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提高情商,戰勝內心的恐懼感
- 西點軍校情商訓練課
- 崔可貞
- 3433字
- 2019-08-23 10:21:16
西點軍校的“勇敢者”游戲:游泳求生訓練
人的恐懼情緒是與生俱來的。恐懼情緒初期表現為緊張,然后是擔心、迷惑,進而手足無措,無法把握眼前事物的方向,嚴重的會引起恐懼癥。幫助學員克服恐懼情緒,是西點軍校情商訓練的主要內容之一,新學員只有成功地掌控了內心的恐懼情緒,他們的情商才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西點軍校是勇敢者的天堂,是懦弱者的地獄。在西點軍校情商訓練課中,教官首先會極力幫助學員克服恐懼情緒,讓學員變得勇敢無畏。西點軍校將這種情商訓練叫作“勇敢者的游戲”。
為了提升學員的情商,西點軍校的教官會假想新學員中普遍存在的恐懼情緒,并且在他們剛到達軍校還沒平靜下來時,便想盡辦法加劇他們的恐懼。因為這些教官非常清楚,在進西點軍校之前,這些人都有一種理性的回避恐懼的方法,而現在就是要讓他們在恐懼不斷出現時表現得勇敢而冷靜。所以,西點軍校為新學員設置了各種障礙,可以讓他們一步步地接受各種令人恐懼的體驗。
人為創造危險環境,讓學員體驗恐懼情緒,進而擺脫這種情緒的控制,是西點軍校特有的情商訓練模式。在西點軍校的游泳救生訓練中,新學員要身穿軍服、背上背包和步槍,從10米高的高塔上跳入游泳池,在水中解開背包,脫掉皮鞋和上衣,再把這些東西綁到一塊浮板上。盡管西點學員之前已反復練習,知道每一步該怎么做,可是每次真正到了要向下跳的那一刻,他們還是會感到恐懼,還是會有短暫的停頓,但是沒有人會做逃兵,最后每一個人都必須鼓起勇氣,完成任務。
在訓練中,西點軍校的學員不斷克服一個又一個障礙,在這個越來越難的過程中,學員的膽量也逐步變大了。巴頓在西點軍校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在西點軍校學習期間,巴頓也經歷了一些“勇敢者的游戲”。在騎術練習和比賽中,他總是挑最難越過的障礙和最高的跨欄。在學校的最后一年里,有幾次狙擊訓練時,他突然站起來把頭伸進火線區內,要試試自己的膽量。他為此受到了父親的責備,但他總是滿不在乎地說:“我只是想看看我會不會害怕,我想鍛煉自己,使自己不膽怯。”后來,巴頓成為戰場上的勇士,這要得益于在西點軍校的情商訓練。
沒有什么可怕的
“做一個直面恐懼、敢于冒險的合格軍人”,是西點軍校情商訓練的一個目標,因為恐懼情緒會摧毀一個人的勇氣和創造力。勇士與懦夫的區別在于:面對恐懼時,懦夫選擇退縮,而勇士則強迫自己戰勝它。西點軍校指出,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往往不是能力低下或力量薄弱,而是勇氣不足,戰勝不了恐懼情緒,還沒上場就敗下陣來。所以新學員入校后,首先要進行勇氣訓練。
在西點軍校做演講時,麥克阿瑟說:“不勇敢地打敗怯懦,就得一輩子躲著它。”言如其人,麥克阿瑟本人就是一個真正的勇者。
在一次戰斗中,麥克阿瑟在雨夜里身穿大衣、頭戴鋼盔沖在84旅的前頭,以這種方式帶兵作戰的將軍大概只有麥克阿瑟一人,一般人難以具備這種膽魄。
1918年2月中旬,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麥克阿瑟率領“彩虹師”開進法國洛林南部呂內維爾防區的戰壕中。2月26日,他喬裝打扮,手提馬鞭,臉上涂泥,未報告師長就隨法國的突擊隊去襲擊德軍陣地。在異常激烈且殘酷的戰斗之后,大約有600名德國士兵被俘,麥克阿瑟本人還擒獲了一名德軍上校。
關于麥克阿瑟非同一般的勇氣,有人評價說:“在英雄主義和勇敢行為非常普遍的地方,麥克阿瑟的勇敢是很杰出的。”
還有一次,敵軍發動炮擊,麥克阿瑟坐在指揮所里,他身邊的參謀人員都為他捏著一把汗,但他卻鎮定自若地對他們說:“整個德國還沒造出一發能打死麥克阿瑟的炮彈。”當麥克阿瑟就要卸任“彩虹師”參謀長去任旅長的時候,該師的參謀人員送給他一個永久的紀念品——一個金質煙盒,上面刻著:“給勇者中的最勇者。”這是部隊給麥克阿瑟的最高榮譽。
羅斯福說:“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模糊的、莫名的、輕率的、毫無根據的恐懼。那會讓自己變得膽怯,會讓我們為了前進所付出的努力都付諸東流。”的確,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能戰勝困難,而是在行動之前就已經被恐懼情緒嚇倒了。恐懼是取得成功的最大障礙,一個面對困難或風險畏縮不前的人不配擁有勝利和榮譽。我們只有克制內心的恐懼,勇敢向前,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德國精神病學專家林德曼獨自一人駕著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涌的大西洋。在他之前,已經有不少人相繼駕舟橫渡大西洋,結果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很多人遇難了,一去不返。林德曼認為,這些遇難者首先不是從肉體上敗下陣來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潰,死于恐怖和絕望。一個人只有對自己抱有信心才能保持精神健康,并能夠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他決定親自駕船進行“試驗”。
