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強迫癥
兒童強迫癥是一種以強迫行為和強迫觀念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兒童期情緒障礙,簡稱OCD。兒童強迫癥發(fā)病平均年齡在9~12歲,10%起病于7歲以前。
男孩發(fā)病比女孩平均早兩年。早期發(fā)病的病例更多見于男孩、有家族史和伴有抽動障礙的患兒。低齡患兒男女之比為3.2∶1,青春期后性別差異縮小。2/3的患兒被診斷后2~14年仍持續(xù)有這種障礙。
在行為上,兒童強迫癥患者會有以下表現(xiàn):
(1)強迫性儀式動作。
他們會做一系列的動作,并且將這些動作與“好”“壞”或“某些特殊意義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在系列動作做完之前被打斷則要重新來做,直到認為滿意了才停止。
(2)強迫檢查。嚴重時會影響到學習效率、飲食、患兒睡眠、社會交往等多個方面。
比如他們會反復檢查門窗是否上銷、自行車是否鎖上、是否帶好要學的書、口袋中錢是否還在等。強迫癥狀的出現(xiàn)往往伴有焦慮、煩躁等情緒反應。
(3)強迫計數(shù)。他們會反復數(shù)路邊的樹、樓房上的窗口、路過的車輛和行人。
(4)強迫洗滌。他們會反復洗手、洗衣服、洗臉、洗襪子、刷牙等。
在強迫觀念上,主要有以下幾種:
(1)強迫回憶。他們會因為怕人打擾自己的回憶而情緒煩燥。
他們會反復回憶自己聽過的音樂、說過的話、看過的場面、經歷過的事件等,在回憶時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斷,就必須從頭開始回憶。
(2)強迫性窮思竭慮。他們會沉溺于比如“為什么把人稱人,而不把狗稱人”這樣的問題中。思維會反復糾纏在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不能擺脫。
(3)強迫懷疑。他們會懷疑被傳染上了某種疾病、說了粗話、因為自己說壞話而被人誤會、已經做過的事情沒有做好等問題。
(4)強迫對立觀念。他們會反復思考兩種對立的觀念,如“美”與“丑”“好”與“壞”。
這里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小強,今年初三,在他上小學六年級時,總是被一個高年級的同學欺負,那個同學每次見到他的時候都會用手拍打他的頭部,他當時感到氣憤,但一直未表達,壓抑在心中,內心不愉快。
他在學校學習努力,但是每次回家后都心情不好,老愛和父母發(fā)脾氣,老是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干凈,反復洗手反復洗頭,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內心覺得舒服些。
他的學習成績優(yōu)異,后來年級名次變成了第一名。但是他平時不怎么和同學交往,只顧著埋頭學習。近半年來,他越發(fā)愛清洗潔身,每天洗2~3小時,父母都覺得很奇怪。
他的內心感到不安痛苦。最近兩周來未去上學,洗澡次數(shù)有減少,現(xiàn)在壓力仍然很大。
后來醫(yī)生采取了以心理輔導為主,藥物輔導為輔的治療方案,最后終于治好了小強的強迫癥。
這里還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在小玲三歲半的時候,她的父母因為感情不和而離婚,從那以后,她就一直和媽媽住在一起。在她四歲的時候,她被送進幼兒園,剛到幼兒園的時候,她經歷了一場幾近災難的混亂,她不想讓媽媽離開,害怕從學校回到家的時候媽媽不在家,媽媽必須一遍一遍地做一種向她允諾她一定會在家的儀式。比如雙手合十放在心口,把同一個保證不斷重復。
于是小玲被帶到一家心理診所進行心理治療,心理治療進行了一年,她才完全康復。
現(xiàn)在她已經10歲了,很乖很聽話,非常招人喜歡,大家都很喜歡她。可是在一個星期以前,她突然非常害怕自己會變成聾子,害怕會得小兒麻痹癥和白喉。因為怕死,她連呼吸都不敢了,而且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她會忍不住去數(shù)走過的樓梯或路過的其他物體。平常她還會表現(xiàn)得非常粗魯,要求媽媽不斷地向她保證媽媽是愛她的。如果媽媽責備她,她就嘲笑媽媽。
她還一遍又一遍地問媽媽她會不會得病、會不會死去,并且要求媽媽理解和同情她的遭遇。在最近的5天里,她又開始害怕食物里有毒,每一種食品都要媽媽嘗過了,她才有可能吃。她開始流口水,因為她擔心口水里有細菌,不敢把它們咽下去。總之,她時刻害怕會發(fā)生什么災難。她身上還存在著其他一些精神強迫癥狀。
甚至有一天她還用刀子指著媽媽,叫她承認她很愛她。更過分的是,還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候,她居然用一個球狠狠地砸向他們。也是因此,她的爸爸媽媽總是很小心地避免在她面前有任何親密的動作。
但是特別奇怪的是,在學校,她的表現(xiàn)異常的好,甚至超出了她的年齡,她很受小朋友的喜愛,他們都喜歡和她一起玩耍。
醫(yī)生分析,這是因為小玲遭受了父母離異這件事情,在潛意識里她會害怕失去媽媽,所以有強迫癥,總是想要媽媽證明她愛自己,不想離開自己。
并且她的媽媽給她的壓力也很大,導致她總是想要表現(xiàn)很好,讓她身邊的人不要離開她。本質原因是缺愛,需要人疼還有理解。她做出那么多出人意料的舉動無非是想要周圍的人投注更多關注力在她身上。
她覺得父母離婚可能是因為對她無所謂、不在乎她,所以她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于是就做了很多很多故意氣他們的事兒。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兒童強迫癥狀源于性心理發(fā)展固著在肛門期。強迫癥狀就是此期內心沖突的外在表現(xiàn)。
這一時期正是兒童進行大小便訓練的時期,家長要求兒童順從,而這與兒童堅持不受約束的觀點形成了矛盾和沖突,以至于兒童會產生敵意情緒。這就會使性心理的發(fā)展固著或部分固著在這一階段。
一般來說,兒童強迫癥都和家庭有關系。
大多數(shù)強迫癥兒童都生活在父母過分十全十美的家庭中,或者是家庭遭遇了什么變故,總之不是太正常那種家庭。父母一般具有追求完美、不善改變、循規(guī)蹈矩、按步就班等性格特征。
在心理治療方面,家庭治療是治療強迫癥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對于那些存在有家庭不和、父母婚姻有問題、家庭成員存在特殊問題、家庭成員之間角色混亂的患兒,更適合做家庭治療。這種方法就是對家庭中的父母進行咨詢指導,告訴他們什么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告訴他們應該怎么教育孩子,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什么樣的家庭環(huán)境等。
在心理治療方面,除了家庭治療以外,還有一些比較機械的訓練,比如反應阻止、焦慮處理訓練等,也就是對于一些嚴重重復的、類似于抽動癥狀的儀式動作可以采用習慣反轉訓練,這樣長期堅持就可以見到療效。
無論如何,兒童的心理問題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因為一個人小時候的經歷會影響他的后來乃至一生,因此我們要對孩子的表現(xiàn)格外關注,發(fā)現(xiàn)其有了強迫癥表現(xiàn)時,要及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