“少不了某人”,其原因不外乎三點:
一是管理者本人的能力太差,只能用某人的才干來勉強支撐。
二是某人其實不行,不過是管理者沒有對他苛求而已。
三是本來就潛伏著某項嚴重問題,因為誤用某人而將這個問題掩蓋了。
只要存在上述三種情況之一,無論如何都應該對這個人調職,越快越好。要不然,這個人的才干再高,也將給組織帶來不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