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幾歲,要懂點心理學
- 連山
- 986字
- 2019-09-21 03:19:05
不健康的性格會導致疾病
從成功的角度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性格對人的健康也有著一定的影響。我們可以從性格的不同分類中,觀察出性格與人們身心健康的關系。
從個體獨立性上劃分,性格可以分為獨立型和順從型。
獨立型:非常有主見,不易受環境和他人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生活自理能力強,對困難和意外情況也能妥善處理。他們的身體素質一般都不差,習慣獨立生活,積極鍛煉。
外向型性格與內向型性格
按照心理活動的傾向性,性格可以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

順從型:缺乏獨立精神,對別人的依賴心理強,沒有主見,容易接受暗示或受人指使。身處逆境或遭遇突發狀況時,總是表現得驚慌失措,一蹶不振。他們容易輕信各種謠言,聽到對自己有傷害的流言蜚語更是傷心不已。這種心理顯然是健康的不利因素,常能引起疾病。順從型性格的人往往偏聽偏信,當試圖達到排遣惡劣情緒或擺脫疾病纏身的要求時,他們往往不是積極主動地尋求正確的、科學的方法,而是將希望寄托在求神拜佛之類的迷信活動上,結果越陷越深,有的人最后甚至到了神經失常、精神崩潰的境地;身體上的疾病也因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進一步惡化,甚至到了無法挽救的程度。
從心理機能上劃分,性格可以分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緒型。
理智型:習慣理智地認知、衡量事物和支配自己的行為。
意志型:目的明確,意志堅定,在感情和行為上不易受他人的支配。
理智型和意志型的人做事有條不紊,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對外界生活環境的變化能夠很好地適應,大多精力旺盛,身體健康。
情緒型:總是用感情來認知、處理事物和支配行為,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他們經常憑主觀臆測,意氣用事,遇到沖突和矛盾時非常沖動,要么大發雷霆、爭吵不休,要么忍氣吞聲、暗自慪氣,這種做法無疑會對精神產生刺激。持久的或經常性的憤怒及抑郁,勢必對健康造成影響,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或加重。如食欲不振、睡眠質量不佳、神經機能失調,甚至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等。
從以上分類不難看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理想性格應該是外向型兼理智型(或意志型),并具獨立型性格的人。
當然,人的性格是復雜的,每個人都可能具備多種性格特征,不可能有非常明確的標準判斷誰是哪種類型的人。但是,某一個人的性格健康與否,卻可以大致判斷出來。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自己性格中的優缺點,積極培養自我調整的能力,隨時彌補性格上的弱點,這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