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么管
- 張卉妍
- 1571字
- 2019-09-16 11:27:09
“夢”:團隊愿景的力量
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為千千萬萬呼喚種族平等的人們構建了美好的愿景,引導和激勵無數的人為這個夢想而奮斗;比爾·蓋茨從在車庫里敲打basic語言開始起步,但他堅信能讓每家每戶的每張桌子上都有一臺個人電腦,20年的時間他帶領微軟成為互聯網的霸主。
這就是愿景的力量。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這個景象存在腦海里,是看不到的。愿景是個人在腦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團隊愿景就是團隊所有成員所共有的意象或景象。對于一個團隊而言,團隊愿景是這個團隊為之奮斗所希望達到的目標,愿景就像燈塔一樣,始終為團隊成員指明前進的方向,鼓舞和激勵著所有人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
管理者作為團隊的領頭人,必須學會用愿景引導團隊。一個團隊有了自己的愿景,就會對員工具有吸引力,就會讓員工產生認同感。在追求團隊愿景的過程中,員工相信他們所做的事是值得的,如果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實現團隊的“夢想”,進而實現自己的“夢想”,那么他們一定會認同企業,并且積極努力地行動。
稻盛和夫創辦日本京都制陶公司之后,業務發展非常迅速。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稻盛和夫經常要求年輕的員工每天要加班到深夜,即使星期天也不休息。慢慢地,一種不滿的情緒在員工中間蔓延。一次加班之后,一群員工決定用強硬的手段向公司提出要求,并以集體辭職相威脅,并且提出了諸如加薪、增加獎金的要求。稻盛和夫經歷了創業以來的一次大危機,雖然他沒有同意他們的要求,但是此后卻花費了三天三夜做說服工作,才使得這批人留了下來。
京瓷公司發展過程中的這個插曲深深地刺激了稻盛和夫,他陷入了痛苦的思考:“本來以為創立京都制陶是為了讓我的技術聞名于世,現在看來,應該還有更為重要的事情。公司究竟是什么?公司的目的和信念是什么?要爭取什么?”在思索的過程中,他漸漸明白:“讓技術聞名于世其實是低層次的價值觀,是次要的事情……經營公司的目的是為全體員工謀求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幸福,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
從此以后,“為全體員工謀幸福,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成為京都制陶公司的追求目標,也成為公司發展的愿景。企業發展越來越大,員工的忠誠度也越來越高。
作為團隊的領頭人,要告訴員工,他們是什么?他們為什么?他們干什么?愿景要讓員工能夠和企業一起分享對未來的憧憬,讓員工對未來有更深的期待,讓員工獲得一種強大的生命意義感。

景要讓員工能夠和企業一起分享對未來的憧憬,讓員工對未來有更深的期待,讓員工獲得一種強大的生命意義感。
好的愿景所起到的作用不僅如此,它宛如一個宏偉的目標,也會給人以壓力和挑戰。有沒有共同愿景對于員工來說,絕不是表面微小的差別。員工的奉獻精神和奮斗動力,與組織的共同愿景息息相關。如果沒有共同愿景,那么員工連真正遵從指令都很難做到,更遑論為團隊奉獻了。
愿景能凝聚起團隊中每個人的力量,使人產生一體感。當團隊遭受混亂和阻力時,愿景能夠引導團隊繼續遵循正確的路徑前進。隨著團隊的發展,愿景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沒有什么比一種清晰的愿景更能吸引人的了。
愿景對于一個團隊來說具有神奇的力量,因為它并不只是一個想法,它是人們心中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它能感召一群人,讓這群人為之奮斗。
建立團隊愿景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它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細致的工作和漫長的過程。但是,夢想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沒有現實支撐的愿景往往成為水中月、鏡中花。
愿景作為一種未來的景象,產生于領導者思維的前瞻性。如果管理者希望其他人能加入到團隊的共同前進路徑中,他必須知道要帶領團隊往何處去。有前瞻性并不意味著要先知先覺,而是要腳踏實地地確定一個企業的前進目標。愿景能激勵企業一步步邁向未來。
每個優秀的管理者都應具備為團隊“造夢”的能力,當一個夢想足夠強大,會提高跟隨者們的能動性、進步性、創造性,進而去構建一座此岸到彼岸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