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口味心理學大全
- 張卉妍
- 2901字
- 2019-09-16 11:31:05
恐高癥
恐高癥又稱畏高癥。據調查,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恐高癥狀。其中大約有10%的人屬于臨床性恐高,這些人每時每刻都想方設法避免恐高癥的發生,他們不敢乘電梯,不敢站在陽臺上,甚至連4樓的高度也受不了,這就更不用說讓他們去坐飛機了。
在深圳飛往南昌的航班上曾經發生過一起因旅客恐高而拖延飛機航班的事件。這次航班上上來3名青年男子,坐在了后排座位上,其中一名男子神情看上去非常緊張,面色蒼白,兩手不停顫抖。乘務員發現這一情況后,急忙過來問候。這時他旁邊的青年解釋說他有恐高癥,害怕坐飛機。該乘務員了解情況后,讓他坐在靠走廊位置,并告訴他不要看窗外,放松心情,系好安全帶即可。勸說之后,該男子終于平靜下來。
所有旅客都上飛機之后,飛機艙門關閉,滑上跑道準備起飛,就在這時該男子突然情緒失控,嘴里驚慌地嚷著:“不行了,不行了,我頭痛,我害怕,我要下飛機……”空警到來后趕忙制止,此時他的同伴也來拉他坐回原位。但他已無法自制,強烈要求立刻下飛機。乘務長得知情況后也趕來勸該男子保持冷靜,并鼓勵他戰勝自己的恐懼。但該旅客情緒已經崩潰,帶著哭腔說他實在不敢坐飛機,一定要下飛機。乘務長告訴對方,一旦中途下飛機,按照民航規定,為排除其遺留危險物品在航班上的可能,全部旅客都要重新下飛機再次接受檢查,整個航班將延誤近一個小時。該男子聽后非常自責,說他也不想因此影響了大家乘機,但他實在對飛上天感到恐懼。乘務長把情況報告給機長后,機長經過慎重考慮,同意該男子下機,他的同伴也一起陪他下了飛機。
隨后,飛機上剩下的百余名旅客重新下飛機過安檢,同時飛機貨艙中的100多件貨物與行李也都被卸下重新進行安全檢查,航班被迫延誤45分鐘。乘務長事后表示,本來這起事件是可以避免的,這名男子的狀況不適合乘機,但兩名同伴熱心過度,非得要拉他“練膽”,結果“練膽”不成,反而誘發了他恐高癥的加重,以致最終情緒失控。希望其他旅客吸取教訓,類似的情況不再重演。
這位乘客就屬于典型的恐高癥患者,害怕自己處在高空的感覺,雖然他同意與自己的朋友進行這樣的“練膽”,但最終就在飛機起飛的一剎那,他的情緒完全崩潰,最終依然沒能跨越恐高這道門檻。正如我們上面所說到的“脫敏療法”或“暴露療法”,把他放在最極限的高度,讓他能擺脫這種對高度的恐懼。不過他們的不足之處就是在于行動采取的速度,他們“瞬間”就讓朋友完全暴露在了最危險的狀態之中,完全忽略了朋友內心的承受,也遺忘了應該讓他有一個過度階段,最終克服恐高癥的初衷沒有達成,還給周圍的乘客帶來更多不便。
對于恐高癥產生的原因,專家已有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他們指出,恐高癥患者在高空產生的眩暈首先與視覺信息缺乏有關。當一個人身處高處,往下看時往往會一片模糊,景象大幅度縮小,變得遙不可及,跟平日的視像大相徑庭,這時他的視覺信息就會大大減少,就會失去平衡。再加上人站在高處的時候,眼睛無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實物作為水平運動參照,因此人體平衡系統會崩潰,繼而出現類似暈車暈浪那樣的眩暈。還有科學家指出,“視覺流場”也是恐高癥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當人們站在一條筆直公路上,公路是看不到頭的,但這時人不大會害怕,因為人與這個視覺流場成直角。但當人站在大廈邊緣時,盡管也是一望無際,但人跟視覺流場并非成直角,感覺自己被地心吸力吸進去了,所以會產生恐懼的感受。
還有學者的研究表明,現代人的恐高癥狀與當今社會發展形態有密切關系。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使人們定向障礙越來越嚴重,眩暈因此也變得更普遍。大型購物中心、超級市場和摩天大樓隨處可見。因為眼前事物應接不暇的變化,最終使人們的不舒適感逐漸增強,而恐高的基本癥狀就是眩暈、惡心、食欲不振。城市中高樓越來越多,無論白晝都強烈反光的建筑物玻璃幕墻,在現代化都市氛圍越來越濃的背后,隨之而來的是恐高癥患者越來越多。