林德曼駕駛的船只有5米長,是當時所知橫渡大西洋的最小的船。它的設計適合湖泊、沒有急流的河流和平靜的沿海水域,沒有一點符合遠洋航行的要求。雖然如此,但林德曼的小船頑強地抵抗住了大西洋的浪濤,盡管曾經兩次傾覆,林德曼仍能數次從颶風中死里逃生。
出發前,林德曼帶了60罐食物、96罐牛奶和72罐啤酒。食物和裝備把船塞得太滿了,沒地方放爐子。旅途中食物不夠時,他就只好抓魚來生吃。在海上航行期間,他的體重減輕了20多公斤。最終,林德曼用72天時間成功橫渡了大西洋。
林德曼駕著這艘弱不禁風的小船橫渡大西洋時沒有做任何記錄。他感興趣的是人應對極限條件下的恐懼的方式。他靠自我催眠和他發明的一種“心理衛生”系統來克服恐慌和絕望的情緒。
林德曼獨自在波濤中拼搏了兩個半月,沒有充足的食物,也沒有足夠的空間,這些給了他試驗和改進他的方法的機會。在航行中,林德曼遇到過難以逾越的困難,多次瀕臨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現了幻覺,運動感也處于麻木狀態,有時真有自殺的想法。但只要這個念頭一升起,他就馬上大聲自責:“懦夫,你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一定能夠成功!”生存的希望支持著林德曼,最后他終于成功了。
后來,林德曼回憶說:“我從內心深處相信一定會成功,這個信念在困難中與我自身融為一體,它充滿了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
榮譽、勝利、卓越都是為勇敢者準備的,一個被恐懼情緒控制的人是無法成功的,因為他不敢嘗試新事物,不敢爭取自己渴望的東西,自然就與成功無緣。記住,只有直面恐懼,才能戰勝內心的恐懼。
戰勝恐懼的五個技巧
恐懼情緒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不安、憂慮、忌妒、憤怒、膽怯等都是恐懼的表現。恐懼情緒剝奪人的幸福與能力,使人變為懦夫;恐懼情緒導致失敗,使人流于卑賤。
恐懼情緒比任何東西都可怕,它能摧毀一個人的意志和生命。它能影響人的胃,損害人的修養,減少人的生理與精神活動,進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恐懼情緒能打破人的希望、消磨人的意志,使人的心力“衰弱”甚至不能面對任何困難。
戰勝恐懼情緒,只能依靠自己,指望別人的幫助是無用的,走出荒漠最終憑借的是自身的力量與決心。克服恐懼情緒看起來非常困難,但改變卻在一念之間。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恐懼和擔心完全是我們自己想象出來的,想要驅除它,必須在潛意識里徹底戰勝它。
拿出一點勇氣與行動給自己,就當是脫掉“膽小鬼”的帽子吧!生活中,當心里出現恐懼情緒時,可以借助以下小技巧克服。
一、情緒轉移——擺弄幾下自己熟悉的小物品
隨身攜帶一個或幾個自己熟悉的小物品,比如鑰匙串、鋼筆等,當出現恐懼情緒時,可以拿出來擺弄幾下。因為它們都是你所熟悉的物品,可以給你帶來親切感和可靠感,無形中會讓你感到放松,幫助你活躍思維,打開思路。另外,你還可以通過打籃球、散步、聽音樂、默想等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緩解恐懼情緒。
二、拉緊或放松肌肉
當陷入深深的恐懼情緒中時,可以適當地拉緊、放松手部或腿部肌肉,這會幫助你釋放多余的腎上腺素,減緩恐懼情緒。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做這些運動的時候一定要平緩,不要過于劇烈。
三、腹式呼吸法
從生理的角度來看,腹式呼吸能更有效地吸收氧氣并排放二氧化碳,從而讓身體更加輕松。腹式呼吸是指吸氣的時候腹部鼓起,呼氣的時候腹部收縮,胸部保持不動。呼氣和吸氣一定要緩慢,在準備呼氣和吸氣之前停頓一下,每次停頓的時候清空大腦,不要有任何雜念。
四、自我暗示,放下包袱
比如考試怯場是一種青少年經常出現的恐懼情緒,此時要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讓自己放下思想上的包袱,可以對自己說“考試時誰都會緊張,如果別人能成功克服,那么我也能”“能不能拿第一無所謂,只要盡力就行”等。
五、養成讀書的習慣
愚昧產生恐懼,知識消除恐懼。在生活中,如果你對某件事懷有恐懼情緒,往往是因為你對其認識得不夠全面,進而產生畏懼。平時可以多讀一些心理、歷史以及自然科學方面的書。