恐高癥是恐懼癥之中的單純恐懼癥。如果對人工作和生活影響不大,一般也不需要治療。如果一定要治療的話,有4種方法可以選擇。
1.系統脫敏療法
讓患者自己學會系統脫敏法進行自我治療。目的在于消除恐懼刺激物和恐懼反應的條件聯系,并對抗回避反應。主要使用的方法就是默想,默想引起恐懼的事物或情境,以此代替引起恐懼的實際事物或情境的呈現或展示。具體過程為:首先將引起恐懼的事物或情境根據強烈程度分級。然后,舒適的沙發上,微閉雙眼,想象其中的最弱刺激,同時放松全身,直到恐懼感接近消失。最后,由低到高逐級想象引起較強、更恐怖的較嚴重、更嚴重刺激,同時配合肌肉放松,以逐漸增強對恐懼刺激的耐受性,直至恐懼反應完全消失為止。
2.暴露療法
暴露療法又稱滿灌療法。它鼓勵求治者直接接觸引致恐懼焦慮的情景,堅持到緊張感覺消失的一種快速行為治療。行為治療專家馬克斯對這種滿灌療法進行了更進一步的解釋:“沖擊越突然,時間越長,患者情緒反應越強烈,這才能被稱之為滿灌。迅速向患者呈現讓他害怕的刺激,并堅持到他對此刺激習以為常,是不同形式的滿灌技術的共同特征。”治療一開始要想方設法讓求治者進入最使他恐懼的情境中,一般可采用想象,或者心理醫生在旁邊反復描述場景細節,或者使用錄像、幻燈片放映以加深印象為手段。在反復的恐懼刺激下,求治者出現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四肢發冷等神經反應,但此時卻明確告訴求治者最擔心的災難并沒有發生,此時反應也就相應消退。或者把求治者直接帶入真實情境,經過實際體驗,使其覺得沒有導致什么了不起的后果,恐懼癥狀自然也就慢慢消除。“習能鎮驚”是滿灌療法治療的要訣。有報道稱,即使病程超過20年的恐懼癥,經過3~15次滿灌治療,也有治愈的希望。
3.催眠療法
催眠療法,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識范圍變得極度狹窄,借助暗示性語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催眠方法,將人誘導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維和情感,從而產生治療效果。催眠可以很好地推動人潛在的能力,現在一些心理治療的方法是使用催眠來治療人的一些心理疾病,如強迫癥、憂郁癥、壞習慣、情緒問題等。
曾有催眠師通過催眠消除恐高癥的成功案例,使用的方法是讓患者進入催眠狀態,讓他感受到身處高空的感覺,同時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最終讓患者成功克服自己對高空的恐懼。
4.多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魄,令平衡系統高效率工作
成長期的兒童可以通過走獨木橋、翻筋斗、跳躍、轉圈等訓練身體定向能力。成人也不應放棄這類活動,通過避免定向障礙,達到克服恐高癥的目的。我們終日坐著不動,眼睛只盯著電腦,人體的平衡功能就會逐漸衰退。但如果觸發眩暈的刺激性活動不斷重復,大腦就會開始調整適應,定向障礙便會漸漸改善。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有輕微后天恐高癥狀,不妨多挑戰一下自己,通過攀高俯視等行為,讓自己的狀況有所改善。此外,最簡便的解決辦法是閉上一只眼睛,讓身體依靠肌肉保持平衡,但不要閉上雙眼,因為眼前一片漆黑,內心會更膽怯、更恐懼。
總而言之,恐高是很多人都曾經歷的一種情形。它是一種人體本能和自我保護的反應,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恐高而產生自卑的意識。如果因為恐高而嚴重影響自己生活與工作的話,那么可以進行適當的物理練習或者治療來擺脫這種內心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